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时报:人民大会堂也在市场化洪流中迷失?

发表:2005-05-23 00:0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顶上悬挂着金光闪闪的中国国徽,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在不少中国民众心目中拥有极其祟高的地位,但就是人民大会堂,也一样在市场化的洪流下出现了种种争议。

近日一个商界的论坛开幕仪式破天荒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人民大会堂之前也曾举行过电影首映等活动。人民大会堂由中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下面的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人民大会堂管理局负责,人大常委自然也被卷进这场风波的中心。

由美国财经杂志《财富》主办的第九届《财富》全球论坛,5月16至18日在北京举行。该活动被视为“全球富豪派对”,中国当局十分重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亲临致开幕辞,中国总理温家宝接见与会的资本家,开幕仪式还因天气影响,由天坛移师人民大会堂,也即中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的所在地举行。

批评者指出,“在国会或公权力最高权力机关举行私人企业会议,实在闻所未闻”。香港《苹果日报》5月21日的一篇文章指出,美国国会山庄不会用来召开私企会议,香港立法会也不可能用来召开私企的股东大会,这不仅有亵渎国会、矮化公权力之嫌,降低议会的威信,更会造成社会不公和特权,不利于建立公平的商业竞争平台。

人民大会堂建于1959年,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比故宫建筑面积还要大。人民大会堂正门朝东,面对天安门广场,前面有12根25米高的淡青色大理石门柱。进入金黄色的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门厅,就是典雅的中央大厅。厅后是万人大礼堂。万人大礼堂顶部中心挂着红宝石般的五角星大灯,灯的周围是70条瑰丽的光芒线和40瓣镀金的向日葵花瓣,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在大礼堂的北翼,还有一个宴会厅,面积达 7000平方米。从一楼到三楼还有包括台湾省在内的以各省、市、自治区名称命名的会议厅,宽敞明亮,具有地方的特色。

在市场改革后,不少中国政府部门都要努力寻找收入来源,财政压力大增,连人民大会堂也不例外。《北京青年报》2001年12月27日就曾对“人民大会堂” 香烟商标是否属于注册不当和抢注行为提出了疑问。2001年12月开始实施的新《商标法》在其第十条第一款中规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但是,也是在这一条中规定:“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

2002年12月,张艺谋执导的武侠片《英雄》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规模盛大的全球首映礼。2004年9月,人民大会堂甚至曾举办过甚具争议性的“首届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与健康地产发展国际论坛”。

2003年,中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曾联合发出《关于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免税问题的通知》。该档指出:对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取得的与会议活动相关的收入即场租、宴会收入和参观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对管理局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2002年12月2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甚至宣布:将“人民大会堂”作为产品品牌,推出人民大会堂国宴酒,这也是人民大会堂建成40年来的第一次。

也许对以往的中国领导人而言,人民大会堂是一个跟政治关系更密切一点的地方。据中共统战部网站资料:1972年2月,当时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与美国总统尼克森签订“上海公报”,中美关系的大门打开之后,台湾问题就突出起来了。周恩来提出必须建立台湾厅。台湾厅于1972年国庆日前建成,周恩来看后感到太小,而且在二楼,又决定将一楼较大的浙江厅改为台湾厅。当时周恩来曾打趣说:“蒋介石是浙江人,他现在统治着台湾,我们把浙江厅改为台湾厅”。周恩来逝世后,北京方面把骨灰匣放在台湾厅三天,以表示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早日实现台湾与大陆的统一。1997年,人民大会堂又新增了香港厅。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大会堂早在1959年建成,却在不足一年前才拥有土地使用证明。据《北京青年报》2004年6月26日报道,2004年6月25日上午,在京中央国家机关用地土地登记发证大会在北京举行。人民大会堂等116个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分别领到了自己的国有土地使用证。这些中央国家机关也因此拥有受法律保护的权属证明。据同一天中央台《经济资讯联播》报导:全国人民熟知的人民大会堂这次有了土地使用证,和普通居民家的土地使用证差不多,上面清楚地写明了使用权人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人民大会堂管理局,使用面积为13万多平方米等内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