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移建美國的200年徽派古建(組圖)

作者:蘭一 發表:2015-11-09 09: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蔭餘堂‌‌(Robert Spencer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看中國2015年11月09日訊】我不知道一座本屬於中國的徽派古建漂洋過海,到達大西洋的彼岸,到底是一種幸運還是不幸。

我覺得它幸運,因為它被完好無缺地保存下來,原來房子內的一份1918年的報紙,一張床、一張毛主席像甚至是一塊石頭都原封不動地擺放在最初的位置上,中國人的‌‌「家‌‌」文化在‌‌「蔭餘堂‌‌」被生動地展示出來;不幸的是我們竟然通過另一個國度觀看中國人自己的‌‌「家‌‌」文化。

美國波士頓東邊的薩勒姆小鎮,有一座美國頂尖的博物館‌‌「皮博迪博物館Peabody Essex Museum‌‌」,以收藏東亞藝術品為聞名,博物館內有一座備受矚目的200年歷史徽派古建‌‌「蔭餘堂‌‌」。

‌‌「蔭餘堂‌‌」原本是一座極為普通的徽州古民居,坐落於安徽皖南休寧縣黃村,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

清朝康熙年間,一位黃氏富商在上海、漢口等地開典當鋪,後來就回鄉修建‌‌「蔭餘堂‌‌」。‌‌「蔭餘堂‌‌」是一座有著16間臥室、四合五開間的大宅院,當時富商希望自己的家業能蔭及後代子孫,因此取名‌‌「蔭餘堂‌‌」。

‌‌「蔭餘堂‌‌」曾經居住過八代黃氏子孫,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黃氏子孫已經移居海外,這座有200多也年歷史的老宅再也無人居住。

直到90年代,黃氏子孫準備把大宅賣出去。1996年,美國皮博迪博物館中國藝術部主任白鈴安在安徽黃村考察老房子。


‌‌蔭餘堂‌‌(PEM)

機緣巧合,白鈴安發現了蔭餘堂。於是和當地政府協商,買下急於出售的老宅,把蔭余堂作為中美文化交流合作項目。

1997年,蔭余堂開始拆卸工作。拆除時,所有構件都細緻地標上號碼,其中不僅包括700個木件、9000多塊磚瓦、石料等建築材料,還包括了當時屋內擺放的傢俱、生活用品,甚至連同院牆、門口鋪設的麻石路板也一併原封不動搬到了美國。同年年底蔭餘堂被運往大西洋彼岸。


‌‌蔭餘堂‌‌(PEM)

重建時,博物館把房子的每一堵牆、每一塊木頭,甚至是一塊時候都作了記錄,所有的細節都被記錄下來,訂成圖冊。他們還請來許多中國工匠前來修建。為了安置蔭余堂,他們擴寬了馬路,以便運輸車輛暢行無阻。

整個移建,耗資1.25億元,歷經7年策劃施工,換來了一座瀕臨滅亡的徽州古建築在異域的新生。

2003年6月21日,這座有著200多年歷史的蔭餘堂正式向公眾開放。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水煮百年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