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裡的附錄究竟是真跡還是贗品(下)

作者:游文意 發表:2013-05-19 23:3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第三步,附錄的矛盾。

只要看過《西遊記》的,都會知道附錄和世德堂本之間有點不和諧。世德堂本在唐僧出場時,明確提出唐僧是自幼為僧,外公是當朝一路總管,收養他的是遷安和尚,剿凶在洪州。另外世德堂本詩詞很多。

再看附錄,唐僧出家是十八歲,外公是當朝丞相,遷安和尚變成了法明,剿凶從洪州遷到了江州。詩詞方面附錄更是無處可尋!如果附錄來自原著版本的話,在文本上應該是一致,為什麼這裡的出入如此之大呢?

汪像旭所提的古本大略堂《釋厄傳》是個關鍵。

在《西遊證道書》裡,汪像旭提到了唐僧的故事來自古本《釋厄傳》,並且全書每一頁的版心上還都印有「古本西遊第x回」的字樣。沒什麼好說的,《西遊證道書》實際上就是大略堂的《釋厄傳》。不過,目前發現的《西遊記》版本,沒有一本題為「大略堂」刊刻的。於是,引發了一個新問題,這本所謂的古本《釋厄傳》真的存在過嗎?我們來對比一下。

先看汪像旭本和朱鼎臣本。

這兩個版本最大的特點,都講述了唐僧的身世故事。從故事的情節,到細節,包括言語,人名,地名都非常相似。既然叫相似,肯定也有不一樣的地方!

比方說,滿堂嬌在花亭暈悶在地,只聽耳旁有人囑告。朱鼎臣本說這囑告者是太白金星,系奉玉帝金旨來送子。汪像旭本說是南極星君,奉觀音菩薩法旨而來。

又比方說,朱鼎臣本接著是南極星君詭稱自己是金山寺住持僧,領走孩子後,送往金山寺托法明長老撫養,南極星君又另奉觀音娘娘法旨來輔佐小兒。汪像旭本是滿堂嬌怕兒子被劉洪殺害,自己將兒子放置木板上,推於江中,任其飄流,後來到了金山寺,被法明長老救起託人撫養。

再比方說,唐僧的乳名,兩個版本都稱江流,到了出家時,朱鼎臣本給江流取名三藏。汪像旭本取名玄奘,三藏之名則和世德堂本相同,都是唐太宗所取。太宗道:「當時菩薩說,西天有經三藏。御弟可指經取號,號作三藏何如?這就是唐三藏的來歷。

這些相似和不同處,被人認定為附錄的故事,是汪像旭在朱鼎臣本的基礎上加以修改而成的。

再來看汪像旭本和世德堂本。

除了唐僧的故事,汪像旭本和世德堂本在故事的框架,內容的細節,文字的描述可以說如出一轍。不同的是,汪像旭本的每回每節中刪去一些字、詞和段落,還有大量非情節性的詩詞。據有人粗略統計,世德堂本約有730首之多,汪像旭本大約只有220首。對於描述性文字則並無傷筋動骨的刪節,也沒有增添任何具有實質性的情節和細節。

於是,汪像旭本又被認定是世德堂本的刪節本。

加上唐僧故事的來歷,汪像旭所提的古本大略堂《釋厄傳》,基本上被確定是汪像旭杜撰的。所謂的古本《釋厄傳》其實就是世德堂本加上朱鼎臣本的唐僧故事罷了!為了文本上的統一,汪像旭刪掉大量非情節性的詩詞,造成沒有詩詞的有二十回左右,有一首的亦有二十七回之多,用來對應附錄沒有詩詞的尷尬。不然附錄的矛盾怎麼解釋?

對於這樣結論,還是那句話,先入為主!《西遊證道書》中,汪像旭有通篇的評語,可見他對文本的熟悉。如果附錄的矛盾比較隱晦還情有可原,可偏偏是顯而易見的。要是硬說附錄改編自朱鼎臣本,那汪像旭為什麼不改的徹底一點?把唐僧十八歲出家改成幼年,把丞相改成總管,法明改成遷安,江州改成洪州,這種改編沒有任何難度,可為什麼要留下矛盾呢?

