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斯坦福大學的間諜活動調查(圖)

作者:斯坦福評論 發表:2025-05-17 02:0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大學
斯坦福大學校園(圖片來源: 公用領域/ Jawed Karim/wikimeida/CC BY-SA 3.0)

【看中國2025年5月17日訊】今年夏天,一名中共特工冒充了一名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學生。他化名查爾斯.陳(Charles Chen),通過社交媒體接觸了幾名學生。安娜(Anna)*是斯坦福大學的一名學生,正在進行有關中國的敏感研究,她開始收到來自查爾斯.陳的意想不到的信息。起初,查爾斯的外聯似乎是善意的:他詢問了建立人脈的機會。但很快,他的簡訊出現了奇怪的轉折。

查爾斯詢問安娜是否會說普通話,然後變得越來越執著和個人化。他發了一些在中國成名的美國人的視頻,鼓勵安娜去北京,並願意支付她的旅行費用。他會發送銀行賬戶餘額的截圖,以證明他有能力購買機票。令人震驚的是,他提到了安娜從未向他透露過的關於她的細節。

他建議她只在中國停留24到144小時,他說這足夠短,可以避免當局的簽證審查,並敦促她只通過一個受到中共嚴密監控的平臺——中國版的微信(WeChat)交流。當查爾斯在她的一篇社交媒體帖子下評論,要求她刪除他們談話的截圖時,安娜意識到事情很嚴重。

在熟悉間諜戰術的專家的指導下,安娜聯繫了當局。他們的調查顯示,查爾斯.陳與斯坦福大學沒有任何關係。相反,他多年來一直偽裝成斯坦福大學的學生,在網上略微改變了自己的名字和身份,目標是多名學生,幾乎都是研究中國相關話題的女性。根據協助安娜的中國問題專家的說法,查爾斯.陳很可能是中國國家安全部(MSS)的特工,其任務是識別同情他的斯坦福學生並收集情報。

沉默和恐懼的文化

今年3月,斯坦福大學校長喬納森.萊文(Jonathan Levin)博士收到了一封來自中共問題特別委員會的信,信中詳細介紹了中國對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研究構成的安全風險。多年來,對中國間諜活動的擔憂在斯坦福大學默默地持續著。在我們的調查過程中,教授、學生和研究人員都樂於講述他們遭遇中國間諜活動的經歷,但他們拒絕公開發表言論。一名親身經歷過間諜活動的學生不敢講述自己的故事,即使是通過加密信息也不敢。他們解釋說:」風險太高了。」跨國鎮壓、6400萬美元的中國資助,以及對種族定性的指控,促成了斯坦福大學及其他地方普遍存在的沉默文化。

正是這種無處不在的沉默迫使我們寫下這篇文章。在採訪了多位匿名的斯坦福大學教職員工、學生和中國問題專家後,我們可以確認,中共正在斯坦福大學策劃一場廣泛的情報收集行動。簡而言之,」斯坦福大學有中國間諜。」

為了調查這些擔憂,我們採訪了十幾位人士,包括斯坦福大學的教授、在校學生和專門從事技術轉讓和間諜活動的中國問題專家。大多數受訪者都要求匿名,因為他們擔心遭到中國共產黨和斯坦福大學學術界的報復。他們的敘述,在可能的情況下相互參照,構成了我們研究結果的基礎。

根據《中國製造2025》(Made in China 2025)計畫,中國的目標是取代美國成為前沿技術領域的主導力量。這一計畫需要美國研究機構進行大量技術轉讓。鑒於斯坦福大學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主導地位,它成了頭號學術目標。

前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中國事務主任馬修.特平(Matthew Turpin)在一次」中國市民大會」(China Town Hall)活動上發表講話時,描述了中國在斯坦福大學的間諜威脅:

「中國政府鼓勵學生違反承諾和利益衝突,確保他們帶回原本受出口管制限制的技術。」

前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稱這種盜竊學術研究的行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財富轉移之一」。

中共的策略:非傳統收集

據斯坦福大學不願透露姓名的一位研究中國情報收集工作的專家稱,中國共產黨在斯坦福大學採用了一種」眾包方式」來收集信息。中國國家安全部(MSS)利用與情報機構無關的平民獲取和報告敏感信息,這種被稱為」非傳統收集」的方式並非竊取機密文件,而是悄悄地竊取美國創新背後的技術訣竅。

