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千句精美語言敵不過一句讒言?(圖)

談陸龜蒙之《離騷》

作者:  發表:2022-09-24 16: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陸龜蒙似乎有意透過《離騷》表示:因為小人的「讒言」,致使詩人再如何才華洋溢,也無法受到上位者的理睬。
陸龜蒙似乎有意透過《離騷》表示:因為小人的「讒言」,致使詩人再如何才華洋溢,也無法受到上位者的理睬。(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唐朝詩人陸龜蒙(?-881年),字魯望,自號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天隨子,陸龜蒙寫史的詩詞非常多。他曾寫下一首《離騷》以屈原的文章為題引,引出一個關於讒言的非常有意思的話題。

離騷》一詩總共20個字,其中提及了屈原聞名於世的作品:「天問復招魂,無因徹帝閽。豈知千麗句,不敵一讒言。」

「天問復招魂,無因徹帝閽。」「天問」和「招魂」都是屈原最著名的文章,「無因」是指沒有方法,「徹帝閽」則是指通達天庭,即大王。這句表面的意思是指像屈原這樣偉大之人,思想卻無法得到大王的重視與採用。陸龜蒙雖然是指屈原,但其中含意卻是暗指自己,由於某些原因沒有辦法進入仕途,縱然擁有萬千謀略也無濟於事。看來,此時的詩人似乎是在訴說自己實際上對屈原的遭遇,有著感同身受之感。

「豈知千麗句,不敵一讒言。」這裡的大概意思是說,一千句精美的語言,也抵不上一句讒言起作用。歷史上許多文獻記載中都說詩人「舉進士不第」,但卻沒有進一步說明原因,畢竟詩人也是有才華的,怎麼會考不中呢?然而,陸龜蒙似乎有意在此告訴我們答案:因為小人的「讒言」,致使詩人再如何才華洋溢,也無法受到上位者的理睬。

詩人或許是被小人的「讒言」所詆毀,才失去功名的。詩人的這種感受,古人很多人都經歷過,也不是什麼特例。

其實,白居易在《放言》中也記載了相似的心思。白居易透過「周公恐懼流言日」這一句,說明了當年的周公十分害怕自己會遭到流言蜚語的中傷。看來,總使是如周公這般有能力、有德行之人,亦明白流言蜚語的「威力」,莫怪乎白居易進一步表示認為,對人、對事要得到全面的認識,能經過時間的考驗,全盤去衡量、去判斷,而不能只根據一時一事的現象下結論。

其實,遭遇到這樣的狀況是怨不得別人的,因為這牽扯了一個理。例如我們常說的「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小小的一個蟻穴居然能夠毀滅整個大堤,看上去很不可思議,難道蟻穴具備甚麼高超作用嗎?其實,這只是點出了一個事實。從修煉界的角度來看,這個理更是明顯,因為任何時候的一言一行,都是形塑未來狀況的一項因素。縱然事件再小,也有可能會釀成更大的禍端。因此,一言一行,都不可不謹慎。

傳說有一個修行非常好的人,觀音菩薩感覺他非常有希望成佛,便扮成婦人去借宿。這位修行人是色心全無的,觀音菩薩也非常滿意,最後一個考驗是菩薩把自己的一個簪子留在了這位修行者的家裡,這位修行者自己並不執著於錢財,但卻因為暗自動了一個壞念頭:想要把簪子留給自己的一位親人,而不是拿去歸還。一念之差,鑄成大錯,回頭一看,竟是菩薩考驗,悔之晚矣。

其實,一千句好話未必能夠幫到一個人,一句讒言卻可以毀掉一個人;一千個正念未必圓滿,一個小小的不正的念頭,卻在關鍵時刻毀掉一個修煉人。其實做人也好修煉也好,都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的,這也是古人為什麼非常講究修身養性的原因!詩人有所感觸,其實更應該找一找自己的原因,為什麼對方會有讒言對他呢?是不是自己也有一個不好的念頭呢?能不能發現這個問題,這其實就關乎一個境界的問題了。

責任編輯:隅芯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