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英雄榜】開國第一功臣—趙國公長孫無忌(圖)

凌煙閣二十四位功臣歷史系列文章之二

作者:雲中君 發表:2016-10-22 00: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大唐盛世,英才輩出。(繪圖:看中國)

大唐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將二十四位有特殊功勞的開國元勛繪像於凌煙閣,以彰其功,趙國公長孫無忌名列二十四位開國功臣之首。長孫無忌出身於名族,才智卓著,他既是名副其實的大唐開國元勛,更是唐太宗的知己之臣。唐太宗的長孫皇后是長孫無忌的妹妹,雖然身為皇親國戚,又是唐朝的開國元勛,但是長孫無忌從不居功,不自傲,畢生盡力協助唐太宗、唐高宗治理朝政,為大唐盛世的穩定與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不愧為一代忠臣。

長孫無忌出身於皇家後裔,博學多才,又有謀略,少年時即與李世民交好。隋朝義寧元年(617年),李淵起兵太原,無忌在長春宮晉見,授任渭北行軍典簽,自此輔佐李世民東征西討。唐武德九年(626年),參與發動玄武門之變,協助李世民躲過殺身之禍。貞觀元年,升任吏部尚書,以功第一,封齊國公,後徙趙國公。歷任太子左庶子、左武候大將軍、吏部尚書、尚書僕射、司空等職,功勛卓著,是唐太宗最信賴倚重的大臣。雖然位極人臣,招致議論,但唐太宗仍多次表示對長孫無忌的信任。唐太宗曾這樣評價他:「善於迴避嫌疑,回答問題機敏迅速,在古人中,沒有人能比得上你。」(注1)唐太宗回想起大唐開國的艱難,感念長孫無忌等功臣們所做的貢獻,又特意寫了一篇《威鳳賦》贈送給長孫無忌。《威鳳賦》中寫道:「有只威儀的鳳鳥,憩息在山的東方。早晨在紫霧中遨遊,晚上飲仙液瓊漿。憑藉長風高高飛起,直衝雲天遠遠翱翔……匡濟亂世來到人間,報效聖世功高名揚。振翅奮飛在雲路,功成名就回原樹。登上高枝被猜疑,落到長枝受屈辱。同林的夥伴都嫉妒,共樹的朋輩都牴觸。……你對君子的恩澤感激留連,對君子的賢德懷顧眷戀。憑藉洞察事理使禍患消散,依靠卓越才智讓福祿保全。報答恩惠的情懷更加堅決,酬謝恩人的志向真正宏遠。並不是行動容易理解難,只是想善始善終得圓滿。使賢德普天稱頌,讓芳名萬世流傳。」(注2)


大唐開國第一功臣──趙國公長孫無忌。(網路圖片)

長孫無忌身居相位三十餘年而忠心不渝,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病危,遺命長孫無忌與褚遂良輔佐唐高宗李治,延續貞觀遺風。唐太宗還對褚遂良說:「無忌對我竭盡忠心,我得天下,多半是靠他的力量。你輔佐朝政以後,別讓進讒詆毀的人傷害他。如果讓人傷害他,你就不再是忠臣。」(注3)

當機立斷除隱患平息兵變  高瞻遠矚戰突厥按兵不動

長孫無忌的年齡與李世民相彷,二人自青年時代就成為至交好友,其妹妹嫁給李世民之後,兩人關係更加親密。李世民年輕時南征北戰,屢次陷於危難之中都為長孫無忌所救。而且,太宗終其一生,對長孫皇后都懷有十分感激的心情。長孫皇后與長孫無忌兄妹感情也很深厚,因此唐太宗當然也就格外信任長孫無忌。

唐太宗認為把朝廷要職授予長孫無忌,不是因為他是皇后的哥哥,而是鑒於他的才德。長孫無忌足智多謀,在凶險的玄武門兵變中表現出不凡的才能與膽識。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由於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陰謀殺害李世民,長孫無忌當機立斷,請求李世民搶先殺掉他們。因此按照太宗的命令秘密召集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一起商議計謀。六月初四,長孫無忌同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共九人,進玄武門討伐並平息了李建成、李元吉的兵變。太宗被立為太子,授予長孫無忌太子左庶子職務。到太宗登帝位時,提升為左武侯大將軍。

