多姿多采的侗寨建築文化(圖)

發表:2013-05-02 14: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和廣西,其中大半在貴州。貴州侗族,按其語言分為「南侗」「北侗」兩部分。


侗寨鼓樓

在國家文物局審定通過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35個「重設目錄」中,貴州有兩項入選,分別是第28項「黔東南苗族村寨:苗嶺山區雷公山麓苗族村寨」和第29項「黔東南侗族村寨:六洞、九洞侗族村寨」。後者包括六洞地區的黎平堂安寨、已倫寨、紀堂寨、登槓寨、登江寨、廈格寨、地坪寨和肇興鼓樓風雨橋,以及九洞地區的從江增沖寨、銀潭寨、則裡寨、佔裡寨、高阡寨、信地寨、榕江大利寨、宰蕩寨、黎平登岑寨和述洞寨。

侗寨民居

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和廣西,其中大半在貴州。貴州侗族,按其語言分為「南侗」「北侗」兩部分。「南侗」主要指黎平、從江、榕江三縣,其民居特色鮮明:房屋依山傍水修建,多為干欄式吊腳樓,樓下作豬、牛圈,樓上作起居室。在竹木掩映的侗寨中,面闊五間、高三四層的龐大民居比比皆是。一些高大寬敞的樓房,如果家有能歌善舞的「姑娘頭」,自然成為青年男女談情說愛、「行歌坐月」的場所,人稱「月堂」。有些侗族民居修建在水塘上,樓上住人,樓下養魚,若家有來客,揭開樓板,鮮魚伸手可得。

「南侗」民居層層出挑,上大下小,「佔天不佔地」。每層房子上面都建有「挑廊」,廊上安裝欄杆或欄板,欄板上開鑿圓形孔洞,供看家狗伸頭眺望,成為侗寨一景。由於層層出挑,屋檐水滴得很遠,利於保護板壁和柱腳,且可利用層層檐口來晾晒衣服和穀物,形同開放式糧倉。侗族同胞還在住房附近的魚塘邊,利用杉木搭建樓梯形「禾晾」,修建吊腳樓糧倉。糧倉建在魚塘上,有利於防火、防鼠、防盜和防潮,同時也是「魚米之鄉」的標誌。「南侗」房屋圍繞鼓樓修建,猶如蜘蛛網,形成放射狀。為適應迎賓送客、對歌交友的需要,許多侗寨在村頭寨尾修建木質寨門,其造型或似牌樓、涼亭,或似長廊、花橋,將風光如畫的侗族村寨裝點得更加美麗。

侗寨鼓樓

鼓樓矗立、花橋橫臥、吊腳樓鱗次櫛比,是南部侗族地區的基本特色。一個寨子居住幾個房族,往往就建有幾座鼓樓和相應的戲樓、花橋。「千家肇洞」住有5個房族,於是建有5座鼓樓,分別以仁、義、禮、智、信為鼓樓命名。

侗族修建鼓樓,深受杉樹的啟發。鼓樓整體造型酷似一棵大杉樹,村民稱之為「遮蔭樹」。在沒有鼓樓的年代,人們的許多活動是在古杉樹下進行的。後來,為了滿足社會和文化活動的需要,修建固定建築物時便以杉樹為原型。那些雙層寶頂的侗寨鼓樓,活像春天抽節上長的古杉。文獻資料稱:「侗人居溪峒中……春以巨木埋地作樓,高數丈,歌者夜則緣宿其上。」這是原始的「鼓樓」。經過若干年代的發展,侗寨鼓樓在保持「遮蔭樹」造型的基礎上,工藝大大提高。其立面造型有三重檐、五重檐、七重檐直至十五重檐,平面投影為四邊形、六邊形、八邊形,頂有單檐懸山式、重檐歇山式、四角攢尖式、六角攢尖式、八角攢尖式、雙重寶頂式等多種式樣,而在樓面、樓脊、翼角、封檐板特別是一、三重檐之間的醒目部位,彩塑、彩繪為極富民族特色的生產、生活場面及各種吉祥物。

侗寨鼓樓的功能至少包括10個方面:聚眾議事、排解糾紛、擊鼓報信、對唱大歌、擺古休息、吹笙踩堂、存放蘆笙、懸掛牛角、拾物招領和施舍草鞋。在貴州的400多座侗寨鼓樓中,建於清初的從江增沖鼓樓是年代最早、體量最大、工藝最精的一座,為十三重檐、八角攢尖頂結構,通高20餘米,198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侗寨風雨橋

貴州侗族主要聚居於都柳江畔,當地森林覆蓋率很高,許多村寨的森林覆蓋率達75%以上。這一方面是侗族村民慧眼識珠選中這樣一方寶地,另一方面得益於侗族村民古已有之的環保意識。侗族村民特別珍惜天然森林,在鄉規民約碑中就有保護森林的條款。他們還酷愛植樹造林,每逢農曆二三月間,都要過「買樹秧節」「討樹秧節」,中老年人買來樹苗,植樹造林,而未婚青年男女則互相討要樹苗,將其作為戀愛信物。更為有趣的是,婚後誰家出生一個嬰兒,不論是男是女,全寨都要為其種100棵小杉樹,待18年後孩子長大、杉樹成材,即為其辦婚事,此習俗稱為「種十八杉」。

杉樹作為優質建築材料,在侗族村民心目中佔有非同尋常的地位。他們認為,杉樹被砍伐後還能發出若干嫩芽,繼續生長發育,象徵著生生不息。這一自然現象十分符合侗族村民的文化心態,實為生殖崇拜的一種表現。在當地,修房子、建橋樑、造鼓樓、制傢俱,乃至打壽木,均以杉木為上乘木料。某些被當做「杉仙」看待的古杉,如同祖先一樣受人崇拜,這是由自然崇拜發展成生殖崇拜的一種表現。

