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安全「守護神」為何屢失效?

最早的制度學習者,最差的安全執行者

作者:馮潔 發表:2013-06-24 03:2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3年06月24日訊】為何安全事故調查秘而不宣,HSE(健康、安全和環境)年報避重就輕?為何安全生產績效數據披露缺乏,外部審核等制度難建立?為何政府安全監管始終缺位,只能依靠「行業自律」?

相同的事故,不同的處置

中石油大連石化兩年第三爆後,張兆康抑制不住在兩個場景間來回穿越。

張兆康是中海能源發展公司和採油環保公司高級技術顧問,在英國阿伯丁工作期間,他曾帶著中國訪客去參觀過殼牌的阿爾法事故紀念碑。發生於1988年的阿爾法鑽井平臺爆炸起火事故,是世界海洋石油工業史上最大的一次悲慘事故。

肅穆的碑體上,167位死難者的名字用金色鐫刻,碑文寫道:「阿伯丁是個石油城,人們不會忘記為了繁榮這一城市而獻出生命的工人。」

看到紀念碑的中國石油行業代表,很少有不拿出相機拍照留念的。

張兆康的記憶中,在英國,一旦發生事故,當地報紙幾乎每天都用頭版頭條刊載法庭進展——由人為因素造成的事故,責任人會被以刑事犯罪起訴,而非「行政記過」。

當場景穿越到中國大連,類似的事故,卻是截然相反的處置方式。

2013年6月2日大連石化爆炸發生後,事故企業的通報「一切從簡」。事故原因、責任認定等關鍵環節絲毫不被提及,而對輿論質疑其「兩年三爆」的離譜事故率,中石油和大連石化均不置一詞。

不過,迥異的中外事故處理方式,卻並非全然沒有共同點。事實上,幾乎所有的中外石油石化企業,都遵循著同樣一套名為HSE(健康、安全和環境)或QHSE(質量、健康、安全和環境)的管理體系。
最早的模仿者

國際油氣和石化行業引入HSE管理體系,源自一場悲劇。

1988年,殼牌在英國北海的阿爾法鑽井平臺,因人為因素髮生爆炸事故,造成167名鑽井工人死亡。這次事故直接促使英國出臺了《工業生產安全法案》。為便於操作,不安全行為還被量化為一整套「工業編碼」。而殼牌作為事主,也在石油企業中率先建立HSE管理系統。

事實上,中國石油企業「移植」HSE是被動的,其根本動機在於應付安全環保領域的國際市場壁壘。「國際石油行業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要進入國際石油市場,必須有HSE管理體系,否則無競爭、合作資格。」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安全生產辦公室主任徐後生介紹說。

在引入HSE之前,中國的石油企業已經有了一套自己的管理辦法,但直到上世紀90年代,還沒有法定成文的管理體系和標準。

真正讓HSE管理體繫在石油化工領域大規模推廣,發生在1996年。這年1月,負責石油天然氣工業材料、設備和海上結構標準化的技術委員會——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TC67分委會在一些成員國的推動下,發布了《石油天然氣工業健康、安全與環境(HSE)管理體系》。

在尚未經ISO正式批准之前,這項標準草案已經獲得業界共識,成為石油和石化公司進入國際市場的入場券。

中國油企的反應速度幾乎與國際同步。1996年9月,當時的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就專門組織人員,翻譯了HSE標準草案草案,待結合了本土經驗後,第二年,中石油即頒布《石油天然氣工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體系》(SY/T6276-1997)的行業標準。

中石油集團公司安全環保與節能部應急處處長劉景凱向南方週末記者確認,中石油是第一家引入HSE管理體系的中資石油公司。隨後,中石化、中海油先後建立了自己的HSE體系。

事故調查秘而不宣

從國內石油、石化行業的承諾來看,並不比國外同行遜色,但比較HSE體系中最關鍵的數據——事故率,則會發現被忽視的細節。

國內很早就提出了「零傷害、零污染、零事故」目標的中石油,根據其HSE年報,其事故死亡率在2010年最高,達到每百萬工時死1個人,而總事故率在2011年更是高達每百萬工時0.0326起。這一數據比國際同行和中石化的表現都差了一大截。

「企業高管對HSE的承諾應當是可視的表現,公開的事故報告是重中之重。」西南石油大學法學院教師傅晶晶在她的一篇論文中寫道。

2010年BP墨西哥灣漏油事故後,美國海岸警衛隊和海洋能源管理局歷時17個月,發布了一份長達五百多頁的事故最終調查報告,認定BP負主要責任。

而在中國,事故調查報告始終難覓蹤跡。

2010年「7·16」大連輸油管爆炸事故後,中石油在HSE年報中卻說要「吸取墨西哥灣漏油的教訓」;2011年大連石化連發兩起火災後,中石油在HSE年報中卻提到要吸取中海油和美國康菲石油合作油田——蓬萊19-3溢油事故的教訓。即便2005年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爆炸引發了松花江水污染後,中石油在其HSE報告中也僅一筆帶過,這被業內評價為「裝聾作啞,避重就輕」。

