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朝穢史之「武裝保衛蘇聯」(下)(多圖)

作者:李清源 發表:2014-05-23 06:2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接前文
中共「武裝保衛蘇聯
中東路事件爆發後,共產國際發電要求中共「加緊中心城市工作特別是哈爾濱工作及擁護蘇聯的宣傳」,同時中共還「得到國際代表團的幫助」。共產國際在列寧當家後,就是蘇共的傀儡,全世界的共運組織都接受其經費維持運作,組織上都受蘇共操縱或直接領導。「無產階級沒有祖國」,中共作為共產國際遠東支部,無論組織上、財政上都是不折不扣的「反華勢力」。
 
中共中央在7月12日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為反對帝國主義進攻蘇聯的宣言》,忽悠民眾「擁護社會主義的蘇聯」,宣稱「蘇聯的勝利,也就是中國革命的勝利」。
 
7月15日,中共中央就中東路事件給滿洲省委發出指示信,要求「在哈爾濱的工作要特別佈置」,並指派劉少奇到哈爾濱「佈置並指導為中東路事件的反抗示威」。 
 
接著,《紅旗》等中共黨刊又發表了一系列擁蘇反華的文章,宣稱「在中國境內建築」的中東路「並不是完全屬於中國主權」,甚至不知廉恥的煽動民眾「準備以鐵血來保衛蘇聯」。
 
這種明顯數典忘祖,認賊作父的行為,連當時被剝奪領導職務的中共前黨魁陳獨秀都看不下去了。陳於1929年7月28日致函中共中央,稱這些行為會「使群眾誤會我們只是盧布作用,而不顧及民族利益」。對此,中共於8月3日復函陳獨秀,嚴厲指責陳「站到了資產階級立場,忘記了世界無產階級的利益」,「指控」陳是「反蘇」份子,並很快通過決議,將陳獨秀開除黨籍(小編註:若黨徒的人性高於「黨性」,自然為「黨」不容)。
 
1929年9月26日,斯大林在發給中共的命令中揚言:「誰忠誠地、真正地、堅定地、毫無保留地武裝起來保衛蘇聯,誰才是革命者,才是國際主義者」(人民出版社出版《斯大林全集》第十卷)。馬列教莫斯科總教主發了話,中共這個地方分支豈敢不聽?
 
李立三、惲代英等中共頭目率先發表文章擁蘇反華。以所謂的「階級的共同利益」取代國家民族利益,宣稱「使蔣介石政府在戰爭中失敗」,把中華民國捍衛主權的行動污為「帝國主義國民黨強盜進攻蘇聯的戰爭!」
 
斯大林通過共產國際指示中共,要用武裝暴動和進攻中心城市的革命行動來牽制中國政府,以幫助蘇聯在東北的戰爭。蘇俄甚至承諾每月供應3千萬盧布,派當時在共產國際學習的周恩來、劉伯誠、葉劍英等人直奔東北,召集中國、日本、朝鮮的共產黨人,組建義勇隊,直接參加和東北軍的戰爭。
 「中東路事件」爆發後侵入中國領土的蘇軍(網路圖片)
 
在做好了充分的軍事準備,並在東北佈置好內應後,1929年10月12日,蘇俄共軍大舉進攻中國。
 
10月26日,斯大林直接電令中共堅決「武裝保衛蘇聯」,並明確指出,「武裝保衛蘇聯就是要在全國發動武裝暴動」。這就是中共黨史上著名的「十月來信」。
 
中共接到主子命令後立即行動,1929年11月,當時的中共最高負責人李立三即在「二大」上宣布:「中央提出的'武裝保衛蘇聯’,就是全國的武裝暴動。」其後不久,中共在《中國共產黨接受共產國際第十次全體會議決議的決議》中直白的表示,「執行武裝擁護蘇聯與反軍閥戰爭的任務,而走向全國範圍的總暴動」。
中國軍隊曾通過鐵路向滿洲里前線運送FT-17坦克,但尚未到達,蘇俄共軍已經取勝(網路圖片)
 
正面是裝備和人員素質都佔據絕對優勢的蘇俄共軍進攻,背面是馬列黃俄匪幫的禍亂,再加上敗家子張學良戰和不定的草包指揮,東北軍節節敗退。俄軍以極小的代價相繼佔領綏濱、滿洲里、海拉爾等要地。
 
1929年12月22日,張學良被迫派蔡運升為代表,在伯力與蘇俄簽訂了《中蘇伯力會議議定書》,承認恢復衝突之前的狀態。對此「議定書」,南京國民政府稱為「伯力會議記錄」,併發表聲明,明確宣布對此不予承認,並將談判代表免職。從1930年12月至1931年10月,中蘇雙方先後就中東鐵路問題舉行過25次會議,但國民政府始終不承認這份「和約」。
 
結語
49年後,紅朝大概也知道自己這段歷史太奇葩,乾脆把「武裝保衛蘇聯」這一口號嫁禍於所謂的「王明錯誤路線」。而且,如此重要的歷史事件居然在紅朝的教科書中消失了……而且還不時的抗議日本人篡改教科書。
 
現在有人想和侵略烏克蘭的普京穿一條褲衩兒,不知道是不是還有武裝保衛誰的念頭。
 
(責任編輯:夏裔)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