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史無前例 BBC:加劇台灣分化也強化社會韌性(組圖)


罷免投票倒數,花蓮縣罷免團隊25日集中火力掃街。
罷免投票倒數,花蓮縣罷免團隊25日集中火力掃街。(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5年7月25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台灣將於明天舉行史上最大規模的罷免投票,不只罷團及反罷雙方卯足全力催票,戰況緊張,連國際社會也高度關注。英國國家廣播電台(BBC)25日報導引述學者說法,指大罷免將加劇台灣兩極分化,但同時也將有利於強化台灣公民社會的韌性。

花蓮罷團車隊掃街宣傳。罷免藍委傅崑萁被視為這一次罷免行動中的「重中之重」。(圖片來源:中央社)
花蓮罷團車隊掃街宣傳。罷免藍委傅崑萁被視為這一次罷免行動中的「重中之重」。(圖片來源:中央社)

全台24個選區的選民,將於26日針對「是否同意罷免現任立委」投下「同意」或「不同意」票。其餘罷免個案則於8月23日舉行第二輪投票。

BBC報導,現年39歲的攝影師鄧璞對台灣立委被指不民主的作為,以及中共影響力明目張膽介入國會而感到憤怒,因此他跟民眾一起走上街頭抗議,甚至在兩個月前加入一個公民團體。

談及大罷免結果,鄧樸坦言,許多罷免案選區是國民黨傳統票倉,盡管罷免成功,國民黨仍可能在後續補選中贏回席位。

即使如此,鄧樸仍認為「大罷免」值得推動,因為這是「修正我們民主」的方式,不論結果如何,都是很大的力量「告訴三個政黨的人,要正視台灣的最新民意,這群人絕對會監督你們,不可以推行任何不符合民主的法律」。

鄧樸認可在青鳥行動中許多人是民進黨支持者,但他否認公民組織的罷團接受該黨資助,而這一說法正是在野黨常常提出的指控。

鄧樸強調,他們根本不在乎民進黨是否能贏得補選,因為他們更迫切的,是希望擁有一個正常的國會,而非親中親共的國會。

鄧樸也對民進黨低調的態度感到不滿,指罷免的公民團體從最初的連署到現在,都以足夠堅強的實力告訴民進黨,「我們這邊是多數民意……我們是強吼民進黨參與進來這個活動。」

BBC指出,這場史無前例的投票可能將改變台灣的政治權力平衡,加深政治分歧,辯論雙方均聲稱自己是台灣神聖民主的救世主。

在這一場運動中,許多人認為,以對中國相對友好而聞名的國民黨為首的反對派正遭受北京的影響,並在台灣的立法院暗中推動中共想要的議程。

國民黨則否認了這一點指控,但去年一群國民黨立委訪問中國,並得到中共高層官員王滬寧的歡迎後,民眾的懷疑加劇。

報導引述澳洲國立大學台灣研究計畫的宋文笛教授,指此次投票「將強化四年任期並非理所當然,而是必須看表現、定期檢驗的觀念。政治對立恐怕會在好轉之前,進一步惡化」。

不過,宋文笛補充,大罷免同時「為政治行動主義創造了新的空間」,特別是對民進黨支持者而言。他認為,這對於台灣公民社會的韌性帶來正面影響。

卡內基中國中心的非常駐學者莊嘉穎則指出,若多數罷免案成功通過,「將向台灣政治人物傳遞一個訊號:他們在把握民意時必須更加謹慎……不能偏離民意太遠,否則將付出代價。」

莊嘉穎續指,但若最後雷聲大雨點小,則會讓政治人物更加大膽妄為;「這會加劇社會對立……而且政治人物也很容易就把『大罷免』,視為又一次無法突破同溫層的公民運動。」

莊嘉穎表示,若這次大罷免的最終結果相當接近,並沒有明顯勝負,就可能意味著國民黨跟民進黨必須尋求妥協與合作。「對台灣而言,這未必是壞事。」

目前居住在英國的前「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也關注著台灣大罷免,並於24日透過臉書發文指出,「我不是台灣人,但我知道台灣站在對抗中共的前沿;而中共,則是令無數港人失去自由的元兇。」

羅冠聰表示,很多人都希望令你相信台灣非常渺小,像螻蟻般輕易將被巨人輾碎。但他們不知道,比起中國,台灣有中國需超越美國所需的先進晶片製造技術;有能夠直接影響西太平洋貿易航道之地理位置,全球有3到4成海運貨櫃經過周邊的海域。

羅冠聰表示,台灣有健康蓬勃的民主,獲經濟學人《民主指數》列為亞洲第一;有開放多元的公民社會,被自由之家《世界自由報告》列為亞洲第二自由國家;有新聞媒體自由,記者不須重覆黨八股文;有基於民主價值觀連結的國際盟友,不以金錢利誘、威嚇收買;有一流的國際觀感,多國人民對它好感度極高;更重要的是,擁有一群願意為捍衛國家對抗強權侵凌的人民。

羅冠聰表示,在國際討論中,台灣毋疑是對華關係裡最備受關注的議題。

談及台灣未來,以及台灣是否因中共威嚇而退讓?羅冠聰認為,在爭取國際支持時,最大困難並非倡議缺乏同道共鳴,而是到底台灣人是否團結一致對抗中共侵凌?若內部無法凝聚清楚共識,爭取國際協助就更困難。

羅冠聰指出,在反對中共滲透、增強國防能力及提升民間備戰的議題上,各界一致支持是非常重要。若有政治人物阻攔這些議題的推進,絕非台灣之福,也是中共樂見。

最後,羅冠聰表示,其實台灣還有一項事情尚未摧有的:安全、自主的未來。「希望擁有選票的人,能夠讓阻礙這個未來的立委感受到民意力量。」他呼籲,「7/26,用選票再次開拓出你們的路吧。」

由於大罷免投開票在即,許多人相當關注大罷免結果。對此,民進黨立院黨團柯建銘24日表示,今天是724,只剩兩天就要投票。很多人很興奮,但又忐忑不安,大罷免能否大成宮?這段時間每天都有人問他:會不會大成宮?差不多能罷幾席?6席?10席?20席?0席?「我的答案永遠是『大罷免大成宮,會全部罷掉』」。

資深媒體人黃暐瀚24日則在臉書探討「大罷免的意義」。他發文提及罷免是有門檻的,必須由1%的公民提議、10%連署、25%同意,而最後高過不同意票,「不可能在沒有民意基礎下隨意提出」,像這次有17席綠委、4席藍委成案失敗。

黃暐瀚指出,「50%當選卻被25%罷掉」是這次許多人引用的理論,但其實僅有少數支持者不足的人才真的會被罷掉。他解釋,台灣的立委投票率約在7成左右,所謂「50%當選」其實也只得到35%選票,「這樣的人如果在上任一年之後,真的被25%給罷掉?應該回頭想想為何一年前還有35%的支持?一年後卻剩下不到25%?消失的10%,跑哪裡去了?」

黃暐瀚強調,大罷免的意義不在於誰輸誰贏,而是在於中華民國公民有權提出「直接民權」,在滿足條件的前提下,以直接民意告訴公職人員,雖然當選有權做4年,但只要公民老闆不滿意,不保證4年能做完,「這就是大罷免的意義所在」。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