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不再安全 杭州42名儲戶存款丟失(圖)

作者:苗薇 發表:2015-01-29 19:3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01月29日訊】(看中國記者苗薇綜合報導)近期,中國大陸各地存款丟失的案例頻頻發生。據陸媒披露,2014年以來,浙江、河南、湖南、四川等地皆發生銀行存款「失蹤」案件,從數額來看,單筆丟失的企業存款最高達3.5億元,尚未追回的個人存款5000萬元。儲戶存款丟失銀行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可在現實情況中,銀行卻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儲戶維權困難重重的事例屢屢發生。

杭州42名儲戶丟失9505萬元存款

據陸媒1月26日報導,杭州42名儲戶丟失9505萬元存款,事發銀行為杭州市聯合銀行。據初步調查,杭州市聯合銀行古蕩支行文二分理處原負責人祝超菊,就是導致42名儲戶存款丟失的「內鬼」。案發前,祝超菊先冒用銀行名義,並偽造蓋有銀行公章的保證書,宣稱可提供事先一次性給予13%利息的「貼息存款」,向儲戶推薦大額存款。當儲戶來到指定窗口存儲時,祝超菊再趁儲戶不備,打開轉賬界面要求多次輸入密碼,並將存款轉入其同夥賬戶分贓。

銀行存款屢屢丟失儲戶維權困難重重

中國是世界上居民儲蓄率最高的國家,截至2014年末,大陸金融機構的各項存款餘額高達116萬億元。中國民眾熱衷存款,最主要的理由是「安全」,旱澇保收無風險。但現在這個想法,也遭遇到了挑戰。

據不完全統計,僅1個月之內,大陸銀行存款莫名丟失的案例就有7起之多。據銀監部門通報,2014年存款丟失的案例,更是多達十幾起,包括瀘州老窖1.5億存款失蹤、杭州42位儲戶共計9505萬元存款丟失等這些大案。

一旦儲戶的存款丟失,想要找銀行的責任非常困難。2006年,重慶張淨夫婦狀告農行工作人員監守自盜,利用職務之便對儲戶實施侵害。張淨夫婦十餘年前在農行存款4筆,共120餘萬元,然而錢卻「失蹤」了。他們狀告農行反被刑事立案,丈夫以詐騙罪獲刑4年。後來經過媒體的持續關注,張淨在出獄4年後,終獲無罪判決。

2008年,儲戶張某將900萬元存入工商銀行江蘇揚中支行。存款到期後,他卻發現已被銀行營業部主任何衛華轉走,私自償還個人債務。經過6年訴訟後,2014年,二審法院判定銀行無過失,不賠償。這麼判的理由,是法院認定這是何某的個人行為,和涉事銀行無關。

2011年初,廣州儲戶張慶偉微博求救,其一張中國銀行借記卡遭遇盜刷,22萬元一天內不翼而飛。

2012年,北京王先生銀行卡被盜刷83萬元,代理律師謝清海說,事發期間,辦理的這張儲蓄卡裡存款達160餘萬元。2012年4月2日晚,王先生乘飛機從香港回北京,剛落地開機便接收到銀行簡訊提醒,稱他的卡分兩筆交易了83萬餘元。 向銀行索賠,銀行拒擔責任。

儲戶任人宰割,和舉證責任不在銀行一方有很大關係

在所有的儲戶存款丟失案例中,最大難點就是舉證。大陸司法實踐中,法官遵循的往往是「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即原告在提出自己主張時,要自己證明自己的主張成立。事實是,在「誰主張誰舉證」的規則下,儲戶要維權和索賠幾乎是不可能。

而《商業銀行法》第六條明確規定,商業銀行應當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侵犯。顯然,讓儲戶承擔舉證責任很不合理。

當儲戶存款賬戶出現「丟失」等異常現象時,應該推定銀行沒有盡到安全保障責任,應該由銀行證明己方管理沒有漏洞,沒有故意或過失責任。如果銀行能夠證明己方無過錯,過錯在儲戶一方或其他方,且舉證能被法院採信,那銀行才可以減輕甚至免除責任。

在中共銀行業壟斷經營的大格局下,銀行方面的法律法規,基本上是部門立法,部門立法必然對銀行自身利益過分保護。既沒有外力促發改變,也沒有嚴厲的法律規制行為,因此,「丟了也不賠」幾乎是大陸銀行一個必然會發生的現象。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