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形之,敵必從之(圖)

發表:2015-08-07 00:2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網路圖片)

李廣,隴西成紀縣人,家中世代傳習箭術。孝文帝時,匈奴大舉入侵蕭關,李廣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參軍,抗擊匈奴。李廣因為擅長騎射,殺死很多匈奴,被封為武騎常侍。一次,李廣隨文帝出行,有衝殺勇猛、抵禦敵兵、殺死數頭猛獸之事。文帝感嘆說:「可惜呀,李廣生不逢時。如果生在高祖劉邦那個時期,定能封個萬戶侯!」孝景帝初年,李廣任隴西都尉。吳、楚兩國起兵造**時,李廣為驍騎都尉,跟從太尉周亞夫攻打吳、楚兩國軍隊,並在昌邑取得顯赫戰功,聲名大振。因為梁王私自授李廣將軍印綬,回朝後朝廷就沒有對李廣進行封賞。後來,李廣當上谷太守,每天都在和匈奴交戰。看到這種情況,典屬國公孫昆邪哭著對皇上說:「李廣的才氣天下無雙,能力無人能比。現在一直和匈奴硬拚硬打,恐怕會損失了他呀!」於是,皇上任命李廣為上郡太守。

後來,匈奴大舉進攻上郡,天子命身邊的宦官跟從李廣學習軍事,抗擊匈奴。那名宦官帶領數十騎兵練習時,發現三個匈奴人,他們馬上進行射擊。三個匈奴人還擊,射傷了宦官,還幾乎把宦官的騎兵殺盡。宦官逃到李廣那裡稟告,李廣聽後,說:「這三個人肯定是射鵰的匈奴人。」於是,李廣帶領一百多個騎兵,追趕那三人。那三人沒有馬匹,只能步行,行走了有數十里。李廣命令騎兵分左右兩翼包抄,然後親自向這三人射擊。最後,殺死二人,生擒一人,一問,果然是射鵰的匈奴人。

把俘虜捆綁好,上馬即將離去時,突然望見數十個匈奴騎兵。匈奴騎兵也發現了李廣這一方,以為是漢軍誘敵的騎兵,頓時大驚,趕忙上山擺開陣勢。李廣手下的一百多個騎兵都十分驚恐,想縱馬逃走。李廣說:「我們現在距離大部隊有數十里遠。如果這樣縱馬奔逃,匈奴會立即追上來,將我們射殺殆盡。如果我們故意留下不走,匈奴就會認為我們是我軍派出的誘餌,肯定不敢追殺我們。」於是,李廣命令手下說,「向前進。」走到距匈奴不到兩里的地方停下,又下令說:「全部下馬解鞍!」手下騎兵擔憂地說:「現在匈奴離我們這麼近,萬一出現緊急情況,怎麼辦?」李廣說:「敵人認為我們就是誘餌,現在我們都解鞍了,表明不想逃走,這樣可以堅定我們是誘敵。」匈奴騎兵看到漢騎兵都解鞍駐紮,不敢擅自出擊。

沒多久,一個騎白馬的匈奴將領出來監督士兵,李廣看到後立即上馬,和十多個騎兵射殺了這個將領。然後返回原地,又下馬,解鞍。李廣命令手下放開馬匹,躺臥在地上。不久,天快黑了,匈奴兵還是不敢出擊。半夜時分,匈奴人以為漢有伏兵在旁,想趁夜晚攻打他們,於是率兵離去。第二天早晨,李廣才率領手下回到大軍營中。當時,漢軍大隊人馬不知道李廣到哪裡去了,也就無法去接應他。

