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上游频建水坝 湄公河生态极度恶化

发表:2005-06-21 02:5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央社记者吴协昌曼谷二十日专电)横跨中南半岛的湄公河曾经是全世界拥有最多生物物种的河流之一,不过随着中国不断在上游兴建水坝,已经导致湄公河的生态出现变化,物种大幅减少,也造成依赖湄公河维生的居民生计困难。

住在清莱省湄公河旁的一个小村落,村民一度以捕渔为生,尤其是湄公河特有的巨型鲶鱼,不仅是村民的经济来源之一,更是村民勇敢的象征。

但是,随着中国在上游兴建水坝,渔民沙南表示,一九九○年,村民一共捕获六十九条大型鲶鱼,但此后捕获的数量就不断下降,在二○○一年到二○○三年,村民都没有捕获任何一条大型鲶鱼。

沙南认为,中国建坝是造成大型鲶鱼逐渐消失的主因。中国的水坝严重改变湄公河的生态,水位下降,水质变得更混浊,更破坏许多湄公河动物的家,不仅大型鲶鱼逐渐消失,一般的动物数量也大幅减少。

湄公河全长四千二百公里,流经中国、缅甸、寮国、泰国、柬埔寨与越南,昔日哺育着数百万民众,但是一九九六年中国云南的水坝开始蓄水后,湄公河中、下游的河水逐渐干涸,在泰寮边境,民众甚至只要徒步就可以横越湄公河自由出入。

当中国与缅甸、寮国及泰国在二○○一年达成协议,开始在湄公河经营大型货轮后,情况更加恶化。大型货轮从云南开往寮国,改变湄公河的潮汐现象,河床遭到破坏,河底的岩石也被泥沙淹没,成千上万的湄公河生物因此死亡。

此外,大型货轮的开通对湄公河造成不可避免的污染,大型货轮造成的大波浪,使许多小渔船翻覆,严重威胁渔民的生命。

小渔民而言无力阻挡中国的建坝。沙南说,湄公河的生命需要所有国家的合作,中国在上游频频兴建水坝的结果,就是中、下游的东南亚民众受害。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