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荒”背后黑手:中石化 中石油撒下弥天大谎

发表:2005-08-16 20:4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新闻提示: “‘荒’又来了”!这是近日新华社两篇电讯披露广东、广西两省成品油供应严重短缺现状得出的结论。对此次"油荒",石油公司的说法是,由于台风导致华东油轮不能南下,致使华南出现大规模油荒。更有中石化的权威人士称,这是国际油价持续走高,至使一些地方小炼油厂由于加工成本高而停产或半停产的结果。但相关的市场统计数据却显示,在广州成品油供应源方面,中石化和中石油公司占了八成,社会上小的成品油供应商占了不足一成,珠三角地区的一些小炼油厂占了一成半。也就是说,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在炼油和成品油供应方面占绝对垄断地位。因此,合乎逻辑的结论是,当国际石油市场出现剧烈波动的时候,作为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中石化和中石油不断没有稳定市场的作用,反而从中豪夺巨额利润,有数据显示,仅2005上半年,中石油就完成利润 1029.27亿元,占到全部中央企业利润总额的近四分之一。很显然,面对" 油荒",中石化和中石油这些石油寡头们以全国用户为“人质”,直接博弈对象为油价制定者国家发改委,他们是最大的巧取豪夺者.

  揭开黑幕>>>油荒突袭南中国 台风说背后皆因成品油大量外销

  8月初,当“麦莎”台风肆虐浙江、上海等华东沿海地区时,一场油荒也登陆华南,至今挥之不去。

  石油公司的说法是,由于台风导致华东油轮不能南下,致使华南出现大规模油荒。

  但在台风过境之后,那些被风暴遮盖的东西也开始逐渐浮出水面。油荒背后,并不仅仅是“麦莎”台风的身影。

  油荒中的深圳

  8月10日,油荒加剧。记者驾车绕深圳而行,沿路而过,路上的加油站要么爆满,排着长队;要么空无一车,只有几个油站工作人员在走动,门口往往有一块牌:“因为……暂停加油请见谅。”

  记者在一家“广聚能源”的加油站看到,门口竖立一块“因油站施工暂停加油请见谅”的牌子,当记者进入询问一位工作人员“最近为何深圳油荒”时,该人士回答:“这问中石化去”,然后转身走开。

  深圳另一家较有实力的石油公司招商石化的一位人士对记者说:“我们也没油了!”不过该人士不肯透露为什么没有油的原因。

  深圳一家油品运输公司的人士说:“这几天缺油是特别严重,尤其是柴油,其次是90号油和93号油,97号油应该没那么缺。这次台风应该是有很大影响吧。”

  深圳的一幕在广东的其它城市也在上演。广州的加油站处处长队,顺德的车辆也常常不容易加到油,更有许多油站打出了“限量加油”的牌子。

  8月11日,油荒似乎得到缓解。在一家中石油的加油站,油站几位工作人员说,没油了,不过,“到11点就有了,现在运油车堵在妈湾了。”

  “麦莎”惹的祸?

  “麦莎”台风被石油公司认为是此次油荒的最大原因。中石化方面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进入7月份,受台风天气影响,一些运输船无法抵埠,加剧了供求矛盾,尤其是此次台风‘麦莎’的到来,东北和大连海岸上所有的船只都不许作业,因而连续七八天油品一直无法供应。”

  国泰君安的资深石油能源行业分析师刘谷说:“自然条件是本次油荒的直接导火索。不过,这种石油紧缺现状不会持续太久,目前华中地区不缺油,可以调拨过来。”

  油站们也是以这样的理由来对客户们解释。但是,客户们对这种说法仍心存怀疑。一位出租车司机说:“有些油站已经放出风来,说现在每卖1吨90号油油站就要亏200块钱,这是不是说还要涨价?