武帝即位之後,朝中的大臣們都認為李廣是一員名將,於是把李廣從上郡太守調任為未央衛尉。程不識是長樂衛尉,他和李廣都做過邊防太守,駐守邊疆。每當兩人出擊匈奴時,李廣行軍沒有隊列和陣形,隨便在有水草的地方駐紮宿營;人人都自由方便,晚上也不巡更來自衛;簡化各種文書簿冊;但會遠遠地設置哨兵,所以從來沒有遇到過危險。程不識則不同,他對隊伍編製、行軍隊列、駐營陣形都非常嚴格。程不識每天晚上派人巡更,官吏經常整理文書直到天明,程不識的兵馬也沒有遇到什麼大的危險。程不識說:「李廣軍隊紀律散漫,治軍極為簡單,如果匈奴突然進攻,他難以抵抗;李廣的士卒每天安逸快樂,但都樂於為他去死。我的軍隊雖然辛苦,軍務雜擾,可是匈奴不敢隨意進犯我們。」當時在邊疆地區,李廣、程不識都是名將,然而匈奴更害怕李廣的謀略,士卒們也都喜歡跟從李廣而不想跟從程不識。

後來,李廣從衛尉升為將軍,率領軍隊出雁門關,攻打匈奴。由於匈奴兵多,李廣戰敗,匈奴生擒了李廣。匈奴單于向來欽佩李廣,命令手下說:「一定要活捉李廣。」匈奴騎兵捉住李廣時,李廣受了傷。他們用大網網住李廣,把李廣放在兩匹馬中間前行。走了十多里,李廣假裝死去,偷偷地向周圍觀察,發現身旁有一個匈奴少年騎著一匹良馬在前進。李廣突然躍起,跳上那少年的馬上。然後把匈奴少年推下馬,取走他的弓箭,騎馬向南飛奔了幾十里。後來,遇到了漢軍剩下的部隊,就帶領他們進入關塞。匈奴兵發現李廣逃走,出動幾百名騎兵前去追趕。李廣拿出弓箭射殺追趕他的騎兵,這才得以逃脫。回到漢朝後,李廣因為戰敗,又被活捉,本來應當處死,後來出錢贖了死罪,成為一介平民。

一天晚上,李廣帶著一名騎馬的隨從外出,和人在田間喝酒。回來走到霸陵亭時,霸陵亭尉喝醉了,喝令李廣,不准他通過。李廣的隨從說:「這是以前的李將軍。」霸陵亭尉說:「現在的將軍在晚上尚且不准通行,何況是前任將軍呢!」李廣只好夜宿亭下。不久,匈奴入侵遼西,他們殺掉太守,打敗了韓安國將軍。於是,天子任命李廣為右北平太守,讓他率軍抵抗匈奴。李廣請求霸陵亭尉和自己一起赴任,霸陵亭尉一到軍中,李廣就殺了他。匈奴聽說李廣來到右北平,稱他「漢飛將軍」,幾年不敢入侵右北平。

一次,李廣出去打獵,看見草中有一塊石頭,以為是隻老虎,便向它射箭。走進一看,才發現是塊大石頭,但箭已射進石塊中。李廣又試射了幾支,都沒能射入石塊中。李廣為人廉潔,每當得到賞賜,都會分給部下;他常常和手下一起飲食。李廣的一生有四十多年,俸祿共有兩千石,家裡沒有多餘的財產,他也從不提家產的事情。李廣身材高大,胳膊長得像猿猴的胳膊,善射是他的天賦。李廣的子孫和其他人雖然向他學習射箭,但沒有一個人能夠超過他。李廣平時很少說話,和人聚在一起談論,就在地上畫排兵佈陣的地圖。李廣喜歡飲酒和射箭,常常根據射箭行列的密集或者寬疏來定罰誰飲酒。李廣帶領軍隊在缺糧斷水的時候,每當發現水源,士卒喝完後,李廣才去喝;士卒都吃飽後,李廣才去進食。李廣對待手下寬厚而不苛刻,士兵都樂於為他效命。李廣在和匈奴交戰時,看見敵人逼近,不在數十步之內,從不發箭;如果發箭,敵人則會隨著弓弦的響聲而倒下。

