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父母的七種忌語(圖)

發表:2014-07-31 19:2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根據兒童教育專家的理論,類似「難道我沒告訴過你」的這種體現了家長自以為是、妄自尊大,對孩子的能力、未來和前途通盤否定的氣話,如果瓢潑大雨似地發泄到孩子身上,只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疏遠與孩子的關係,使局面變得愈發不可收拾。下面歸納了聰明父母的7種忌語,這些忌語往往是父母對孩子脫口而出的口頭禪:

一、嚴厲苛刻類——「你不該這樣做」

專家們警告說,父母不要總是板著面孔教訓孩子「應該怎麼樣」,即便是建設性的批評,如果提出的時機不對,也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最好避免當場說出改進意見,可以在事情過後心平氣和地和孩子一同探討解決辦法。

二、冷嘲熱諷類——「這就是你的頭髮」或「你的頭髮怎麼亂得像雞窩」

在孩子眼中,父母就是自己的一面鏡子,反映著自己在這個世界中的形象和存在價值。孩子有時不理解大人所開玩笑的真正含義,往往產生誤解,萌生一種不安定的感覺,而且長久無法擺脫。

三、一概否定類——「你不是開玩笑吧」

當孩子表達出來的感覺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大人否定時,他們就會接受到這樣的反饋信息:自己的感覺不對頭。於是他們開始掩蓋自己的喜怒哀樂。

四、誇大其辭類——「這是我所見過的最最漂亮的畫」

聽慣父母讚揚的孩子,步入紛繁複雜的大千世界易遭受大的挫折。另一方面,因為父母的溢美之言用得太多太泛,孩子成熟後,就不會再相信別人對自己的稱讚。

五、人身攻擊類——「嘿,你神經病啊」

絕大多數兒童很看重父母對自己的評價。如果被稱做「失敗者」,那麼他們也就信以為真了。

六、威脅恫嚇類——「當心,不要自找苦吃」

父母應盡量用允諾來代替威脅。虛張聲勢的恫嚇與虛情假意的讚揚同出一轍,只會減少孩子對父母的信任。

七、漠不關心類——「等一會」

家長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放學後來接孩子,一整天沒看見媽媽的孩子往往急於表現自己才學的手工活:「瞧,媽咪,這是我今天做的。」而此時的母親壓根兒不想聽孩子細說,一門心思讓孩子抓緊時間回家以避開交通高峰期,往往會心不在焉地應付一句「等一會兒,回家再看」。她也許不知道自己這句話對孩子意味著「你和你的事不值得我花時間」。

歸納整理上面這些對兒童成長不利的話,我們可發現孩子對鼓勵性的言語(非誇大其辭的)反應最敏感最積極,而那些懲罰貶低的話只會挫傷兒童的積極性,對孩子傷害最大。請記住:鼓勵使人進步,打擊使人無為。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