唐太宗即帝位之後,長孫無忌在一些重大事務上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太宗貞觀元年(627年),突厥因天災人禍,內部矛盾激化,多部反叛,實力大衰,大唐朝廷中的多數大臣都請求乘機出兵攻打突厥,但唐與突厥不久前剛訂立盟約,唐太宗有些猶豫。因此,太宗叫來蕭瑀和長孫無忌問道:「突厥君主昏庸、臣屬作亂,屠殺無辜的百姓。如果不背棄兩國間的盟約,就失去了乘亂攻取的時機;如果乘亂滅亡它,又喪失了結盟的禮儀。兩種方案定不下來,哪種更好一些?」蕭瑀說:「乘它弱小混亂,攻取好些。」長孫無忌則說:「現在我朝致力於和平,等它侵犯邊境,才能討伐。它的力量已經削弱,一定不會侵犯邊境。如果想打進突厥的腹地,我還沒有看到必勝的把握。我認為暫且按兵不動,保持信用更為合適。」太宗最終聽取了長孫無忌的意見,放棄了馬上出兵的打算。不久突厥由於政局衰落而被消滅。(注4)

力諫抗封世襲刺史  精於治國擅長立法

貞觀五年(631年),長孫無忌與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敬德四人,以開國元勛封每人一子為郡公。貞觀七年,太宗冊書,任命長孫無忌為司空,無忌堅決推辭不受。太宗不准,為此還特意寫了一篇《威鳳賦》,賜給長孫無忌,追思創業之艱難和長孫無忌的佐命之功。(注5)

唐太宗因為十分讚賞周代的分封制,不顧許多大臣(如魏徵、李百藥、顏師古等)的反對,詔令以荊州都督荊王元景為首的二十一名親王為世襲刺史,以趙州刺史長孫無忌為首的十四名功臣為世襲刺史。貞觀十一年唐太宗正式下詔,一般大臣不敢再諫,但侍御史馬周和太子左庶子於志寧仍冒死諫諍,唐太宗根本不聽。最後,以長孫無忌為首的被封功臣呈遞了抗封的表文,長孫無忌又通過自己的兒媳長樂公主再三向唐太宗請求,說:「我們曾經披荊斬棘侍奉陛下,如今四海統一安寧,不願意離開陛下,卻讓我們世代治理外地州郡,跟流放有何不同呢?」唐太宗才不得不「詔停世襲刺史」。(注6)

長孫無忌在軍事方面雖有一定的謀略,卻不善於統兵打仗。唐太宗評價他說:「聰明鑒悟,雅有武略」,「總兵打仗,非其所長。」然而,他雖無軍功,到了治世開始理國,就大顯身手成為第一重臣。他身居「天官」吏部尚書和右僕射的要職,在職僅有一年,就大刀闊斧地辦完了三件事:精簡機構,確定朝廷定員643人;削弱宗室,把李家遠親從「郡王」隊伍中降級;調整外交,改善與突厥的關係。長孫無忌真正發揮出其才華之處在於他編修《貞觀律》,撰寫《唐律疏義》。他也因為撰寫此書而名垂史冊。《貞觀律》是與《羅馬法》並稱的古代法制智慧的結晶。後來長孫無忌又帶領房玄齡、杜如晦、於志寧等19人,先後兩次重修《貞觀律》,以省繁去蠢、變重為輕的原則進行修訂。《貞觀律》由於貫徹「先存百性」的指導思想及「安人寧國」的治國方針,立法寬平,順乎歷史潮流,因而促進了唐初的經濟迅速恢復與發展,是「貞觀之治」的重要支柱。

長孫無忌認為,立法的作用在於「以刑止刑,以殺止殺」。因此他主張「德主刑輔」。這個思想十分深刻。他指出德禮是行政教化的本質,刑罰是行政教化的手段,德禮和刑罰對於行政教化不可缺乏。因此他要求把先秦儒法兩家的基本主張融為一體,即將儒家強調的德化、禮教和法家所強調的政、刑都視為相輔相成不可缺少的東西。《律疏義序》和《名律》充分地反映了長孫無忌的法律思想。長孫無忌可能是歷史上最早主張德治和法治並用的官員。長孫無忌曾說:「法律不是用來監督百姓的短處並誅殺那些犯錯誤的人的,而是要通過法律的規範教育人、拯救人,整頓社會的風氣。」這裡,著重體現了教育為主的方針。這個思想也很有遠見。而且古人認為風俗敗壞,才有動用刑法的必要,長孫無忌則指出一個國家任何時候都有淺薄的風俗存在,因此,不可以須臾廢弛刑罰,只不過有時情況嚴重,刑罰用得多些;有時情況較好,刑罰用得少些。長孫無忌的這些思想通過《貞觀律》貫穿了唐朝的始終,奠定了大唐帝國海納百川、包容大度的氣度。

