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沈高速路百车连撞 司机欲告高速局律师认可行

发表:2004-01-07 17:5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综合报导: 1月5日,在京沈高速公路637公里500米处,由沈阳开往北京方向的一辆满载乙醇的槽车,被一辆同向行驶的大型货车追尾相撞,在随后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先后发生交通事故16起,涉及百余台车辆,其中30多辆机动车严重受损,4人当场被烧死,多人受伤。

据新京报报导,在现场急救的120中心陆洋大夫说,事故发生在京沈高速公路进京方向北京白鹿站向东18公里处。当时是一辆辽宁的大货车在行驶时突然自燃,它后面的一辆长沙货车猛烈地撞了上去。几乎同时,第三辆追尾的货车又撞了上来,把那辆长沙货车夹在中间。熊熊大火迅速蔓延,转眼就吞没了三辆撞在一起的大货车,当场就烧死了4人,另有一人被严重烧伤。

负责事故处理的沈阳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曹力钧赶往事故现场,指挥道路疏导和事故处理工作。“请事故处马上调集10名处理事故现场的民警赶赴事故现场。”“立即组织20辆清障车到现场清理损坏车辆,尽快恢复交通。”并对附近交警大队紧急请求增援行动,同时请示有关部门,封闭京沈高速公路,并对上路车辆提前进行分流,避免造成更严重的交通堵塞。

◎横卧路边尸体 惨不忍睹

据沈阳今报报导,这起中国罕见的百车相撞事故死亡人数已经达到6人。虽说是因为雾大路滑,能见度不足10米,再加上路面结冰,导致仅八公里内车祸频发。不少现场司机提出质疑,“高速公路上有这么大雾,为啥不封路,难道非得等到出事了才封吗?”

一位从锦州方向来的张姓司机气愤地说:“当时没人告诉我高花这儿出车祸了,我当时只想冲出大雾快点儿到沈阳,没想到竟出事了;其实,这么大的雾就应该封道,为收点儿过路费,拿司机的生命和财产开玩笑,太不应该了;大雾天危险,这一点管理方面应该能预见到吧?”

整件事故的发生,总共出动了200余名公安民警参与了交通疏导和事故处理工作。据沈阳日报报导,在近一公里远的车辆长龙中,间或可见的事故现场惨不忍睹。

一些现场司机在描述当时肇事车辆的情况时,连声感叹:“太惨了!真是太惨了!”。一辆车号为黑A14836的大货车发现前方发生车祸后紧急刹车,因路滑斜横在路上。车号为辽H13402的面包车来不及刹车与前面的大货车追尾相撞。紧随其后的一辆吉C31867货车又猛撞到面包车上,致使面包车严重变形,司机当场死亡。跟在吉C31867大货车后面的另一辆大货车也撞了上来,司机当场死亡。

当天下午2点左右,随着清障车将事故中损坏严重的车辆全部拖离现场,京沈高速公路才恢复通车。此次事故,造成单侧堵塞2.5公里,堵车6小时。

◎层层请示 造成更多惨祸

有的司机说,8点钟的时候,京沈高速公路上已经出事故了,为什么没有及时封闭,以致酿成更多的惨祸。沈阳市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说,封闭高速公路不是交警部门自己所能决定的,它要经过一系列程式。市交警支队发现高速公路因天气原因可能发生险情后,需向辽宁省交通安全管理局(辽宁省交警总队)请示封闭。总队要向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请示。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报辽宁省交通厅批准后,方能下令对存险路段进行封闭。

据悉,直至当晚10点左右,辽宁省公安厅交通安全管理局、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才发出紧急通告:因沈阳、大连、鞍山、盘锦、营口、锦州等地出现罕见大雾,能见度极低,无法保证车辆行驶安全,京沈高速公路辽宁段全线、盘海营高速公路全线、沈阳环城高速公路全线、沈阳至四平高速公路全线封闭,何时开通另行通告。请上述区域的驾驶员为了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停车待避,待雾散后再上路行驶。

◎受伤司机要告高速局 律师:这想法可行

车祸发生后,一李姓车主赶到医院看望四名受伤的司机,伤心又气愤的说,“看了这样的惨状,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把辽宁省高速公路局告上法庭。”驾驶司机毕师傅的踝骨粉碎,胫骨骨折,大腿骨上移。车上的刘某当时即已呼吸微弱,被120先行救走。“1月5日8点时,高速公路上已经发生车祸了,而且能见度又低,为什么不封道?如果早封道可以救多少司机?难道金钱真得比人命重要吗?等这些人的伤势好一些,我们就要向高速公路局讨个说法。”

报导说,辽宁奉天诚信律师事务所赵文安律师说,“受伤司机想告高速公路管理局的想法是可行的。”根据《民法通则》,司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是交纳一定费用的,而高速公路是为司机提供服务的,这服务中就应该包括对人身安全的保障,所以高速公路管理局也应该负一定责任。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