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戰隊成立「海上戒護兵力」 10分鐘內完成布雷登艇(組圖)


海軍陸戰隊成立由兩棲偵搜大隊組成的海上戒護兵力,圖為官兵操駕M109突擊艇前往戰術位置。
海軍陸戰隊成立由兩棲偵搜大隊組成的海上戒護兵力,圖為官兵操駕M109突擊艇前往戰術位置。 

【看中國2025年4月4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隨著戰略改變,過去屬「攻勢」部隊的海軍陸戰隊,也已轉型。海軍陸戰隊成立由兩棲偵搜大隊組成的「海上戒護兵力」,主要的任務為戒護海軍快速布雷艇在近岸布雷時的作業安全,從接獲命令、著裝、領取武器,再到登艇,必須在10分鐘內完成。

兩棲偵搜大隊準備搭乘M109突擊艇。(圖片來源:中央社)
兩棲偵搜大隊準備搭乘M109突擊艇。 

根據中央社報導,由於中共不斷對台灣文攻武嚇,迫使國軍除持續對外籌購武器、強化國防自主外,亦汲取友盟國家建議,藉著精進制度、強化部隊組織架構等作為來提升戰力。

過去屬「攻勢」部隊的海軍陸戰隊,在戰略改變下,已朝「攻守兼備、機動戰力」模式轉型,包含裁撤以M60A3為主的戰車營、M109A2自走砲車的砲兵營,並且成立無人機營;為了強化政經中樞防衛,陸戰66旅改隸參謀本部戰略預備隊,且進駐松山機場等關鍵基礎設施地點。

陸戰隊還成立區分海上、陸上的「戒護兵力」。海上的「戒護兵力」目的是為戒護海軍快速布雷艇於近海投放水雷,中央社記者實地前往高雄左營採訪,瞭解隊員從接獲緊急命令、著裝、領取武器,再到登M109特戰突擊艇,必須在10分鐘內完成。

軍方說明,海上戒護是由具備三棲特種作戰能力的兩棲偵搜大隊所組成,可為聯合兩棲登陸作戰執行先遣作戰;在陸上作戰期間,則可擔任陸戰旅、營的戰場偵蒐或側翼警戒,平時則跟政府機構共同執行反恐任務與災害防救。

軍方表示,由於M109特戰突擊艇具備高機動性及武裝力量,在執行近岸水域防禦性布雷時,能夠充分應對當面之敵,確保布雷任務遂行。

兩棲偵搜大隊中尉區隊長表示,相較過去橡皮艇能夠搭乘6至7名乘員、最高速15至20節,武器是單兵建制武器,M109特戰突擊艇最多能夠搭乘10名官兵,基本航速35節、最高可逾40節。火力部分,除單兵武器,還包括機槍、榴彈機槍,還可搭載熱顯像儀,進一步辨識視距外的目標。

至於海上戒護兵力除快速布雷艇任務,還負責哪些任務目標。對此,軍方指出,快速布雷這只是兩棲偵搜大隊的一項任務,針對相關新興兵力的運用,也將因應即將成立的海軍濱海作戰指揮部做彈性調整。

此次登場的M109特戰突擊艇,是由台灣廠商罡旻自行研製,採已獲得台灣、美國及新加坡專利的「三層式浮管」,由外耐磨層、膠棉中緩衝層及內氣囊層所組成,確保浮管不遭受外力碰撞、穿刺破壞,縱使被7.62厘米口徑的輕武器子彈射穿,仍能維持浮力。

戒護營官兵領取裝備集合。
戒護營官兵領取裝備集合。

戒護一營中校營長郭詩玉說,戒護營9成官兵均由一年期義務役組成,但在體能及戰技要求上,均與志願役一視同仁。(以上圖片來源皆為中央社)  
戒護一營中校營長郭詩玉說,戒護營9成官兵均由一年期義務役組成,但在體能及戰技要求上,均與志願役一視同仁。(以上圖片來源皆為中央社)  

至於陸上的「戒護兵力」為2024年11月14日成軍的「海軍陸戰隊防空警衛群戒護一營」,主要任務為戒護陸上機動飛彈車組與機動雷達車組,確保陣地安全,是因應海軍陸戰隊兵力轉型所成立的新單位。

戒護一營隊徽設計以「犰狳」環抱飛彈為主體,代表藉著強大防禦力保護重要裝備,而犰狳的流線外型,象徵執行任務時的機動力。

受到注意的是,戒護一營除幹部為志願役外,其餘都是由一年期義務役所組成。兩棲偵搜大隊首位女性官兵、戒護一營中校營長郭詩玉表示,戒護營是因應海軍新興兵力而成立的單位,均是採車輛實施戒護任務,不同步兵的是,必須具備基礎的車輛故障排除及操駕能力,精密裝備的操作主要由幹部負責。

郭詩玉說,戒護營有9成官兵是一年期義務役,他們在龍泉新訓中心受訓2個月後到戒護營,雖然對生活型態較陌生,但訓練模式比照志願役,且須具備相同規格的體能標準,面對這高壓情況,部隊幹部會在夜間閒暇時間多跟義務役官兵互動。

戒護兵力的運用,是以悍馬車或輕型戰術輪車為主,且搭載3至6為武裝人員。戒護兵力必須先抵達指定戰術區域,並執行戰場掃蕩、偵查,確保沒有威脅後,再通知機動飛彈車組或雷達車組前往;作戰範圍約數公里,且以戰術區域為中心,駕駛車輛在周邊偵巡。

針對海軍陸戰隊「輕、快」轉型,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認為,此舉方向正確,並提及跟美軍陸戰隊的改革方向亦同;例如美國陸戰隊是放棄戰車營的配置,藉此強化本島總體的防衛。

前海軍艦隊戰隊長、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江炘杓也對陸戰隊的轉型予以肯定,並表示,由於目前的作戰環境並非都是攻勢作戰,而是守勢作戰,因此陸戰隊66旅與99旅分別擔負衛戍首都、戒護兵力,兩棲偵搜大隊則維持一定程度的攻勢作戰。

江炘杓表示,陸戰隊一定要建立無人機及反無人機等新型態戰力,才能達到戒護的戰力;海上戒護部分,因為布雷艇的最大威脅來自天空,也應該適時強化防空能力。

另據自由時報報導,軍方部隊正朝機動化、多元化方向進行,此種趨勢,實際上能從美軍陸戰隊正推動的「兵力轉型」規劃窺知一二。

報導說,「兵力轉型」是美軍陸戰隊(USMC)於2020年3月正式公布的組織綱領、一開始是以2030年為節點,耗時十年時間大幅度調整部隊編制,後來移除年份以凸顯其長期的建軍轉型。

報導表示,該計畫是為因應中共威脅所在的印太地區,依照兩種作戰情境重整組織,分別為「高強度環境的濱海作戰」(LOCE)及「遠征前進基地作戰」(EABO),而其目標為縮編1萬2千名兵力。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