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政府財政「清零」 多地難保基礎民生(圖)

發表:2023-01-26 21:3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天然氣等能源產品供應不足,民眾取暖也難。
天然氣等能源產品供應不足,民眾取暖也難。(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3年1月26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北京當局「清零」防疫政策令地方政府財政支出甚巨,多地財政捉襟見肘,一些基礎民生項目難以得到支持,甚至嚴寒之下,天然氣等能源產品供應不足,民眾取暖也難。

上週末,中國黑龍江省的許多氣象站監測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溫度。中國北部的漠河市,已連續三天的最低氣溫達零下50攝氏度,並創下零下53攝氏度的歷史記錄。

在中國的微博等社交媒體上,大量民眾抱怨「寒夜中被凍醒」。網上民眾熱傳的一段視頻畫面上顯示,山西臨汾一棟高層公寓樓的業主們,集體在窗戶上貼出「冷」字來充當過年的窗花。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這個冬季,河北等多個北方省份再次出現天然氣短缺,取暖問題迫在眉睫。

報導指出,維持「清零」防疫政策已經耗盡地方政府財政,導致無力保障家庭和企業的取暖。專家認為,這場能源危機暴露了中國能源監管和基礎設施的系統性弱點,也顯示了去年2月爆發的俄烏戰爭所引發的全球能源市場動盪。

長期以來,俄羅斯一直是中國和歐洲的主要天然氣供應國。因為俄烏戰爭遭制裁、俄羅斯去年宣布停止向歐洲出口天然氣後,各國從其它渠道獲得儲備供應抬高了國際天然氣價格,中國也受此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供熱管網、熱電廠或鍋爐房通過燃氣(煤燃)燃燒加熱,產生蒸汽、高溫水,將一級管網的水加熱後,流向各地換熱站,與二級管網的水進行熱量置換。當水溫達到適宜供暖的六十度左右後,再送到各家各戶暖氣片裡。

以北京市供暖為例,需要1.7萬公里供暖管線,8座熱電廠,7座備用尖峰供熱廠,5590餘座鍋爐房,北京市取暖高峰期每天燒掉全國天然氣產量1/1700。

美國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The Jamestown Foundation)高級研究員林和立(Willy Lam)對《紐約時報》說,地方政府沒有多餘的財政支撐供暖:「這對習近平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這是中國在短短5年內遭遇的第3次基礎民生能源危機。第1次危機是發生在2017年,北京當局下令「煤改氣」,北方大部分地區禁用燃煤鍋爐,改為燃氣鍋爐,但多省居民發現,當地沒有足夠的天然氣供應。第2次危機是在2021年,燃煤價格飆升,公用事業單位不願賠錢,只能關閉發電廠,導致大規模停電。

特別是疫情大流行三年來,北京當局採取的「清零」防疫政策,從關閉邊境到頻繁地區與城市封鎖,與世界其它國家形成鮮明瞭對比,主要經濟體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與病毒共存。此前很多省份為了保證防疫財政支出,不斷變換方式壓縮其它方面的支出,有的地方削減公共交通支出,有的地方賣景區、食堂等承包權的。

近年來土地收入下降明顯,令很多地方政府的財政難以為繼。這也意味著,一些地方的財政將重整,特別是經濟發展較差的地區。現在不少地方的稅收和非稅加起來只能保證基本運轉,甚至有些地方連保運轉都很困難。在經濟下滑的情況下,地方財政支出甚巨,也給北京當局出了難題。

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1月13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對地方政府和用氣企業提出了要求,卻並未明確中央會提供財政支持。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