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青年到原始部落尋找土著母親(圖)

發表:2013-09-02 19:1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雅麗瑪年輕時的照片


美國青年戴維·古德和土著母親雅麗瑪 資料圖片


肯尼斯、雅麗瑪一家在美國的合照(以上圖片來源: 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3年09月02日訊】

白人人類學家跟土著女孩結婚

2011年7月的某一天,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東部的青年戴維·古德乘船行駛在奧裡諾科河上,往亞馬孫叢林的深處行進。戴維已經在船上呆了3天,這令很少出遠門的他感到非常不習慣。

船轉過一個河灣後,戴維突然聽到從河邊傳來的叫聲,這些叫聲只可能來自亞馬孫原始部落亞諾瑪米人,他們早知道戴維會來。這些亞諾瑪米人來自哈素普維特利村,戴維上岸後受到了熱烈歡迎。戴維回憶道:「我完全被圍住了,所有的女人和孩子都站到了我身邊,他們伸出手好奇地摸著我的耳朵、鼻子和頭髮。」這些哈素普維特利村民不是沒有見過白人,不過他們以前見過的白人都是傳教士、醫務人員、人類學家。他們知道戴維是特別的,他來這兒是為了尋找他的母親

亞諾瑪米人生活在委內瑞拉和巴西邊境面積約為96500平方公里的亞馬孫叢林中,有200個至250個村落。亞諾瑪米人離群索居,他們膚色深、個子矮,用樹枝樹葉為材料,搭成簡陋的環形草屋,一二十戶有血緣關係的人家共同聚居在環屋裡。

1968年,美國人類學家拿破崙·查岡出版著作《亞諾瑪米人:野蠻的種族》,認為爭鬥、輪姦、謀殺就是亞諾瑪米人生活的全部。1975年,戴維的父親、查岡的學生肯尼斯·古德首次前往亞馬孫叢林,在哈素普維特利附近的一個小棚屋裡住了下來,準備展開為期15個月的實際考察。考察接近尾聲時,肯尼斯已經能流利地說亞諾瑪米語。為了更好地瞭解亞諾瑪米文化,肯尼斯搬進哈素普維特利村的環形草屋裡,觀察亞諾瑪米人的日常生活。隨著觀察的深入,肯尼斯開始對查岡的觀點產生質疑,他認為亞諾瑪米人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樣暴力。

肯尼斯開始為這個原始部落著迷,並且愛上了一名亞諾瑪米女孩,這名女孩就是戴維的母親。1978年的一天,哈素普維特利村的首領對肯尼斯說:「你不能老是一個人住,我覺得你應該娶一個當地姑娘做妻子。」肯尼斯回絕了首領的提議,但一段時間之後他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他覺得娶一名亞諾瑪米女孩的想法很吸引人,也能讓他更好地融入這個原始部落。發覺肯尼斯開始動搖後,首領對他說:「娶雅麗瑪吧,你喜歡她,她是你的妻子了。」

雅麗瑪是首領的妹妹,肯尼斯確實很喜愛這位充滿活力的年輕女孩,但他已經36歲,雅麗瑪卻不到12歲。後來這兩人的確相愛了,在雅麗瑪大約15歲的時候,他們正式結合。

分離 妻子不適應現代生活

戴維一上岸就被亞諾瑪米人團團圍住,是因為他在哈素普維特利村挺出名。老一輩人都記得他的父親肯尼斯,年輕人則是聽著肯尼斯和雅麗瑪的故事長大的。他們告訴戴維,他的母親雅麗瑪現在住在上游的埃洛凱特利村,約有10分鐘路程。人們把戴維帶到了哈素普維特利村的環形草屋裡,介紹一位名叫木卡西的年輕人給他認識,告訴他木卡西是他的同母異父弟弟。幾個小時後,戴維見到了久違的母親雅麗瑪。

儘管戴維的父親肯尼斯娶了部落的女孩,但肯尼斯無法永遠生活在亞馬孫叢林中。肯尼斯和雅麗瑪在亞馬孫叢林裡的生活於1986年結束,由於無法繼續獲得研究資金,這一年的10月17日,肯尼斯帶著雅麗瑪回到美國紐約。回到紐約後,他們很快就去辦理了結婚手續,9天之後,戴維在費城的一家醫院出生。一年之後,在重返哈素普維特利村的旅途中,戴維的妹妹凡妮莎出生。3年後,戴維的弟弟丹尼爾出生。戴維對母親有著美好的回憶,他說道:「我記得跟她在一起的時光,我們常常會去甜品店喝咖啡,吃甜甜圈。她喜歡坐過山車,在我的記憶裡,她從來都不是一名悲傷、壓抑的母親。」

然而,雅麗瑪始終無法適應在美國脫離了社會的生活,除了肯尼斯,沒人能夠跟她用母語交流,她也沒有辦法跟家鄉的親人保持聯繫。此外,肯尼斯為了工作經常會整天無法回家,雅麗瑪只能在家裡或購物中心消磨時光。肯尼斯送了她一些哈素普維特利村的錄音帶,她經常一遍又一遍地聽。