這包括來自斯坦福大學的研究項目、方法論、軟體、實驗室工作流程、協作結構,甚至溝通渠道的結論。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斯坦福大學教師表示,這種非傳統的敏感技術收集方式在斯坦福大學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熟悉斯坦福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證實,在該校約1129名中國留學生中,有一部分人在積極向中國共產黨報告。中國2017年頒布的《國家情報法》(National Intelligence Law)規定,所有中國公民,無論身處何地,都必須支持和配合國家情報工作。

該法第七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公民都應當依法支持、協助、配合國家情報工作,保守國家情報工作的秘密,不向公眾披露。」這些法律讓中國學生別無選擇,只能接受中共的要求。從事敏感科學研究的學生,尤其是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等領域的學生,是最常被針對的目標。

斯坦福大學的一位中國學生在不願透露姓名的情況下對我們談了這個問題:

「許多中國人都有自己的上級;他們(中共)想知道斯坦福大學發生的一切。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他們只是把掌握的信息傳達出去。」

另一名斯坦福學生分享了他們的教授遭遇疑似中國間諜的事件。根據這名學生的說法,這位教授講述了需要安排與一名中國學生會面的情況。當該學生以一個神秘的理由拒絕時,教授問為什麼。學生回答說:」你知道為什麼。」教授繼續詢問,卻得到了含糊其辭的回答:」我不能告訴你。」最後,這位教授透露,該學生承認曾與一位中共上級(handler)會面。

自2019年以來,斯坦福大學一直在討論這個問題,正如《斯坦福日報》(Stanford Daily)的一篇文章所強調的那樣,這篇文章採訪了幾位匿名的中國公民。一名中國學生評論道:」斯坦福是否存在同伴監督尚無定論;正是這種可能性讓人們對自己所說的話保持謹慎。如果它存在,我不會感到驚訝。」

斯坦福大學的一位中國問題專家進一步解釋說,中國學生遵守信息要求的方式有三種。一些人會通過提供最低限度的敏感研究信息進行抵制。另一些人則出於保住中共獎學金基金的願望而順從。最後,一些人會充分合作,並伺機行事,以最大限度地收集數據。

通過獎學金和監督進行國家控制

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CSC)為美國大學約15%的中國學生提供資金,被視為收集信息的主要渠道。一些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問題專家證實,該委員會要求學生定期向中國外交使團提交有關他們研究的」情況報告」。這些專家還證實,中共利用這些報告來識別和獲取敏感的技術信息。

愛丁堡大學(Edinburgh University)前學生艾莉莎.馮(Alyssa Fong)聲稱,國家留學基金的接受者都受到」中國上級」的監控,上級要求他們在涉及敏感話題的活動中報告異議。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斯坦福大學教員補充說:」如果中國學生在愛丁堡大學有上級,你可以確信他們在斯坦福也有上級。」斯坦福大學教授拉里.戴蒙德(Larry Diamond)更進一步,引用了匿名同伴監視的例子,在這些例子中,學生」說了一些有利於達賴喇嘛的事情,或者批評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某些事情上的姿態,或者譴責中國的威權主義」,然後被告知他們的家人可能會有麻煩。

一位在中國進行研究的斯坦福學生轉述了他與一位曾經在斯坦福接受教育的中共黨員的討論。這位前學生透露,中國國家留學基金(CSC)會指導學生的研究重點與斯坦福大學國家資助的研究活動保持一致。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CSET)2020年的一份報告證實了這一點。通過查閱翻譯後的國家留學基金協議,CSET發現學生在申請研究職位時必須遵守國家規定的目標。

這位曾在斯坦福大學接受教育的中共黨員進一步表示,獲得國家留學基金資助的學生是根據對黨的忠誠度測試來篩選的。自由亞洲電臺(Radio Free Asia)證實了這一說法,報導稱,獲得國家留學基金資助的中國學生必須簽署對中國共產黨的忠誠承諾,如果學生違反承諾,擔保人(通常是其家庭成員)將面臨經濟處罰。

在接受《斯坦福評論》獨家採訪時,馬修.特平呼應了這位中共黨員的說法:

「中國政府花費了大量時間收集海外學生的數據;它非常瞭解誰在做什麼,以及某人是否在感興趣的領域(前沿技術)工作。如果學生能夠接觸到政府希望接觸到的東西,那麼與個人接觸就相對容易了。他們使用’胡蘿蔔加大棒’的辦法。如果你提供信息,你可能會得到獎勵;如果你不這樣做,就會受到懲罰。」

