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溝遺址--那些未解的謎團(組圖)

發表:2014-03-01 10: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4年03月01日訊】水洞溝,位於寧夏靈武市境內,距自治區首府銀川20公里,這裡只有幾處毫不起眼的黃土斷崖。

90年前,水洞溝還是一片荒涼之地,只有規模很小的「張三小店」接待來去匆匆的過客;90年後,世界近10個國家的40多位著名專家和國內各地的近百位知名學者來到這裡,紀念水洞溝遺址發現90週年,總結90年來的研究成果,展望未來研究的前景。

作為中國三大舊石器時代遺址之一,而且是中國最早發現併進行科學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之一,水洞溝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專家說,90年來,水洞溝雖然先後經歷了5次系統考古發掘,但還有許多秘密埋藏在泥土裡。

寧夏水洞溝遺址

從直接用火發展到間接用火

用火,是人類進化的一個里程碑。而由直接用火發展到間接用火,則將人類文明的進程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令專業人員頗感興趣的是,第五次清理髮掘中,不僅在好幾個地點發現了木炭、灰燼、燒骨、火塘遺蹟和未經燒烤的動物骨骼,而且發現了大量表面有不規則龜裂紋、呈灰白或灰褐色的石塊。這些石塊,顯然是長時間燒烤的結果。上面除了燒裂和變色的跡象外,並沒有人類打或砸之類的加工痕跡,而且石質材料是經過特意選擇的,總共有13200塊之多。

水洞溝遺址出土的端刮器和刮削器

這個現象引起了寧夏文物考古所研究員王惠民的重視。他在研究後認為,這些燒石,很可能是投擲到容器裡或獵物上、用來蒸煮或燒烤食物的。這說明距今1萬多年前的水洞溝人,已經不再滿足於直接用火燒烤食物的生活方式了,他們已經學會了用燒石熱水、煮食。王惠民認為,大量間接用火的實證,反映水洞溝人對資源環境的高度認知和利用能力,也折射出他們因地制宜、機動靈活的生存方略。

鴕鳥蛋皮化石碎片蘊藏的信息

在水洞溝出土的各類文物中,最能引起普通觀眾注意的並不是數以萬計的各類石器,而是不足百件、製作精美的環狀裝飾品。

水洞溝遺址出土的鴕鳥蛋皮串珠裝飾品

這些裝飾品,都是用鴕鳥蛋皮加工而成的。他們個體很小,一般只有成人拇指蓋大小,每枚的邊緣均有琢擊或壓制、打磨的痕跡,中間均有鑽孔,有的還被赤鐵礦粉染過。這些裝飾品,都經過修型、鑽孔、磨光、上色等多道工序。它們雖然大小不一,但風格基本一致,可能是一種部落標誌。而如此標準化的加工,則說明它們很可能都出自技術熟練的工匠之手,具有批量加工的特徵。

2008年,專業人員在水洞溝採集到了100多件鴕鳥蛋皮化石碎片,其中54件可以辨出各自的加工階段。

對此有專門研究的王春雪博士說,這與當時貧乏的物質生活、艱難的生存環境構成了強烈反差,充分說明水洞溝人的審美追求是超越時代的,說明他們不僅具有較高的審美情趣,而且掌握了較高的技能。

水洞溝人來自何方、去往何處

水洞溝遺址幾乎從發現之日起就引起了爭議。爭議的核心,包括舊石器遺存的技術特點、文化屬性、來龍去脈,還有它和西方舊石器文化的關係。

由於水洞溝遺址中曾經出土了大量具有歐洲莫斯特、奧瑞納文化特徵的石器,與西方出土的石器技術風格極為相似,有學者便據此提出了水洞溝文化「西來說」。同樣的,水洞溝某些地點和地表存在大量具有我國北方小石器傳統的石製品,又與其同期或稍晚的華北細石器文化存在某種關聯,這兩種類型的文化又支持了「本土起源說」。

大量的考古發現表明:水洞溝在三四萬年前具有豐富的水源和動植物資源,也具有比較優越的生產、生活條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高星研究員據此推測,大約在4萬年前,有一群原來生活在西伯利亞——阿爾泰地區的先民受冰期嚴寒的逼迫,輾轉來到水洞溝繁衍生息,並利用已經掌握的技術,就地取材製作了大量鋒利的石器。但不知何故,他們後來又神秘地消失了。

大約3萬年前,生活在我國華北的一些古人又來到這裡定居,他們用不規則的小石片工具和精心磨製的骨器來謀求生存,這樣的日子因為地球的末次盛冰期而中止。這樣的人群替代,可能不止一次。因為在那幾萬年裡,北半球冷暖乾濕交替頻繁;天寒地凍時,大地荒涼,動物遠離,人類也不得不遠走他鄉。大約到了1.2萬年前,氣候回暖,萬物復甦,又有人來到這裡,他們不僅能夠巧妙地把石器和木柄組合成複合工具,而且能夠用獵物的骨骼製作骨錐、骨針,用不息的火種燒、煮食物,過著當時還算愜意的生活。

神秘刻痕代表著什麼

而圖畫、符號的應用,可能在文字誕生之前就有了。古人類可能在很多實物上都曾有過刻記,但由於所刻的實物損毀、腐爛、變質或丟失了,上面的刻記也隨之蕩然無存,能夠保存下來的堪稱鳳毛麟角。彭菲博士在水洞溝發現的距今約4萬年、刻有神秘符號的石核,就是被專業人員格外關注的一件石器。

這件硅質灰岩石製品,長6.82厘米、寬3.56厘米、厚2.27厘米,其中一面有8條刻痕,多為平行排列,只有兩條是相交的,專業人員排除了自然形成和其他動物觸及的可能,認定是古人類有意識的行為所致。

水洞溝人為什麼要刻記這種具有簡潔表象功能的符號?有專業人員認為,它們可能是為交流信息、統計數字而刻記上去的。那麼,這是否說明當時人類已經有了語言和其他交流方式了呢?僅僅根據這塊石器還難以給出答案。

水洞溝人如何生活

水洞溝人是如何生活的?這是人們普遍感興趣的問題。大量的考古發現,使還原水洞溝人的生活圖景有了依據、有了可能。4萬多年來,水洞溝曾有不同人群定居,不同年代的生產、生活方式也不盡相同。

王惠民描繪的一萬多年前的生活情景是這樣的:在水洞溝東岸的緩坡上,有一排挖好的帶風口的灶坑,灶坑中有熊熊的烈火,烈火中有精心挑選的石塊,灶坑旁有用木材、果殼、鴕鳥蛋皮加工的容器,有動物頭蓋骨或動物體腔改成的盛器,有獵物皮革改造成的飲食工具。當被燒得通紅的石塊被投進裝有生肉和生水的容器中,空氣中頓時瀰漫出一股誘人的香味,一次「豐盛」的晚餐,讓人們大快朵頤。很快,在他們身後就堆滿了各種獵物的骨頭。待吃飽喝足之後,男人們便圍著火堆準備第二天狩獵的工具,女人們則藉助骨針用獸皮或植物葉片縫製衣物,滿懷希望地迎接新的一天……當然,考古人員也強調說,目前這些都是想像和推測,與真實可能會有一定的距離。

在水洞溝發現90週年之際,《水洞溝——2003至2007年度考古發掘與研究報告》和《化石》雜誌推出的水洞溝考古專刊也與中外專家學者見面,集中反映了水洞溝考古的最新成果。水洞溝還隱藏著多少秘密?專家們的發現還將繼續下去。

来源:網路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