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洛專訪】三峽大壩對長江洪水作用有限且雪上加霜

作者:李靜汝 發表:2020-09-10 12:2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王維洛專訪】三峽大壩對長江洪水作用有限且雪上加霜
王維洛專訪(圖片來源:看中國)

【看中國2020年9月10日訊】(看中國記者李靜汝採訪報導)根據中共官方媒體的報導,今年中國汛期以來共出現了5次大的洪水。但一些局部的洪水並未見報導,例如最近網上曝出了四川8月底多地再次出現了暴雨山洪襲擊,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另外,還有有網友上傳視頻,之前在安徽的因水庫泄洪或扒堤造成的水災,40天後很多地方仍然泡在洪水中。在2020年長江洪水中三峽工程水庫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三峽大壩對自然河流水位的影響是什麼?長江洪水的類型有哪些?為什麼長江大小水庫關鍵時刻不是蓄洪,而是泄洪?為什麼中國民眾對水庫防洪作用寄很高期望?看中國記者採訪了旅居德國著名環保生態學、水利工程學專家王維洛博士。

2020年寸灘水文站水位71年最高

根據中共媒體的報導,今年長江5號洪水抵達寸灘水文站的最高水位達到了191.62米,最大流量是7萬4千六百立方米每秒。王維洛對此指出:「在寸灘最高的水位到達191.62米,出現的時間是20號上午8點15分的時間。寸灘水文站是長江很主要的一個水文站,位於金沙江和嘉陵江交會處再下游一點,主要記錄當金沙江和嘉陵江的水匯合在一起後,進入三峽河道的水位。它的保證水位是173.5米,警戒水位是170.5米。如果按照今年六月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講的話,說我們的水利設施能夠預防‘建國’以來出現的災害。他意思說如果超過了‘建國’以來的自然災害,就是黑天鵝了。按照寸灘的191.62米的水位,它是1939年建站以來的最高洪水位,超過了‘建國’70年或者71年的標準了,就是黑天鵝了。」

寸灘水文站是國民政府建於1939年

據悉,寸灘水文站是在國民政府時期1939年建立的。王維洛指出:「那個時候不是像現在中共很多宣傳所說的,國民政府在民國時期什麼事情也沒有干。從清政府垮臺到國民政府建立後,當時的經濟發展很快,中國快速的走上了一個從農封閉的封建社會走入了向工業化發展的階段。

四川、長江流域也是發展很快的地方。也不是像現在大陸描述的,比如1939年那時,長江上行的都是木船,什麼背纖……。這樣的事是有,但是193幾年的時候,三千噸的江輪就已經能從上海一直開到重慶,不是長年的,要借水位比較高的時候過去。在枯水的時候因為水位比較低,在河段水比較淺的地方,是要靠縴夫拉上去。就是說那時候就有三千多噸輪船能過去。1980年鄧小平坐的那個東方紅號系列輪船也就是三千五百噸,和當時193幾年的差不多。」

孫中山的低壩三峽工程是改善航道 並非防洪

王維洛提到,中國在民國時期不僅經濟發展比較快,而且對長江的洪水研究已經做了很多工作。「如果大家都喜歡把三峽工程說成百年夢想,那時候國民黨也做過三峽工程的規劃。中共政府後來是抄作業抄來的,比如葛洲壩工程純粹就是抄的國民政府的水庫規劃。那時候國民黨政府對三峽開發的規劃是建七個水電站,都是比較小的壩。但是在國民黨做規劃時,就沒有做過建三峽水庫是為了防洪的,這個是絕對沒有的。

孫中山最早提出來的建三峽工程,是為了改善航道。因為在西陵峽這一段,江中間的岩石比較多,水流比較亂。到枯水期水位比較低,所以他想建低壩,就像現在葛洲壩一樣的低壩,使它的航道加深一點,能夠使輪船長年通過。然後他說順便我們可以發電。」