此後,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長孫無忌和史官國子祭酒令狐德主編高祖武德、太宗貞觀兩個時代的歷史共八十卷,上表進獻給高宗,長孫無忌由於主持編寫有功,得到二千段絹帛的賞賜,他的兒子長孫潤被封為金城縣子。(注7)

識大體選儲君出謀劃策  舍李泰選李治延續盛世

長孫無忌在任內充分發揮了唐太宗對他的信任和作為內戚的身份之便,對太宗提出了許多別人不宜提出的建議。加上他本身的聰明才智,這些建議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使他成為大唐的第一功臣。在唐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獲罪被廢,太宗想立晉王李治為太子,但因不合正常的長幼順序而受到阻礙,猶豫煩惱不能決定。在兩儀殿坐朝,群臣退朝後,只留下長孫無忌和司空房玄齡、兵部尚書李勣,說道:「我有三個兒子一個弟弟,立太子的事弄成這個樣子,我心裏煩亂得很。」說著就向床上扑去,抽出佩刀要自殺。長孫無忌等人驚慌,搶上去抱住他,奪下佩刀交給晉王。他們請問太宗想立誰,太宗答覆說:「我想立晉王。」長孫無忌說:「我們聽從您的詔令。有不同意的,就請斬首。」太宗對晉王說:「你舅舅答應你做太子了,應當拜謝。」晉王便跪下拜謝。太宗對長孫無忌等人說:「您們諸位已跟我的意見相同,還不知道社會輿論怎麼樣。」長孫無忌說:「晉王仁德孝順,天下臣民歸心於他已很久了。請您召集百官詢問,一定沒有不同意見。如果不是真心同意,我就辜負了陛下,讓我死一萬次。」於是儲君一事就這樣決定了,接著提升長孫無忌為太子太師。不久太宗又想改立吳王李恪為太子,由於長孫無忌暗中據理力爭,此事才作罷。 (注8)

魏王李泰和晉王李治兩人相比,李泰被立為太子的條件更為優越。首先他是長孫皇后的次子,比李治年長九歲,且富有才華,在朝臣中聲望頗好,唐太宗曾私底下答應李泰要立他為太子。由於李治是長孫皇后的第三子,唐太宗的第九子,所以不論從年齡還是從才具來看,均處於劣勢。李泰、李治都是長孫無忌的親外甥,長孫無忌為什麼棄李泰而主張立李治呢?這是因為雖然晉王李治生性仁弱,而魏王李泰聰明絕倫,善於以才學取悅太宗,並招納能人奇士、文武官員投其門下,但是長孫無忌明白,如果李泰做皇帝,依靠重用的必定是他自己的心腹。李泰集團的主要成員是功臣子弟,他們靠祖上資蔭,身處高官,奢侈放縱,希望通過李泰當皇帝,達到驅逐元老,自己掌權的目的。李治的支持者則是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元老重臣,其中包括李勣、褚遂良等人。長孫無忌既是唐朝的開國元勛,又是唐太宗的佐命大臣,是貞觀之治的忠實執行者。唐太宗希望自己死後,貞觀之治依然要堅持下去,只能依靠長孫無忌等元老重臣的輔佐,而絕不是李泰手下的那幫紈絝子弟。

而且,長孫無忌熟讀經史,經歷隋亡的亂世,他深知治世剛剛開創,君主太聰明也未必能明智。亡國之君隋煬帝本身就自幼聰明善辯,但他多智多欲、崇尚浮華、好大喜功,不僅群臣難以輔佐,還容易成為國家民生之蠹害。若李泰得立,他可能會改弦更張,但其才器和君德又遠不如唐太宗,結局極有可能危及「貞觀之治」的成果。因此,在舍李泰而立李治為太子這件事上,唐太宗與長孫無忌最後達成了一致意見。