鼓樓以杉木建成,造型酷似古杉;花橋同樣用杉木架設,所不同的是前者立著,後者躺著,形成「鼓樓矗立、花橋橫臥」的格局。許多花橋的長廊上都建有涼亭,遠遠望去,一豎一橫,就像立著和躺著的大杉樹。在當地的300多座花橋中,地坪花橋是最為壯觀的一座。地坪花橋坐落在黎平縣東南隅地坪寨。清澈見底的南江河從寨前流過,逶迤注入都柳江。世世代代勞動生息在珠江上游、都柳江畔的侗族同胞,酷愛臨河傍溪、聚族而居。有河、有溪便有橋,河多、溪多橋自多。與其他地方的橋樑一樣,侗橋也是水上的重要交通設施,但修造得格外講究。無論木橋、石橋,橋面多建有長廊,廊上安裝長凳,可供路人小憩,因其能避雨,故稱風雨橋。許多風雨橋都彩繪著各種花紋圖案,被稱為「花橋」。在地坪風雨橋上,繪有侗姑紡紗、侗姑織錦、侗姑插秧、吹笙拉鼓、琵琶彈唱、蘆笙比賽、行歌坐月、牯牛角鬥、激流放排、南江小景等20多幅侗鄉風俗畫。

侗橋還有多方面的用途。修在村頭寨尾的風雨橋,起著寨門的作用,是村民迎來送往、款待賓客的地方。有些侗寨的花橋,在寬敞的橋面長廊中修建著鼓樓式木亭,形成鼓樓與花橋結為一體的雄偉建築物。這類建築的典型代表首推地坪風雨橋,橋長57米,橋上鼓樓立於橋墩之上,為五重檐、四角攢尖頂。因為修在花橋之上,樓身下部還有兩層檐,既美化了橋樓,又保護了橋體,還加固了橋墩,使整體建築更為穩固、美觀、凝重、協調。2001年,地坪風雨橋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侗寨戲樓

侗族群眾喜歡唱侗戲,侗寨裡面戲樓多,有的寨子多至四五座。侗寨戲樓多建於寨子中央,與鼓樓、歌坪相結合,構成侗寨的「心臟」。

侗戲是由著名戲師吳文采創立的。在黎平、從江、榕江一帶的侗寨,甚至與其毗鄰的廣西、湖南侗寨,吳文采是一位家喻戶曉的名人。春節期間,侗族村寨競演侗戲,上演之前,侗戲師傅都要舉行祭師儀式,開口即念:「天師,地師,吳文采師。」

吳文采(1798—1845),侗族,黎平臘洞人,20歲開始編唱《敘舊歌》,繼而編唱《酒色財氣》、《鄉老貪官》等侗歌。道光七年(1827年),根據《幼學瓊林》編成《開天闢地》等敘事長歌,一舉成為當地聞名的侗族歌師。道光八年(1828年)至道光十八年(1838年),他將《二度梅》、《薛剛反唐》等編譯成《梅良玉》、《鳳姣李旦》等侗戲,深受侗族群眾歡迎,很快傳到鄰縣從江、榕江及湖南通道、廣西三江等地,最終形成少數民族的一個新劇種——侗戲。由於侗戲是在侗族民歌和民間故事的基礎上誕生的,群眾基礎好、容易普及,大批戲樓應運而生。在都柳江畔的大小村寨,戲樓比比皆是,僅黎平縣目前就有300多座戲樓。

侗寨戲樓是用優質杉木建成的,樓頂多蓋杉樹皮,有的也蓋小青瓦。蓋瓦的樓脊上,正中彩塑二龍搶寶圖案,脊端彩塑鴟吻鰲魚,翼角高翹,瀟灑輕盈,別具一格。戲臺一般面闊14米許,進深7米至8米;台面兩側及臺中後部用杉板裝修,上部巧飾木彫花窗,或三面環以直欞欄杆,通明透亮,清爽明快;戲臺後部橫裝一道板壁,兩邊各留一個圓拱門,供演員出入用;臺前罩面枋上多有木雕裝修,彩繪龍鳳呈祥、人物故事、花鳥蟲魚,琳琅滿目,富有濃郁的民族風格。許多侗寨戲樓建於魚塘之上,不僅節約用地,還防火防潮,特別有趣的是,台上演戲,台下養魚,人歡魚躍,相映成趣。

侗寨鼓樓和戲樓,是侗族地區別具一格的少數民族公共建築物,其在建築學、民族學、民俗學上的重要價值引起了建築學家、民族學家、民俗學家的極大興趣。許多鼓樓對面的戲樓,已與鼓樓一道被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鏈接

侗族自稱「甘」。據文獻記載,明清時期的漢文史書將先前的「仡伶」「仡僂」等人群稱為「峒人」「洞蠻」「洞苗」「洞民」或「洞家」。民族學家研究認為,侗族地區多山洞,古時有人住洞中,故稱其人為「峒人」。令人稱奇的是,不管有洞無洞,在侗族地區都一律稱為「洞」,諸如邦洞、貫洞、消洞、朗洞、婆洞、彥洞、翁洞,等等。至今,人們依然習慣稱黔東南黎平、榕江交界以肇洞為中心的眾多侗寨為「六洞地區」,稱從江、榕江、黎平以往洞為中心的眾多侗寨為「九洞地區」,這是侗族的兩大聚居區。

来源:中華民俗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