2020年最大的洪水流量低於1981年

今年8月下旬五號洪水時,寸灘水流量到達7萬四千六百立方米每秒。據王維洛介紹,1981年也就是在39年以前,寸灘最高的洪水流量達到8萬5千7百立方米每秒,比今年要多1萬1千1百立方米每秒,而它當時的最高水位是191.41米,比今年低了0.21米。

「1981年的那次洪水,當時是重慶連續下了6天大雨,而今年的5號洪水來的時候,重慶是晴空萬里,好幾天沒有下雨。而1981年那時候是沒有三峽大壩的。我就把個問題留給大家聽眾去想,為什麼1981年的洪水流量大,而洪水水位卻比今年的低?它的原因是什麼?大家去想。」

水庫到底是幹什麼用的?

今年7月15日,中國<人民日報>旗下的經濟新聞週刊,發表了一篇叫「三峽三問」的文章。據悉,文章裡出現了很多令人驚嘆的句子,比如三峽不怕原子彈炸,三峽浸在水裡越泡越結實,三峽是按照萬年一遇的洪水設計等等。其中,文章也提到三峽工程水庫的主要作用就是解決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把豐年的水或者豐水期造成災害的洪水儲存起來,變成枯水年或枯水期的寶貴水資源。就說水庫大壩的作用就是把洪水存蓄起來,變作枯水期的水資源,用來灌溉、供水等。

對於中國人為什麼到現在為止還是這麼認識水庫的,王維洛指出:「其實這段話是來自於斯大林寫的一本書裡。1950年的時候,毛澤東派了中國水利代表團到蘇聯去取經,蘇聯人就把斯大林的「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裡頭的這一段話告訴了中國人,中國人拿回來就把它當作真經來供著。它意思是說我們現在有了水庫了,把洪水蓄起來到乾旱的時候用,這就是水庫的作用。

那麼水庫要發揮這個作用,它是有很多條件的。比如阿斯旺大壩它庫容很大。我們也講了新安江水庫,它的庫容是它年經流量的一倍多。就是這個水庫要有一個很重要的技術條件,它的庫容要大,它的庫容不夠大的話,它就不能完成我們前面所說的把洪水蓄起來變作枯水期的水資源。

今年我們看到三峽工程在1、2、3、4號洪水過程中,它是蓄點,然後放了,蓄一點,又放了,因為它的庫容不夠大,這就是三峽工程在技術上一個很致命的東西。所以這些吹捧三峽工程的人,他老是要用這樣或者那樣的理論,這樣或者那樣的數據來欺騙中國老百姓。你就把話說明瞭,這三峽水庫的肚子太小了,容不了那麼多水流量,我有什麼辦法,就這麼說清楚就可以了。」

為什麼大家對三峽工程防洪作用寄很高期望?

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三峽工程在這次洪水中,似乎並沒有看出它有什麼有效的防洪作用。那為什麼大家對三峽工程寄予這麼大的希望呢?王維洛表示,這是由於在三峽工程上馬之前、三峽工程整個的決策過程中一直到今天為止,中共和中國的所謂的那些院士們、專家們他們在不斷地在欺騙中國的老百姓,吹捧三峽工程的這個防洪效益。「這個我們講了很多了,比如李鵬是這麼說的,有了三峽工程以後就沒有洪水災害了。原來三峽工程的老總陸佑楣也說了,有了三峽以後就沒有這個洪水災害了。前段時間去世的三峽大壩之父鄭守仁也說過,只要有了三峽大壩,就沒有洪水了。

在1991年的洪水中,萬里在全國人大的常委會上提出一個概念叫‘洪水憂患’。那一年的洪水正好是在安徽,淮河流域和太湖流域,洪水是在東邊發生的,他非要把它扯到西邊來,說洪水憂患什麼的,如果我們再不建大壩,中國以後將是地獄那樣的地方,所以我們必須要建大壩,這樣以後就沒有洪水災害了。1991年李伯寧寫了一封信,轉到了江澤民的手裡。江澤民就批了個字說現在要對三峽工程下點毛毛雨了,嘩一下就上來了很多的這個宣傳三峽工程的文章。<人民日報>連著兩個星期頭版發表的都是這些重磅文章,都是中國所謂的這些大咖們發表的文章,說三峽工程這個防洪能力怎麼好、發電怎麼好、改善航運怎麼好、經濟效益怎麼好,這個錢投進去馬上就能出來了等等。反正就是這個好那個好。中國的老百姓就接受了這個觀點,宣傳多了,他腦袋裡就形成了一個固化的概念,認為有了三峽工程以後就萬事大吉了。所以大家對三峽工程防洪功能寄的期望很高。」