由於李治生性仁弱,唐太宗在立了李治之後,思想仍在動搖反覆。一度又向長孫無忌提出想改立「有英武才」、像自己一樣英俊果斷的三子吳王李恪為太子。李恪文韜武略高人一等,朝中和民間立李恪為太子的呼聲都極高。根據史書記載,李恪並沒有與李承乾或者李泰爭奪太子之位,對皇位也沒有強烈的慾望。太宗比較欣賞這個天生貴族的兒子,但是長孫無忌則一再反對。長孫無忌說:「李治仁厚善良,是個守成之君的好人選。選儲君這件事至關重要,怎能朝令夕改?舉棋不定很容易輸棋。」在長孫無忌看來,守成之君並非一定要有才華,卻一定要像漢朝文、景二帝一樣仁順。唐太宗只好作罷。唐高宗李治即位後,實際執政的是長孫無忌。唐高宗對長孫無忌也是格外尊重信賴,「恭己以聽之」,「以元舅輔政,凡有所言,上無不嘉納」。唐高宗也確實是一位守成的明君,外方內圓、膽大心細,凡他要做的事情,無不達成,甚至滅掉了長久以來的心腹之患高麗國。高宗執政初年,即永徽年間,唐朝在政治、經濟、文化、法律、軍事各方面都比貞觀時期有所發展,在歷史上被譽為「永徽之治」。

臨危難拒武後剛直不阿  遭誣陷蒙冤死流芳百世

然而,當唐高宗的皇位逐步穩固以後,他最終在是否立武則天為皇后的爭議中與長孫無忌爆發了激烈的爭執。開始,高宗和武則天都想爭取長孫無忌的同意和支持。有一次,唐高宗帶領武則天親自登門拜訪,並賜給長孫無忌寵妾所生的三個孩子朝散大夫的高官。不僅如此,還賞給長孫無忌金銀珠寶絲綢整整十車。但當高宗說出皇后無子想廢黜皇后時,長孫無忌也不直接拒絕,而是轉移到別的話題。唐高宗沒有辦法,只好掃興而歸。接著,武則天的母親楊氏幾次拜訪長孫無忌的府第,請求長孫無忌同意廢王立武,但是結果都是一樣,長孫無忌仍然拒絕。楊氏的父親楊達,與長孫無忌的父親和伯父都曾是隋朝大官,彼此有同僚之誼。長孫無忌卻絲毫不為舊情動搖。再後來,許敬宗也參與了勸說。許敬宗在高宗當上太子以後,就是東宮的重要官員。許敬宗的父親許善心跟長孫無忌的伯父長孫熾也在隋朝是舊交,許敬宗自詡能夠說動長孫無忌。結果許敬宗被長孫無忌形色十分嚴厲地訓斥了一頓。


長孫無忌曾阻止唐高宗另立武則天為皇后。(網路圖片)

長孫無忌一生都長於機隱之事,歷經宦海風雲,也老於世故,對於自己不與武則天合作的嚴重後果應該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他深知唐高宗生性懦弱,而武則天智慮百端、性行險惡,一旦為後,必將臨朝干政,出現褒姒亡周、呂雉篡漢的局面,而他作為開國元勛,自然不能臨難退縮,坐視不顧。永徽六年,唐高宗終於不顧大臣們的冒死極諫,詔廢王皇后和蕭淑妃,冊立武則天為皇后。因多次諫爭,褚遂良等人被遠貶蠻荒,武則天最忌恨長孫無忌,在她授意下,由許敬宗費盡心機,把長孫無忌編織進一樁朋黨案,進行惡毒陷害。

