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涟: 中产阶级改变中国是游说

发表:2005-08-03 04:2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7月22日在华盛顿DC国家记者俱乐部的举行的英文“9评引发退党潮”研讨会上,有人向美国会众议员汤姆.谭奎多提问时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会有更多的中产阶级,他们会使中国走向民主。包括台湾人在内的一些各国各界人士对此观点抱有希望。著名社会经济学家何清涟表示她读书时也认同此看法,但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观察,发现这是中共游说各界和列国的典型言论。

  她认为中国的中产阶级有三个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殊性,即中产阶级的财富对政治权力的依附;中产阶级没有群意识,不可能产生独立的意识形态;中产阶级没有参加公共事物的管道和能力。这使得中产阶级的依附于政府权力的增长不足以在短期内促使中国的政治变革。

  她说,“这种观点也不是今天才有,在中国已经产生了20多年,从改革之初就一直这么说,包括本人80年代在大学读书的时候也曾经坚信这一点。但根据后来几年的研究和观察,发现这个想法不适用中国,我在90年代后期写了不少文章谈到了这个问题。”

  何清涟从三个方面论证她的观点:

  1, 中国中产阶级对政治权力的依附

  中国中产阶级的产生与生长与政治权力密切相关。目前除了那些大的城市,就是四个现代化橱窗,还有省会城市,它们有一些高科技、新兴产业,它们的白领跟政治权力稍微疏远一点,其它的一般层次的中产阶级基本上是政府工、国有垄断企业的成员。从全国来说,这是大多数。包括一些地方的技术精英,他们的经商致富很多都是靠和地方政府的官员个人结合,才能够保证他们的利润,这一点从房地产业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2, 中国中产阶级没有群意识

  “中产阶级”这个词在西方社会,尤其在社会学领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它还包涵着一些政治和社会内涵。经济上要达到某个界点,这只是其中一个指标,但中产阶级要有一个群意识。由于对权力的依附,中国的中产阶级不可能产生独立的意识形态,没有群意识,他们不知道自己共同的利益诉求是什么。

  3, 没有参加公共事物的管道和能力

  中共政府没有给中产阶级任何参与公共事务的管道,他们不能成立自己的组织,不能通过自己的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发言。

  他们和香港的中产阶级不一样。香港的中产阶级反对23条的时候,有律师工会、教师工会、新闻从业人员工会等等,这些都是中产阶级的组织,包括工会都可以去发言,由非政府组织把这些人组织起来,表达他们群体的利益诉求,但中国现在显然没有这样的管道和能力。

  中共的〈社团法〉修改后,更是严禁结社。因为没有管道和能力,没有这种群意识,他们(中产阶级)甚至没有这种愿望。

  何清涟最后总结表示,讨论某个阶层的时候一定要考察他们有没有群意识和参与社会公共事物能力,如果仅仅是经济上的收入达到一定水准,而群意识没有觉醒,不能说中国的中产阶级成熟了。在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之前,中产阶级的依附于政府权力的增长不足以在短期内促使中国的政治变革。

(大纪元记者鹿青霜郭若采访报导)(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