肯尼斯跟一名作家合著了他的回憶錄,這本書十分暢銷,被翻譯成9國語言,他和雅麗瑪也因此成為了小有名氣的人,曾3次被《人物》雜誌報導。1992年,《國家地理》跟蹤報導了肯尼斯和家人首次重返叢林的旅程。這部記錄片既拍攝了雅麗瑪跟姐妹們炫耀自己兒女時的興奮,也拍攝到了雅麗瑪對於現代社會生活的沮喪。她表示:「我住在一個沒有人狩獵、撿樹枝的地方,有時我在家裡呆煩了就會對我的丈夫感到生氣,於是我就去商店看看漂亮衣服。這裡跟叢林不一樣,人們是獨立而孤獨的。」

在這部記錄片拍攝幾個月後,在另一次返回哈素普維特利村的旅途中,雅麗瑪決定留在叢林裡。

尋母 兒子成年後踏上叢林尋母之旅

雅麗瑪返回亞馬孫叢林後,戴維漸漸長大,他在學校的功課很好,是一名優秀學生,但在他的內心充滿了對遺棄他的母親的怨恨,然而他也幾乎每天都會思念離去的母親。於是他變得叛逆,開始喝酒,跟戀愛4年的女友分手並輟學了。

戴維21歲時,第一次看到了《國家地理》為他們家拍攝的記錄片,記錄片裡的他才5歲。當再次看到母親的臉、聽到母親的聲音時,戴維淚流滿面。不久之後,戴維閱讀了父親的回憶錄,並且開始閱讀有關亞諾瑪米文化的書籍。「我開始理解母親在現代社會的遭遇以及她為什麼會離開,」戴維表示,「我也意識到她無法適應這裡的生活。」

到了22歲時,戴維突然有了一種跟亞諾瑪米文化重新取得聯繫的渴望。2009年,在父親的推薦下,戴維跟委內瑞拉科學研究所的人類學家霍籐西亞·卡瓦內羅取得聯繫,霍籐西亞認識雅麗瑪,曾在20世紀90年代和2001年見過雅麗瑪,但後來雅麗瑪再也沒有出現過。霍籐西亞說:「戴維告訴我,他想找到自己的母親,這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戴維是個敏感的青年,他有美麗的心靈。」

2011年2月,戴維終於等來了一個機會,霍籐西亞在埃洛凱特利村發現了雅麗瑪,這個村子是從哈素普維特利村分裂出來的。在戴維開始尋母之旅前,霍籐西亞在村子裡諮詢村民們的意見。「亞諾瑪米人都聚集在環形草屋裡,」她回憶道,「每個人都發言,尤其是首領們。後來我問雅麗瑪的意見,她表示非常歡迎戴維來這裡。」

之後戴維就開始了前往亞馬孫叢林的準備工作,戴維認為已經快70歲的父親很為他擔心,並且因為沒能幫上什麼忙而感到挫敗。但肯尼斯資助了戴維的這次旅行,並跟戴維一起挑選了送給村民的禮物。

團聚 希望母親和部落有光明的未來

2011年7月,在戴維抵達哈素普維特利村3小時後,他看到了母親雅麗瑪,雅麗瑪是一路跑著過來的。雅麗瑪已經40多歲了,但依然充滿活力、身體強壯。

「我立刻就認出了她,」戴維說,「我站了起來,向她走去。我只想擁抱她,但擁抱不是亞諾瑪米人的問候方式。因此我們的重逢有些奇怪,我把手放在她的肩上,她開始顫抖、哭泣。我看著她的眼睛,也忍不住哭了起來。」「全場一片寂靜,」霍籐西亞說道,「這是非常動人的一刻,村子裡的所有女人都流下了眼淚,我也是。」

戴維開始溫柔地用英語對母親說:「我在這兒,我終於來了,我們已經太久沒見了。」然後他開始回憶兒時跟母親在一起的時光,霍籐西亞把他的話翻譯成西班牙語,然後一名當地嚮導再將西班牙語翻譯成亞諾瑪米語。戴維並沒有問雅麗瑪為什麼選擇離開,雅麗瑪問他家人是不是一切都好。

「我突然覺得,」戴維表示,「我已經不在乎過去的事了,我不在乎這個特殊家庭引發的爭論,我不在乎評論家怎麼想,我不在乎她離開的理由。現在這些都不重要了,我所希望的就是跟我的母親、家人、族人去創造一個光明的未來。」

戴維此行的目的,不只是跟母親團聚,還希望能進一步理解父親在過去所做的研究。戴維在亞馬孫叢林中呆了幾個月,但他沒有停留在一個地方,而是到處考察,他前後總共去看了母親4次。戴維正在建立研究亞諾瑪米部落的非營利性組織,他希望這個組織能幫助土著人進入市場經濟階段。「我希望能夠在亞諾瑪米和現代世界之間建立一個友誼的橋樑,我不是人類學家,不是政治家,不是傳教士,我是一個兒子。」

来源:現代快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