  为何一个天气原因就导致珠三角石油供应出现油荒?刘谷说:“这反映了珠三角油品的脆弱供应体系,而脆弱的体系不是调拨能够解决的,根本上还是需要改变价格体系。”

  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国内成品油定价体制滞后于国际油价所形成的国内外成品油价格倒挂现象,导致国内炼油和油品零售企业的亏损压力越来越大。

  江南金融研究所的石油化工行业分析师帅再先说:“当原油价格在50美元以上时,石油石化企业成本便难以向下转移,原油价格处于目前的这种高水平,很可能导致石油石化产业链断裂。而且,近期宏观调控措施和过高的石化产品价格使得下游石化产品需求已经出现较明显的增势减缓。”

  光大证券行业研究经理、资深能源化工分析师刘-说:“7月份炼油和油品零售都已经出现亏损,如果情况这么持续下去,8、9月份的亏损也是肯定的。”

  上周,国际原油价格一度突破了每桶66美元。

  而众多石油化工行业分析师都认为,在此次珠三角的油荒中,“应该包含了对成品油继续涨价的预期。成品油应该会继续提价。”金瑞期货研究员吕旭波说:“现在的油荒不是没有油,在油价上涨的预期下,很多加油站有油也不会卖,囤积起来。”

  为什么是华南

  刘先生在北方某省经营着五家自己投资的加油站。在他看来,“今年以来油的确是紧张的,但是绝没有紧张到买不到油的程度,最多只是贵一些。”

  他说:“几个月以前,中石化就不卖给我油了,还好我在年初就预先囤积了几百吨油。现在我只卖给熟客,不做批发,慢慢卖。一旦卖完了,我准备到陕西榆林或者山东的私人炼油厂去进油。”

  可是,华南的社会加油站却没有这样的选择。一位研究员说,华南地区的主要炼油能力,比如茂名石化等主要都还是属于中石化和中石油系统的。

  油库的垄断同样是一个问题。刘先生说:“在北京,不会出现油荒,大不了价格贵些。因为中石化、中石油没法儿垄断市场。北京在这两个公司系统外的很多部门都有实力和资源建立自己的油库,这样客户就不怕买不到油。中石化不卖给我,我可以买别人的。”但是在华南,“主要油库资源也是在中石化、中石油手中。”

  当华南油品市场的供应渠道被锁定以后,一旦危机袭来,两大集团有限保障系统内供应而减少对社会油站供油时,社会油站就马上“无油可卖”。

  一家中石化加油站的经理对记者说:“现在我们员工都是满负荷运作,以前每天加油3万多升,现在一天要加七八万升。”

  广聚能源是华南一家重要的非系统内油品公司。广聚能源下属石油公司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我们现在油的确也不多了,不过不是中石化不卖给我们,而是现在都缺油,油品紧张,没油卖给我们。中石化有油还是会卖给我们的,价格也是根据国家规定的价格卖给我们,不会拉高。”

  可是,在这种格局之下,对于社会投资的油站,成为两大集团的加盟店似乎是它们的最佳出路,这样才能保障他们的油品供应来源。而中石化、中石油收购社会油站的步伐近年来也一直在加速。2005年3月7日,中石化收购深圳市物资集团持有的深圳市深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40.66%的股权,由此中石化在深长石油持有的股份增至83.9%,成为深长石油的绝对控股股东。深长石油是深圳原来的系统外重要石油公司之一。而一位熟悉中石化的分析人士说:“中石化一直在收购油站资源。”

  刘先生所在的省份,许多油站也被中石化、中石油所收购。刘先生认为,两大集团如此着急收购油站的资源的目的在于,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将在2006年12月1日,向外资开放成品油批发市场。到那时,社会油站就能向国外公司的油库买油,两大集团要抢先把位置资源占了。

  价格倒挂的另一个结果就是,石油出口而不是在中国销售是更有利可图的事情。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的赵行姝博士说:“国际油价和国内油价的差价,导致一部分企业通过正规或者非正规的渠道将油品销向国外,赚取差价。之所以沿海一带的‘油荒’情况特别严重,就是因为这些地区将油品卖出去较为方便。”

