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將風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圖)

作者:吳小彬 發表:2016-12-02 17: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王陽明主張「致良知」,認為要去掉內心世界的「惡欲」和「私欲」,才能解決社會問題。(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知行不一,古已有之,明代思想家王陽明就談過這個問題。他認為,知行本是一體,不可分開,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聖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謂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 

人為什麼會知行矛盾,說一套做一套呢?王陽明一語道破,此己被私欲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人被私心雜念迷惑,背離了天理,才會知行不一。然而,人多為普通人,怎麼會沒有私欲呢?王陽明表示理解,然在常人,不能無私意障礙,所以須用致知格物之功,勝私復理,即心之良知更無障礙,得以充塞流行,意思是人須用致知格物的功夫,戰勝私欲恢復天理,如此,人心的良知就再無迷亂,知行方能合一。 

王陽明二十八歲考取進士,因得罪權貴貶至貴州,卻在那裡悟道,後被起用,平定宸濠之亂又受封賞,官至南贛巡撫。他精通儒、道、佛學說,不僅能文,而且能武,上馬治軍,平定叛亂,下馬問學,卓成大家,集文韜武略於一身,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既立德立言,又能立功之人。

王陽明的才華,我們多數人不會有,他的運氣和機緣,也非常人能得,可他知行合一的思想,卻依然對今天的我們有啟示意義。人之為人,正在於有良知、懂道德、明是非,一個人欲做高尚之人,即應秉持做人的理想,克服艱險踐行良知。  

有人說,我不要做高尚的人,只想做一個平凡的人,與大家一樣就行,平平淡淡才是福嘛。不錯,我們都是凡人,我們都有父母妻小,我們擔負著養家的責任,我們活在自己無法主導的環境中。生活教導我們要有起碼的聰明,要識別風尚,要跟隨時代潮流,要與大家步調一致。

有些道理書本上講得透徹,有些常識人人都懂,人人打心眼裡認同,可無法落實;有些見解和主張是我們經過多年思考及體驗才獲得的,可不能當眾說出來。

知行合一,到底有多難?其實,此事說難極難,說容易也容易,只在於我們明理悟道,不失本心,只在於抑制私心,約束物欲,只在於認清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懂得讓良知觀照自己的言行,不盲從,不苟且,不為物役。

並不需要驚天動地的行為,只需從一些小事做起。少開一天車,少抽幾支煙,遛狗時帶上小鏟子廢報紙,見到不喜歡的人遠遠躲開,諸如此類,不一而足。相信吧,小事一點點積累起來,也能促進社會走向進步。

責任編輯:清淨有道 来源:《文匯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