後來,李廣受封為郎中,率領四千騎兵從右北平出發,攻打匈奴。博望侯張騫率領一萬騎兵和李廣同去,但兩人走的不是同一條道路。李廣行軍數百裡後,被匈奴左賢王率領的四萬騎兵包圍。李廣的部下都感到恐慌,李廣命令他的兒子李敢前去衝擊匈奴的陣形。李敢帶領數十騎兵出擊,直奔匈奴軍隊殺去,殺死數十個騎兵後返回,他告訴李廣:「匈奴很容易對付。」部下聽後,這才安下心來。李廣佈下圓形陣勢,面朝外,率兵突擊。匈奴立即射箭,箭如雨下。漢兵死了一多半,漢軍的箭也快用盡了,李廣命令士兵拉滿弓但不要放箭。李廣親自用大黃弩弓射殺匈奴的副將,射死了好幾個。這時,匈奴軍隊才逐漸散開。天黑時,李廣的部下都已疲憊不堪,面無人色,只有李廣意氣風發,神態自若,不斷整頓部隊。士兵們都佩服他的沉靜和勇敢。第二天,李廣率領部下繼續作戰,後來博望侯張騫的軍隊趕到,匈奴軍才退去。

李廣曾經和星相學術士王朔私下裡交談。李廣說:「自從漢朝和匈奴交戰以來,我參與了每一次戰爭。校尉以下的軍官,才能不及中等人,都因抗擊匈奴的戰功而被封侯。我李廣不比別人差,為什麼沒有獲得封地呢?難道我的命相中不該封侯嗎?這是我的命嗎?」王朔說:「將軍自己好好想想,是否以前做過什麼遺恨的事情?」李廣想了一會兒說:「以前我做隴西守的時候,羌人造反,我引誘他們投降。降者有八百多人,我欺騙了他們,將他們在一日之內全部殺掉。這是我做的唯一一件讓我遺恨的事。」王朔說:「一個將軍最大的罪過,莫過於殺掉已經投降的俘虜。這是將軍不得封侯的原因。」

李廣後來和大將軍衛青一起出擊匈奴。出塞後,衛青捕獲單于的手下數人,得知了單于所在的地方,然後率領精兵繼續追擊。衛青命令李廣從東路迂迴來阻截單于。李廣說:「我的軍職是前將軍,現在大將軍卻令我從東路出征。且我從年輕的時候就和匈奴打仗,直到今天才有一次機會帶領部隊和單于正面交戰。我希望做前鋒,和單于決一死戰。」大將軍衛青私下裡曾接受過皇上的告誡,說李廣已老,運命不佳,不准他和單于正面交戰。

李廣再次請求,大將軍衛青唯恐失敗還是沒有同意。最後,李廣不辭而別,滿懷怒氣回到軍隊,率領士兵向東路進軍。李廣的軍隊因為沒有嚮導,迷失了方向,沒有及時達到預定地點。大將軍衛青和單于交戰時,由於李廣沒有及時前來會合而讓單于逃跑了。大將軍南渡大漠,遇上李廣,責問李廣迷失方向的原因,並要向天子匯報詳情。李廣不答,大將軍派人去質詢李廣的部下。李廣說:「校尉們並沒有罪,是我自己迷失了道路。」李廣又對部下說:「李廣一生和匈奴交戰大小七十多次,今天有幸跟從大將軍出擊單于。大將軍命令迂迴繞路阻擊匈奴,我卻迷失方向,這難道不是天意嗎?況且我李廣已六十多歲了,不能再忍受刀筆之吏們的侮辱了。」說完便拔刀自殺。李廣的部下僚屬都為他的死痛哭了一場。百姓們得知消息後,認識李廣的和不認識李廣的,無論老少都為之落淚哀傷。

《孫子兵法·勢》篇有:「形之,敵必從之。」以假象迷惑敵人,敵人就會聽從調動。面對匈奴軍隊,李廣下馬解鞍,匈奴懷疑有埋伏而不敢進攻。《孫子兵法·行軍》篇有:「令素行,與眾相得。」平素能夠順利實行命令,將帥和士兵能夠彼此投合。李廣的軍令簡單明瞭,士兵樂意聽從。《孫子兵法·作戰》篇有:「卒善而養之。」對於俘虜,要善待和使用。李廣因為殺降兵而沒有被封侯。《孫子兵法·軍爭》篇有:「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不使用嚮導的軍隊,不能得地利。李廣軍隊因為沒有嚮導而迷失了方向。

責任編輯:潤珍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