  3月份,美国纽约93号汽油价格从55美元/桶直线上升至78美元/桶(一吨合8.4桶),涨幅达41.8%的情况下,4月份,我国华东地区93号汽油价格仅从3750元/吨提高到了4050元/吨,涨幅为8%。按当时的外汇牌价算,一吨93号汽油在纽约要比在中国华东地区贵1200元左右。而且国际、国内成品油价格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差。

  赵博士说:“这造成大量低价成品油被跨国石油经销商出口到境外,于是出现了我国成品油市场供应极其短缺的现象。”

  相关资料>>>中石化.中石油垄断状况

  相关数据1:政府为了确保两大集团有利的经营环境,还赋予了两大集团以其他企业根本无法想象的垄断性权力。对内,它们几乎拥有全部油气资源,对外,则垄断着石油进口权。在炼油领域,经过1998年的第三次石油体制改革,全国100万吨以上的大中型国有炼油厂基本上都划归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控制。甚至同属中央企业的中海油也不允许插足,更遑论民营企业。

  相关数据2:去年两大集团获得两千多亿利润,今年上半年,中石油完成利润1029.27亿元,占到全部中央企业利润总额的近四分之一。

  声音>>>华南“油荒” 石油寡头难辞其咎

  “‘油荒’又来了”!这是近日新华社两篇电讯披露广东、广西两省成品油供应严重短缺现状得出 的结论。

  华南“油荒”,我怀疑是“有组织、有计划”造成的。国内石油产品开采、进口、炼制、销售全部环节由国资石油寡头们垄断分肥,除非出于不可抗拒因素,只要出现大面积供应短缺,寡头们难辞其咎。此为基本前提。本次“油荒”属于人为制造,更是为最近接受媒体采访的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发言人 “不打自招”,其声称“大规模的油品供应紧张,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倒挂,目前折算下来每吨差价约700元。短期内国内油价不太可能和国际市场接轨,这给炼油企业造成了很大压力,导致原油进口出现缺口”。《每日财经新闻》的同一报道透露,因为有利可图,7月份中石化下属国际贸易公司反倒在国际市场上抛售了数百万吨原油。

  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发言人此话透露出什么信息呢?就是昭然若揭地要价,先令广州、南宁两个省会城市加油站排长龙,把讯号放足,紧接着把话说绝--摆明了讲:要么政府立即出台今年第六次成品油涨价,且涨幅达到与国际市场接轨水平,要么华南地区不过是“给猴看的鸡”,“油荒”时疫般蔓延 全国无可避免。

  具体而言,石油寡头们以全国用户为“人质”,直接博弈对象为油价制定者国家发改委。近在十多 天前--7月23日,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出台今年第五次上调油价通知。通知同时要求“中石油、中 落地,华南随即出现“油荒”。

  在政府定价暂时保护国内油价未与国际市场即期价格对接背景下,石油寡头们的“公共关系事务” 打理得相当不错。一些媒体记者跟着起哄攻击成品油政府定价机制,认为它扭曲了市场关系,挫伤炼油企业积极性导致供应紧张。事实上,自2001年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出台以来,正是行政垄断加政府定价两大保护伞致使寡头们的利润扶摇直上。2004年,中石油集团上市子公司中国石油利润超过1000亿,中石化集团上市子公司中石化利益也达400多亿。

  绝大多数时间里,成品油政府定价机制保障了石油行业利润水平远远社会平均利润率,这才是发改委定价遭质疑的合理原因所在。今年以来,或许出于避免油价上涨过快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冲击考虑,发改委未明显偏向石油寡头们一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石油行业也就炼油环节总计亏损不到42亿元。本来,予以石油寡头们垄断市场的“合法性”依据是让它们担负一定调控职能,但既得利益格局略有改变即闹事,证明它们根本无法依*,相反,作为利益集团,他们站在了社会福利的 对立面。

  经济管理思路上,组建、扶植垄断企业,认定它们获得垄断利润有益执行“政策任务”的想法反复 为石油寡头所证伪。“油荒”动辄现世,垄断寡头逼迫政府打破垄断。形势逼人,能不痛下决心,从打 破彻底寡头垄断入手,展开石油行业相关全面改革吗?  