有家人在中國的中國公民被強迫分享敏感信息,如果他們拒絕分享,他們的家人將受到最嚴厲的懲罰。」他們經常被告知,提供通常不會披露的研究數據,對他們和家人都是最有利的。」特平描述了中國當局如何」將父母和親屬帶去與警方談話,以鼓勵(中國公民)提供信息。」他指出:」這是我們以前見過的戰術。」

斯坦福大學學生宋晨(音Chen Song)的案例恰恰說明瞭這一點:中共要求完全服從,並指導個人獲取敏感信息。2020年7月,宋因謊報自己與中國軍方(正式名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關係而被起訴。在起訴文件中,檢察官指控宋隱瞞了她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情況,以獲得在斯坦福大學進行研究的J-1簽證。

美國司法部的文件稱,宋某曾多次向中國政府機構發送更新信息,詳細說明瞭」她在斯坦福大學研究工作的性質、結果和價值」。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反情報部門助理局長艾倫.科勒(Alan E.Kohler)表示:」中國政府一次又一次地優先考慮竊取美國的研究成果,並把利用我們的大學置於遵守國際準則之上。」

斯坦福大學學生宋晨案是斯坦福大學唯一公開承認的一起眾所周知的間諜事件。然而,據斯坦福大學內部人士透露,間諜案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會向公眾披露。種族定性的指控有可能破壞調查,導致對這些問題的調查在制度上受到強烈抵制。因此,斯坦福大學和調查機構的政策是維護隱私,而選擇在不通知公眾的情況下取消學生簽證。

打破沉默

在整理了我們的採訪記錄後,一幅清晰的畫面呈現了出來了。中共設計了一個全方位的方法來收集斯坦福大學和其他地方的信息。它強制學生服從,引導他們到敏感的研究領域,並要求他們提交研究報告。

通過呈現查爾斯.陳和宋晨的案件,以及熟悉中國在斯坦福收集信息的專家和學生的證詞,我們並不是希望起訴所有的中國學生和研究人員;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都為斯坦福大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毫無疑問,這些學生是他們自己政府的受害者。我們的目標是第一手資料,揭露一個因廣泛的種族主義和學術壓制指控而被壓制的議題。

同樣的種族定性指控也被用來在2022年解散旨在防止中國間諜活動的」中國倡議」(China Initiative)項目。亞裔美國國會女議員樸銀珠(Michelle Steel)在接受《斯坦福評論》的獨家採訪時,將種族定性的說法稱為」一種蓄意阻止北京對其公民進行定性和騷擾的行為曝光」。

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問題專家的說法,」整個教授和管理人員群體」都將這種說法武器化,來阻止行動。當亞美學者論壇(Asian American Scholars Forum)和中共的宣傳機構《中國日報》(China Daily)在譴責這些間諜調查方面難分伯仲時,學術界的共識就必須受到質疑。種族不應作為調查的基礎,對種族主義的恐懼也不應成為默認中共支持的竊取關鍵技術行動蓬勃發展的藉口。

根據來自教職員工、學生和中國專家的匿名證詞,我們的調查證實,中共在斯坦福大學運營著一個龐大的情報收集網路。一個關乎生存的問題顯而易見: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首先,把討論這個問題的人稱為種族主義者的現狀必須結束。我們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推進某種政策立場,而是為了強調一個被噤聲的現實。健全的政策取決於證據,而不是壓制。

開發先進技術的國家將獲得對其對手的關鍵軍事優勢。中國不可能成為那樣的國家。美國大學和聯邦政府需要攜手合作,採取嚴肅的步驟來捍衛我們國家關鍵任務研究的完整性。自由的未來取決於它。

更新

1)查爾斯.陳並非指斯坦福大學任何現在或以前的學生,而是一個用於聯繫斯坦福學生的虛構社交媒體賬號名稱。2)斯坦福大學就《斯坦福評論》的報導發表了一份聲明,鏈接在這裡。

本文是報導中國共產黨對校園影響的系列文章中的第一篇。如果你想瞭解更多細節,請訂閱《斯坦福評論》。

作者註:

本調查利用了2024年7月至2025年4月期間進行的十幾次訪談,涉及斯坦福大學的教職員工、在校生和往屆學生,以及專門研究中國情報行動和技術轉讓的獨立專家。

在允許匿名的情況下,我們將通過公開記錄、二次訪談或專家鑑定來尋求確鑿的證據。

我們使用」間諜」一詞的定義是」通過秘密收集敵人或競爭對手的信息為政府或其他組織工作」,而不是以任何法律身份。

原文鏈接:https://stanfordreview.org/investigation-uncovering-chinese-academic-espionage-at-stanford/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編譯:約瑟 来源:CND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