更奇怪的是災難簿的第三難,滿月拋江!附錄曰:那殷小姐原來夜間得了一夢,夢見月缺再圓,暗想道:我婆婆不知音信,我丈夫被這賊謀殺,我的兒子拋在江中,倘若有人收養,算來有十八歲矣。

夢見月缺再圓算來有十八歲矣,很巧妙的表達了唐僧出生之日就是月圓將滿之時。殷小姐把出生一天的兒子拋入江中,這不正是滿月拋江嗎?這樣的對應可謂天衣無縫。

原本顯而易見的,卻矛盾重重!反之模棱兩可的,倒是天衣無縫。這又作何解釋?

唯一的合理的解釋是,汪像旭所提的古本《釋厄傳》確實存在!汪像旭之所以留下矛盾,不去修改,是因為古本《釋厄傳》就是這樣寫的。

就像汪像旭的同評者黃笑蒼,在《西遊證道書》第一百回後的一則短《跋》中說道:笑蒼子與憺漪子(汪像旭)訂交有年,未嘗共事筆墨也。單閼維夏始邀過蜩寄,出大略堂《西遊》古本屬其評正。笑蒼子於是書固童而習之者,因受讀而嘆日:「古本之較俗本有三善焉。俗本遺卻唐僧出世四難,一也;有意續鳧就鶴,半用俚詞填湊,二也;篇中多金陵方言,三也。而古本應有者有,應無者無,令人一覽瞭然,豈非文壇快事乎!

有了黃笑蒼的證詞,這本汪像旭口中的大略堂古本無疑是存在的。那為什麼現在找不到題為「大略堂」刊刻的版本呢?大略堂古本又是什麼版本呢?

第四步,古本的來歷。

從汪像旭本和世德堂本的對比來看,兩者之間的關係極其密切,這種密切的關係直接影響著現代版本的《西遊記》。

前面說過,現代本是以世德堂本作為底本的。不過,世德堂本保留的並不完整,全書正文今存共1029頁,字數約近六十萬。其中第十五回缺二頁,四十三回尾缺一頁,四十四回缺半頁,六十五回缺半頁,七十四回缺一頁,第一百回缺尾。這些缺失了的文字從哪裡來呢?

答案是清刊本。像《西遊證道書》,《新說西遊記》,等等。換句話說,我們現在看到的版本是世德堂本和清刊本的合體版。所以統稱明清百回小說《西遊記》。

當然,原版的世德堂本比較完整,缺失的是流傳問題。世德堂本陳元之《序》中曾寫道:《西遊》一書,不知其何人所為,或曰:出今天潢何侯王之國;或曰:出八公之徒;或曰:出王自製......。舊有《敘》,余讀一過,亦不著其姓氏作者之名......。唐光祿既購是書,奇之,益俾好事者為之訂校,秩其卷目梓之,凡二十卷,數十萬言有餘,而充敘於余。

《序》的意思很明白——《西遊記》一書不知道是誰所寫,有可能出自王府,也有可能出自王府的幕僚,甚至有可能出自藩王本人。世德堂的主人唐光祿購得此書,覺得奇妙,又使好事者(華陽洞天主人)為之訂校,重新排列卷目,陳元之作序文而成。

由此也帶出一個信息,在世德堂本之前,就有一本完整的《西遊記》,簡稱前世本,或者原著本。陳元之稱呼華陽洞天主人為好事者,是因為華陽洞天主人對前世本有過改動。這個改動就是《序》中提到的秩其卷目梓之。

結合世德堂本刪節的痕跡,華陽洞天主人的秩其卷目,秩的是第九回到第十二回。由於他的好事,前世本第九回的唐僧身世故事被刪除,把剩下的第十,十一,十二回重新整理,排列出現在版本中看到的第九,十,十一,十二這四回的卷目。這也等於說,大略堂古本(汪像旭本)比原版世德堂本保留的更完整,大略堂古本的完整度相當於前世本。這又說明什麼呢?《紅樓夢》是個不錯的切入點。

作為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的《紅樓夢》,曹雪芹在寫作和修訂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終於成就了這部文學巨著。同樣是文學巨著的《西遊記》也不可能一次成型!從大略堂古本的完整度,和世德堂本的密切度可以推定,大略堂《釋厄傳》是原著本的初定本。

