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 「飛虎隊」的那些傳奇(組圖)

發表:2013-08-29 09: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3年08月28日訊】飛虎隊,正式名稱為美籍志願大隊(英文:American Volunteer Group,簡稱AVG ),又稱中國空軍美國誌願援華航空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中華民國成立,由美國飛行人員組成的空軍部隊,在中國、緬甸等地對抗日本。

美國飛行教官陳納德招兵買馬創建飛虎隊


「飛虎隊」隊長美國人陳納德(左)及其夫人陳香梅(右)(資料圖片)

「飛虎隊」創始人是美國飛行教官克萊爾·李·陳納德。陳納德1893年9月6日出生於得克薩斯州,1937年7月初,陳納德抵達中國考察空軍。幾天之後,中日戰爭全面爆發,陳納德接受宋美齡的建議,在昆明市郊組建航校,以美軍標準訓練中國空軍。他還積極協助中國空軍對日作戰,並且親自駕機投入戰鬥,迫於日本外交壓力,陳納德的活動逐漸轉為非公開。

1941年,陳納德在羅斯福政府的暗中支持下,以私人機構名義,重金招募美軍飛行員和機械師,以平民身份參戰。7月和10月,200多人分兩批來華,隊員多半是勇敢,渴望冒險,性格不拘的年輕人。由於形式上並非正規軍,他們的戰術研究和訓練反而得以自由揮灑。不久,他們在昆明初試身手,首戰便對日本戰機予以痛擊,此後並連創擊落日機的佳績。在31次空戰中,志願飛虎隊員以5至20架可用的P-40型戰鬥機共擊毀敵機217架,自己僅損失了14架,5名飛行員犧牲,1名被俘,「中國空軍美國誌願援華航空隊」插翅飛虎隊徽和鯊魚頭形戰機機首名聞天下,其「飛虎隊」的綽號也家喻戶曉。

專訪「飛虎隊」創建人、美空軍陳納德將軍遺孀陳香梅


陳香梅女士(資料圖片)

陳香梅在回憶起這段歷史時仍記憶猶新。「他們(美國‘飛虎隊’成員)當時來到中國的時候都很年輕,大多20歲出頭的樣子,都是作為志願者參加援華抗日。」

陳香梅用「轟轟烈烈」來形容「飛虎隊」成員的援華抗日之舉。「這些年輕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冒著生命危險參加援華抗日,是非常可敬的,」她說,「‘飛虎隊’執行任務的危險性不僅體現在直接的對日空戰上。很多隊員是在飛行‘駝峰航線’執行物資運輸任務時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這是「飛虎隊」P-40戰鬥機在緬甸上空飛行(資料照片)。

1942年初,日軍佔領緬甸後切斷了滇緬公路,中國通往外部世界的通道基本中斷。為了把抗戰急需的大批物資運進中國,美國和中國聯合開闢了一條從印度東北部到中國雲南昆明的全天候戰略物資運輸空中航線。這條全長800多公里、橫跨喜馬拉雅山脈的航線,沿線山地海拔均在4500到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達7000米,山峰起伏連綿,猶如駱駝的峰背,故而得名「駝峰航線」。這也是世界航空史和軍事史上最為艱險的一條運輸線。

「飛虎隊」飛行員彭嘉衡:曾獲美國最高航空獎

2005年,彭嘉衡老人展示1945年美國政府授予他的「優異飛行十字勛章」(資料照片)。彭嘉衡於22日在京辭世,享年90歲。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戰敗無條件投降的前一天,彭嘉衡榮獲由美國政府頒發的最高航空獎「優異飛行十字勛章」和「航空獎章」,成為中國大陸唯一榮獲該榮譽的「飛虎隊」飛行員。

「他是一隻飛虎,他越飛越高,飛向天堂……」年過八旬的傅汝梅,手捧丈夫彭嘉衡的遺像,低聲啜泣,喃喃自語。

28日上午,北京八寶山人民公墓蘭花廳,擠滿了數百名手捧鮮花的送行者。祭拜者從內地各省、香港及海外趕來,為這位二戰老兵、「飛虎隊」飛行員送上最後祝福。

彭嘉衡曾加入陳納德將軍的「飛虎隊」,與美國飛行員和機械師一起,在二戰中協助中國空軍對日作戰。1945年,24歲的彭嘉衡獲得由美國空軍總部授予的最高航空獎「優異飛行十字勛章」。

8月22日,90歲的二戰老兵彭家衡在北京逝世,沒能見證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喜日。歷史上約有500名中國人曾是「飛虎隊」成員,而今這個群體在中國大陸的健在者已不超過5人。

1944年,彭嘉衡結束在美飛行訓練返國,這年秋天就被分配到由陳納德將軍率領的前身被稱為「飛虎隊」的美國陸軍第14航空隊-中美空軍混合聯隊-戰鬥機大隊,駐紮在當時中國最大的空軍基地──湖南芷江機場。

彭嘉衡駕駛的是P-40或P-51野馬戰鬥機,與日軍的零式戰鬥機進行空中格鬥。P-51稱得上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可執行護航、偵查、空中格鬥、轟炸等任務。

令彭嘉衡感到最痛快的一次空戰發生在1945年3月的一天,他和戰友駕駛10多架P-51戰鬥機奉命前往南京執行任務。他們從芷江機場起飛,沿長江飛到南京後,分別對明故宮機場、大校場機場進行攻擊。短短20分鐘,摧毀15架日機,而後安全返航,無一損失。

1945年8月14日,日本戰敗投降前一天,彭嘉衡被授予「優異飛行十字勛章」。此勛章是美國最高航空獎,只有圓滿執行50次飛行任務,才能獲此殊榮。

但接下來的內戰讓彭嘉衡迷惑了,他被派去轟炸蘇中高郵一帶的「解放區」,看到集市上牽著黃牛的老人、田邊正在餵奶的婦女,他實在不忍心轟炸,「我不能打中國人」。為了完成任務,他把千餘發子彈全都打到一座塔上,兩枚500磅炸彈連保險都沒有拉就投到一個湖裡去了。之後,他就向部隊多次申請,最終於1947年退役回印尼探親。

「解放後」,他又回到中國,並和相戀多年的女友付汝梅結婚。此後他一直在民航系統當飛行員,曾開飛機去探礦、殺蟲等等。但在1964年,受政治運動的影響,受到批鬥,正值壯年的他不能再開飛機了,自此也再沒碰過飛機,平反後當了個資料員。「沒能一直開飛機是他後半生最大的遺憾。」付汝梅說。

8月22日下午,白血病復發的彭老在醫院幾度昏迷,迷糊中念叨著「我要回家」,他想回到機場附近燕翔西裡小區的那棟老居民樓,他在那住了52年。最終,彭老在醫院平靜離世。自此,生活在北京的最後一名飛虎隊員駕鶴西去。


陳納德率領的「飛虎隊」機群呼嘯著掠過香港上空,炸掉了九龍船碼頭,炸沉了日軍32000噸的物資裝備。(攝於1944年10月16日)

(本文略有刪減)

来源:文化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