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歡必霸」父母如何疏通情緒?(組圖)

作者:李介文 發表:2020-10-13 19:0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李介文 情緒 生氣 教育
孩子「歡必霸」父母如何疏通情緒?(圖片來源:Adobestock)

孩子「歡必霸」父母如何疏通情緒?兒童臨床心理師:多看、多聽、多想、先不說話

小宇的筆芯盒被同學搶走了,他出手打了人。NG但常見的家長想法是:你不可以打人,即使對方搶了你的東西,打人就是不對!幹嘛這麼小氣,筆芯盒再買就有,送他啦!兒童臨床心理師李介文指出,我們換個場景,如果今天是你的iPhone 被搶走,你的心情會如何?(在思考孩子的問題時,請依照孩子的認知功能以及所有的資源來思考,或許孩子珍視文具的感覺,會跟我們珍視手機或名牌包的感覺一樣)。

孩子在生氣時,家長通常不會在第一現場,有時可能是聽學校或安親班老師轉述,此時,請冷靜的觀察一下孩子的情緒,是忿忿不平還是有些得意,或者在觀察大人的反應?心理學家Purcell 跟Murphy 認為,生氣是可以分類的,其中就隱含了生氣的原因:

隱藏的生氣(Masked anger)

有些孩子明明在生氣,但卻不承認,他們擔心生氣之後,反而會惹怒大人,因為他們相信或從小被教育生氣是不好的、沒用的,所以會想要隱藏自己的生氣來取悅他人。在孩子心裡的確產生了生氣這個情緒,他們會很隱諱的表現出來或透過另一種形式,像是酸言酸語、被動攻擊等,例如孩子被要求做某些事的時候,會有點不悅、甚至自嘲的說:「我可以說不嗎?」

另外,有些孩子會因為自己做不好某些事而生氣,或者因為自己的生氣而生氣。所以,自尊心也是孩子在處理生氣時的一個重要因素,擁有健康自尊心的孩子,可以誠實且正面的處理自己的缺點或他人的侵犯,而自尊心較低落的孩子,要嘛不是繼續將生氣藏好藏滿,或者就是透過誇張的方式來表達生氣。

孩子「歡必霸」父母如何疏通情緒?
▲兒童臨床心理師李介文(時報文化提供)

爆炸式的生氣(Explosive anger)

解決生氣的情緒,其實也是一種生理需求,當情緒發洩完之後,其實會感受到輕鬆,孩子要學習的,就是在適當的場合、用適當的方式表達生氣。舉個不太文雅的例子,就跟忍大便一樣,雖然忍大便很不舒服、解完大便很輕鬆,但我們依然要學習在有便意的時候,看看當下的場合,尋找適當的時機、適當的場所去解大便。

當孩子不想要去控制生氣、任由生氣的情緒亂竄時,就像火山爆發一樣。在生完氣,理智恢復之後,又覺得剛才這樣是不好的,開始自責。直到下次再遇到生氣的情境,一樣不知道該怎麼控制,而上次不當生氣的自責又會引發孩子的焦慮或罪惡感,更容易生氣……就這樣一直循環下去。

通常在較為敏感、較為防備的孩子身上,容易陷入「先下手為強」的爆炸式生氣,也因為通常會收到效果,例如生氣之後別人就不敢惹你而解除了焦慮(當然也不太可能跟你當朋友)、藉此而逃避責任(就算被罵,至少轉移了焦點)、得到自己想要的(大人妥協),讓孩子重複這種不適當的生氣模式。

慢性生氣(Chronic anger)

有些孩子是一天到晚都處在一個中低強度的生氣情緒裡,好像看什麼都不順眼、對什麼都不滿意,或者因為某件事而記仇。

不管任何情緒,只要當下沒有被處理好,它就會像重金屬一樣累積在體內,是一種慢性中毒,也就是為什麼生氣的情緒這麼難被處理,一來是原因可能有很多,二來是當孩子的問題被我們發現時,已經積重難返。

當然,孩子也有可能是對自己不滿意,將這些情緒發洩到別人身上。很難想像吧?我遇過許多不想讀書的孩子,許多問我「老師,讀這些書有什麼用?很廢!爸媽一直叫我讀書,他們也很廢!」的孩子,其實很在意自己讀不好書。

那為什麼不好好讀書呢?可能是落後太多了、要追回來很難;可能是太不保險了,如果我認真讀了,成績依然不好,那我不就沒理由可講了嗎?可能是自己或家長設定的標準太高了。做不到,乾脆就說我不想做或生一場氣再說。

「觀察」與「詢問」孩子的原因,是為了要了解當下實際發生了什麼事。
「觀察」與「詢問」孩子的原因,是為了要了解當下實際發生了什麼事。(圖片來源:Adobestock)

改善親子間的情緒互動:「多看、多聽、多想、先不說話」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孩子也知道生氣是不好的,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原因是生氣包含了一些說不出口的話,所以生氣是有用的,生氣是孩子所能想到,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了。要改善親子間的情緒互動,當孩子生氣的時候,我們要先冷靜觀察「多看、多聽、多想、先不說話」。我們對於孩子有很多「期待」或「應該」的想法,他應該要控制情緒、他應該要認真向上、遇到困難應該要主動求助、努力克服。但是在孩子生氣的時候,很少人想知道「他為什麼會這樣」?大多數人都在說,他應該要怎樣怎樣。

「觀察」與「詢問」孩子的原因,是為了要了解當下實際發生了什麼事,我們了解得越清楚,越能幫助孩子判別哪個時間點,可以做什麼處理或努力。這些細部的處理跟努力正是孩子需要的,他們雖然知道大目標「不要生氣」,但是孩子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執行,甚至不知道有些氣根本就是可以避免的,雖然他們也不喜歡生氣,但是事到臨頭,又只有生氣一途。所以當孩子生氣的時候,如果我們可以推測出原因而回饋給他,孩子的氣會先緩和一些,畢竟他被了解了,生氣有人承接了,也可以感受到爸媽重視的態度。
 

本文整理、節錄自李介文《你的孩子不奇怪》一書,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由時報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責任編輯:帝佐 来源:時報文化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