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首席執行官與美國總統川普(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5月15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綜合)據彭博社(Bloomberg)報導,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特朗普)近日表示,他已要求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停止在印度設廠為美國製造產品,以此推動蘋果在將生產重點從中國轉移的同時,更多地在美國本土進行製造。
「我昨天和蒂姆·庫克發生了一點小摩擦,」川普在談到他與正在卡達訪問的庫克通話時說道,「他正在印度各地建廠,我不希望你在印度建廠。」 川普還補充說,談話的結果是蘋果將「增加在美國的產量」。
川普的這番表態,可能會對蘋果計畫產生重大影響——蘋果原本打算在明年年底前將大部分在美銷售的iPhone從印度進口,這一戰略旨在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以應對關稅和地緣政治緊張帶來的風險。當前,蘋果約90%的iPhone仍在中國生產,美國本土尚無大規模的iPhone製造基地。儘管蘋果承諾將在美國僱用更多員工,並計畫在未來四年內投資5000億美元,但真正要在美國生產iPhone仍面臨重重挑戰。
印度製造吸引力強,蘋果面臨兩難
儘管蘋果財力雄厚,但要在美國從零開始建立iPhone生產線依然困難重重。蘋果數年來依賴中國的成熟供應鏈和大量技術工人,而目前印度本地的合作夥伴關係才剛起步。此外,美國的高勞動力和製造成本也讓本土化製造難以實現經濟可行性。
與此同時,印度正成為蘋果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擁有龐大的潛在客戶群,並享受政府提供的補貼支持,助力擴大組裝能力。蘋果計畫未來在印度生產全球約四分之一的iPhone。
Counterpoint研究總監塔倫·帕塔克(Tarun Pathak)表示:「這是川普的慣用手法:他想推動蘋果本地化並重建美國製造供應鏈。但這不是短期內可以實現的目標。」他還指出,美國製造的成本將遠高於印度。
蘋果和其供應商近年加速了「去中國化」的進程,這一變化始於新冠疫情期間中國實施嚴格封控措施,嚴重影響蘋果最大工廠的產能。此外,川普政府發起的關稅戰和持續的中美緊張關係,也促使蘋果將更多生產轉向印度和越南等地。
目前,印度每年製造超過4000萬部iPhone,約佔蘋果總產量的20%。不過,受限於美國工程與製造人才的短缺,蘋果短期內很難在美國本土完成如此大規模的智能手機生產。
帕塔克指出,蘋果「擁有全球最複雜的供應鏈之一」,若要全面撤出中國或印度,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美印貿易談判升溫,蘋果處於夾縫之中
川普在講話中也表示,他支持蘋果為印度市場在印度建廠,「如果你願意為印度市場生產,那也沒問題」,他說。他還透露,美國正在與印度就關稅進行談判,並稱印度已經提出取消對美國產品的進口關稅。川普指出,印度是全球關稅最高的國家之一,美國產品在這個人口最多的國家市場上很難立足。
根據CNBC的報導,川普本週再次重申,他不支持蘋果將生產中心轉移至印度。他提到:「我告訴蒂姆·庫克,‘我們對你非常好,你承諾為美國帶來5000億美元投資,可我聽說你卻在印度建廠。我們不希望你這麼做。’」
根據白宮4月份發布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美國對印度商品徵收了高達26%的「互惠關稅」,目前該稅率暫時下調至7月。
在印度,蘋果的主要組裝夥伴包括富士康科技集團(Foxconn),該集團在印度南部的工廠負責大部分iPhone的組裝。另一關鍵供應商是塔塔集團(Tata Group)旗下電子製造部門,其收購了緯創資通(Wistron)在印度的業務,並運營和碩(Pegatron)在當地的生產線。彭博社早前也報導稱,富士康和塔塔都計畫在印度擴建新廠房以提升產能。
截至今年3月的過去12個月中,蘋果在印度生產了價值220億美元的iPhone,產量較去年增長近60%。
儘管蘋果持續探索越南、印度等替代市場,但要將iPhone整機生產遷回美國幾乎不可能實現。有分析指出,若在美國生產,每部iPhone的成本可能高達1500至3500美元。
目前,蘋果在美國本土僅有限量生產部分產品,例如Mac Pro。今年2月,蘋果還宣布將在德州建立新工廠,為其Apple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系統製造伺服器。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