長江有三類洪水 三峽大壩防洪作用及有限甚至雪上加霜

對於長江洪水的特點,王維洛在採訪中特別提到陸欽侃先生。「陸欽侃先生是第一個提出了長江洪水分三大類型,兩種類型三峽工程都是沒用的,一種類型作用也是很有限的。陸欽侃先生從193幾年就開始研究長江洪水,就在國民政府的資源委員會搞規劃。美國工程師1944年、1946年到中國來考察三峽,他是陪著考察的。他提出了這個三峽工程對於長江不同的洪水類型它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像今年的五號洪水,三峽工程它是雪上加霜。因為洪水是從上面來的,下面沒有洪水。你要是在這裡再攔一下,這個洪水流的就不通暢了。所以它是個雪上加霜的這麼一個過程。

第二個洪水類型就是像2019那樣的類型,也就是像今年的一號洪水、二號水,特別是一號洪水類型。這個洪水主要是來自於三峽大壩下游的,比如說是來自於鄱陽湖流域的,不是來自於三峽上游的,下游的這個河流產生了洪水,你三峽工程起不到什麼作用。這也是2019年的時候我們討論了很多的這一類洪水,比如說湘江堤潰什麼的,中國官方也沒報導。

還有一類就是像1954年這樣的全流域型的這麼一種洪水。他認為三峽水庫對這一類的作用很小。為什麼呢?因為三峽工程的這個庫容量太小,而那次的洪水總量太大,三峽工程的庫容只是它十分之一的洪水總量。按照前面說的,你要把三千多億立方米的這個洪水都蓄起來,蓄到枯水期的時候用,你只有二百二十億的立方米的活動庫容,你蓄不下呀。你不如不要建這個三峽工程,而是採取其它的措施,這是陸欽侃先生說的。」

三峽工程改變河流坡度 自然水位抬高113米 下泄受阻

王維洛進一步指出,第二位要提的就是郭來喜先生,他是個留蘇的留學生。郭來喜先生當時看到了一個問題。他說從地理上來說,三峽工程改變了自然河流的水力坡度,大壩使得這個自然的水位抬高了113米。那麼這個對洪水下泄是不利的。「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在家裡做個實驗。在這個水壺裡灌滿水,然後把水壺出水的那個口加上一個橡皮管,然後你就開始往下倒水。如果你把橡皮管的這個口壓的很低的話,這個水很快就流沒了。如果你把這個橡皮管的這個出水口的地方往上抬,這個水流就越流越慢。如果你要是超過最上面的那個水壺的水面,水就不流了。三峽工程在三斗坪這裡使得自然的水位抬高了113米,那麼對於這個洪水下泄是很不利的。郭來喜先生他就講了自己的一個經歷。1990年7月,到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進行匯報的時候,他在國務院的一個會議室裡碰見了三峽籌建處姓哈的一個總工程師。他就想和姓哈的總工程師談這個問題,就是說三峽這個水位抬高了以後,對上游各地的這個水位的影響是什麼。然後哈總工就告訴他,錢正英部長不讓談這個問題。郭來喜先生他自己說的,他從小的時候就很希望三峽工程上馬,也很讚賞毛澤東的這首詩‘高峽出平湖’。但是當他參加了這個論證以後讀了很多的資料以後,而且和很多人在進行問題討論的時候,他的觀點就改變了。

就像郭來喜先生說的,三峽大壩更改了自然的狀態、自然的條件,抬高了自然水位一百多米,抬高了洪水的基準,使得下泄的流量不暢。」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