現在聯繫歷史,版本的流程就清晰了!假設《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吳老最初創作的《西遊記》命名為《西遊釋厄傳》,由一個叫大略堂的機構出版。對應文本的是「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也對應了汪像旭口中的大略堂《釋厄傳》,和黃笑蒼提出的大略堂《西遊》。

可惜的是,《西遊釋厄傳》問世後,在嘉靖年間被列為禁書!大略堂本因此無法通行。這就是現在找不到題為「大略堂」刊刻版本的原因。汪像旭和黃笑蒼所見的大略堂本應該是私藏本。

經此一役,吳老更改書名為《西遊記》,在《西遊釋厄傳》的基礎上,強化了一些描寫性文字,加入大量的詩詞和偈語,特別是摘自道教內丹學經典的詩詞,使得《西遊記》趨於文學化,金丹妙訣化,禪門心法化。說白了就是主旨模糊化。也正是主旨的模糊,讓《西遊記》得以保存。要不然唐光祿就購不到此書了!

在唐光祿的帶動下,世德堂本於萬曆二十年整理出版。隨著時代的變遷,世德堂本成了最通行的《西遊記》版本,亦稱俗本。到了明末清初,汪像旭發現了大略堂本。為了區別俗本,汪像旭在全書目錄中加入「古本西遊」字樣,其意是汪像旭本要早於世德堂本,俗本之前當屬古本。又因汪像旭自稱「奉道弟子」,故在書名上冠以「證道」二字。開啟了清代「金丹大道說」的先河。

搞清了古本的來歷,最後來談談附錄中存在的矛盾,及世德堂本刪節的原由

第五步,矛盾的必要。

《西遊記》的故事,起源於歷史上一件真實的事。大約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即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因感各派學說紛歧,難得定論,年僅25歲的玄奘和尚上表,請求西行,但未獲唐太宗批准。貞觀三年(629)八月,玄奘獨自一人由長安出發,經數年艱難跋涉,終於到達印度。在貞觀十九年(645)正月,他攜657部梵文貨經回到長安,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盛大歡迎。玄奘亦成為中國佛教十三宗之一的唯識宗創始人,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因此玄奘的地位上升為聖僧。

玄奘這次西天取經,往返共歷十七年,行程5萬多里,轟動長安,堪稱傳奇。 後來他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到了他的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聖》等,這些都為《西遊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

要問《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是誰?答案只有一個,唐僧的原型就是歷史上的玄奘法師。不管《西遊記》如何創作,都無法否認。然而,附錄中唐僧的父親被水賊殺害了,母親被水賊霸佔了,這等於是在褻瀆聖僧。於是,世德堂本在刊刻時,刪去此節。

同樣,《西遊記》也考慮到這一點!為了避免褻瀆,《西遊記》引入一個錯誤的紀年。這個紀年來自民間流傳陳光蕊故事中的「唐貞觀己巳及第」。即附錄中出現的改元貞觀,已登極十三年,歲在己巳,陳光蕊高中。查看唐代紀年,貞觀年號一共只有二十三年,這二十三年間並無「己巳」這個紀年。

把一個錯誤的紀年引入,非常高明!表達的是唐僧的身世不是《西遊記》首創,他源自民間流傳。為了更明確,顯而易見的矛盾,附錄中清晰可見!無非是為了顯得格格不入,強調唐僧身世的非原創性。要說褻瀆聖僧也是民間流傳的問題,和《西遊記》無關。

而事實上,附錄中所謂的矛盾無關痛痒,只是換了些名字而已,跟整個故事的走向沒有任何衝突。真正有關的是暗線,細節上的對應。像災難簿上的出胎幾殺,滿月拋江,尋親報冤。像天竺國提到的拋打繡球。像烏雞國中唐僧說的:我父曾被水賊傷生,我母被水賊欺佔,經三個月,分娩了我。像魏徵推薦唐僧時,唐太宗的沉思良久等等都得到了完美的對應。

過於表面的往往是偽裝,隱於背後的恰恰是真相。附錄的矛盾正因於此,這大概就是中國古代文人的狡獪吧!所以附錄就是原著版本裡唐僧的身世故事是肯定的。

来源:作者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