唐高宗先是吃驚不信,繼而傷心懷疑,命許敬宗再查,然後面對許敬宗足未出戶編造的謀反供詞,高宗哭著說:「我決不忍心給他判罪,讓後代的優秀史官說我不能同自己的親戚和睦相處,造成了這種局面。」許敬宗舉漢文帝殺舅父薄昭,天下以為明主之例寬慰唐高宗,又引「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古訓,催促其下決心。唐高宗性格懦弱,竟然不與長孫無忌對質,就下詔削去了長孫無忌的太尉官職和封邑,流徙黔州。長孫無忌的兒子及宗族全被株連,或流放或被殺。三個月後,高宗又令許敬宗等人覆核此案。許敬宗與吏部尚書李義府派大理正堂袁公瑜到黔州重新審訊長孫無忌謀反案,袁公瑜逼迫長孫無忌自縊而死,並沒收了他的家產入官,一代名相就此隕落。長孫無忌本來立有大功,卻無罪而被處死,天下人都為他悲傷。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優待詔令追認恢復了長孫無忌的官職爵位,特地命令他的孫子長孫延繼承齊獻公爵號。(注9)


注1.《舊唐書》列傳第十五:因目無忌曰:「善避嫌疑,應對敏速,求之古人,亦當無比;而總兵攻戰,非所長也。」

注2.《舊唐書》列傳第十五:有一威鳳,憩翮朝陽。晨游紫霧,夕飲玄霜。資長風以舉翰,戾天衢而遠翔。……殄亂世而方降,應明時而自彰。俯翼雲路,歸功本樹。仰喬枝而見猜,俯修條而抱蠹。同林之侶俱嫉,共干之儔並忤。……是以徘徊感德,顧慕懷賢。憑明哲而禍散,托英才而福全。答惠之情彌結,報功之志方宣。非知難而行易,思令後而終前。俾賢德之流慶,畢萬葉而芳傳。

注3.《舊唐書》列傳第十五:太宗謂遂良曰:「無忌盡忠於我,我有天下,多是此人力。爾輔政後,勿令讒毀之徒損害無忌。若如此者,爾則非復人臣。」

注4.《舊唐書》列傳第十五:蕭瑀曰:「兼弱攻昧,擊之為善。」無忌曰:「今國家務在戢兵,待其寇邊,方可討擊。彼既已弱,必不能來。若深入虜廷,臣未見其可。且按甲存信,臣以為宜。」太宗從無忌之議。突厥尋政衰而滅。

注5.《新唐書》列傳第三十:無忌固讓,詔答曰:「黃帝得力牧,為五帝先; 夏禹得咎繇,為三王祖;齊桓得管仲,為五伯長;朕得公,遂定天下。公其無讓!」帝又思所與共艱難,賴無忌以免,作《威鳳賦》以賜,且況其功。

注6.《舊唐書》列傳第十五:無忌等上言曰:「臣等披荊棘以事陛下,今海內寧一,不願違離,而乃世牧外州,與遷徙何異。」

注7.《舊唐書》列傳第十五:顯慶元年,無忌與史官國子祭酒令狐德棻綴集武德、貞觀二朝史為八十卷,表上之,無忌以監領功,賜物二千段,封其子潤為金城縣子。

注8.《新唐書》列傳第三十:太子承乾廢,帝欲立晉王,未決,坐兩儀殿,群臣已罷,獨留無忌、玄齡、績言東宮事,因曰:「我三子一弟,未知所立,吾心亡聊。」即投床,取佩刀 自向,無忌等驚,爭抱持,奪刀授晉王,而請帝所欲立。帝曰:「我欲立晉王。」無忌曰:「謹奉詔,異議者斬!」帝顧王曰:「舅許汝矣,宜即謝。」王乃拜。帝 復曰:「公等與我意合,天下其謂何?」答曰:「王以仁孝聞天下久矣,固無異辭;有如不同,臣負陛下百死。」於是遂定。以無忌為太子太師、同中書門下三品, 「同三品」自此始。帝又欲立吳王恪,無忌密爭止之。

注9.《舊唐書》列傳第十五:敬宗尋與吏部尚書李義府遣大理正袁公瑜就黔州重鞫無忌反狀,公瑜逼令自縊而死,籍沒其家。無忌既有大功,而死非其罪,天下至今哀之。上元元年,優詔追復無忌官爵,特令無忌孫延主齊獻公之祀。

主要參考文獻:

劉昫等,《舊唐書》,後晉

吳兢,《貞觀政要》,唐

房玄齡等,《晉書》,唐

魏徵等,《隋書》,唐

王溥,《唐會要》,宋

歐陽脩等,《新唐書》,宋

司馬光等編,《資治通鑒》,宋

(看中國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