「我國油企在領導及其承諾環節仍停留在文字階段,該要素並未真正移植。」傅晶晶評價說。

資料鏈接

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即Health,Safety 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是國際油氣和石化行業通用且較為先進的管理體系(簡稱HSE管理體系或HSEMS)。其中H代表職工健康(Health),S代表生產安全(Safety),E代表環境保護(Environment)。HSE管理的目的在於通過制度安排在日常工作中控制風險,最大程度降低可能發生的人員傷害、財產損失和環境污染。HSE制度的核心要素包括:領導和承諾、方針和戰略目標、有效組織、評價和風險管理、規劃、實施和監測、審核和評審。HSE制度在西方工業企業中的成功經驗,與其完善的信息披露、審計、公眾參與等相關制度支撐不無關係。
數據公信力不足

阿爾法平臺事故發生後,殼牌把未遂事件發生的機理和致因等同於有損失的事故來看待,以此來預防事故發生。但中國石油石化企業,在輕微事故和日常風險上報中,卻走在相反的方向上。

「(事故)數據不能完全信,基層部門的安全表現和獎金掛鉤,如果能瞞住不報也就不報了。」一位先後在國內外石油公司工作十幾年的HSE資深人士說。

中石油在下屬數個油田中,很早就引入了杜邦的HSE管理系統。2007年,中石油還和杜邦在北京簽了一份HSE諮詢服務協議。但在學杜邦的過程中,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第四工程分公司的幾位員工發現了差異。

杜邦用的是違章自行上報制度,而包括中石油在內的大部分國內石油企業,違章行為一旦自行上報,面臨的是嚴格的處罰而非獎勵。「這樣勢必會讓事故責任人在心理上對自行上報有所退卻,我們應當輕微安全事故上報‘只獎不罰’。」上述中石油員工在專業雜誌上提議。

值得注意的是,中石油在其每年發布的HSE年報開篇部分,都會寫明一個「豁免條款」,即其HSE數據不包含承包商和供應商的健康安全環境表現。

事實上,由ISO頒布實施的HSE標準中,明確規定了石油公司的相關表現,應該包括在該公司管理地域範圍內為其作業的承包商。而統計表明,承包商比石油公司更容易發生事故。

根據傅晶晶對BP、殼牌和中石油三家石油公司2004年到2008年的安全生產績效數據比對發現,BP和殼牌歷年均披露了員工及承包商的死亡和工傷數據。而中石油的數據中不僅不包含承包商,甚至連自己員工的工傷數據也缺乏。中石化也沒有相關數據披露。

此外,BP、殼牌都採用外部審計的做法以提高數據的公信力,而中石油在其HSE年報中表明「健康安全環境數據來自公司自身統計,沒有經過外部審核」。

政府監管缺位

大連石化再次發生爆炸後,一位HSE資深人士想起了2006年山西左雲煤礦透水事故發生後,在國家安監局組織的安全文化大會上,被邀請來參會的安全專家中,無一人提出行政監管部門的責任。

而上述HSE人士參加過英國的安全評審會議,最令其印象深刻的是,無論來自石油公司還是智庫,參會前必須宣誓自己僅從專業角度發言,不代表任何利益方。

左雲事故後,針對安監部門提出的國家安全立法不完善、自身經費、人員不足等困難,上述HSE人士在現場直接予以反駁:「法律不完善,可以向人大遊說立法,缺經費可以按任務申請預算,缺人可以從退休安全員中選拔培訓,這些都不是問題。」

在研究了現行石油監管的行政設置後,傅晶晶得出一個結論,HSE制度在我國石油行業的執行過程中採取的是「行業自律模式」,政府監管過於「寬容」,「先勸吁後檢控」的策略以及執法不到位的沉痾,同樣證明了政府作用在HSE領域的缺位。

更匪夷所思的是,國家安監總局監管一司(又稱海洋石油作業安全辦公室)分為三個分部,分別設置在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個分部的負責人其人事關係屬於安監局,工資卻由所在油公司發放。

若不能解決制度移植的「排異反應」,公眾仍會看到一個無比尷尬的場景:安監部門轟轟烈烈大檢查,推行「安全生產月」,企業拉橫幅、寫口號,事故卻一再發生。
 

来源:南方週末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