  石油巨头应为油荒承担责任

  近期出现的地区性油荒,将两家巨无霸国企中石油、中石化再次推向舆论焦点。民众指责中石油、中石化未尽平抑油价之职,而两家企业抬出炼油业的亏损数,证明已付出了极高的政策代价。

  从微观层面而言,炼油企业所言不虚。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1~5月,石油加工及炼焦净亏损10.3亿元,出现全行业亏损。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原因在于“价格倒挂”,即成本与销售价格不匹配。企业的应对之道无非两条:一、要求政府定价部门上调成品油价格以减少亏损;二、用不供油或少供油的“惜油”战术,等待油价上涨。

  由于石油行业属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享有垄断性国企的特殊地位,也因此获得巨额收益。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垄断了从石油开采、加工到成品油销售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产业,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石油行业的盈利比去年同期增长71.8%。去年全国1/4的工业利税由石油行业创造,中石油的业绩为净利润1029.27亿元,成为中国香港联交所2004年盈利最高的上市公司,而中石化2004年的净利润也同比增长了69.77%,就是明证。

  石油巨头享有垄断利润的前提是,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经济领域,油价应该保持平稳,并保持持续供给。政府培植巨型国企的目的决非与私企争利,而有其维持经济稳定的重要使命。

  有鉴于此,目前,我国对于石油价格主要由政府行政主导,综合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经济平稳发展等非市场化的因素,辅之以市场参数制订。具体而言,中国成品油价定价实行政府“半只手”调控法,即采用“市场化指导加政府定夺”的复合定价方式。由发改委参考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三地加权平均价格,加上运费后制订出国内成品油零售中准价。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以中准价为基础,在上下8%的区间内制订最终零售价格。

  但我们看到的情况并不理想,两大石油巨头虽然依*垄断地位获利巨大,却没有起到平抑油价与保证持续供给的作用。不仅没有用垄断利润补贴内部炼油企业的亏损,还以控制销售规模的方法,在华南等地造成地区性油荒,并一再上书发改委,要求上调油价。

  显而易见,在现行“半只手”调控的体制下,两大石油巨头坐享厚利,希望市场利润与行政垄断两利兼得。他们一方面挟市场之利,要求成品油价格与市场接轨,今年以来,成品油价格五次上调;另一方面,在油价的不断上涨过程中,巩固了自身的垄断地位。

  面对中国石油供应的严峻形势,有关部门应该给予石油行业的垄断国企以明确的定位,用市场或行政的“一只手”,取代市场加行政的“半只手”。要么,像欧美各国一样,实行石油领域彻底的市场化,以形成一个开放的市场化的定价体系;要么,让石油巨头左手补贴右手,以“赎取”垄断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明确界定两大石油巨头的定位,要么用公益企业标准,要么用市场企业的标准,有的放矢进行考核,以避免造成目前石油垄断企业市场与行政利益兼得的被动局面,而老百姓在承受高油价的同时还要遭遇油荒。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中石油、石化你们到底怎么回事?

进入7月以来,广东特别是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成品油供应紧张局面。目前这种供应紧张局面似乎愈演愈烈,并向其他地区蔓延。

  有关部门解释说,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与入夏以后南方进入燃油消费高峰期需求骤增有关,但根本原因还是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对国内燃油供应体系带来严重冲击。由于国际油价走高,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倒挂,据计算,每吨差价约为700元。这给炼油企业造成了很大压力,导致其不愿进口原油进行加工。有报道说,一些地方小炼油厂由于加工成本高而停产或半停产。

  不过,这些地方小炼油厂的产量在整个市场上绝非主角。在广州成品油供应源方面,中石化和中石油公司占了八成,社会上小的成品油供应商占了不足一成,珠三角地区的一些小炼油厂占了一成半。也就是说,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在炼油和成品油供应方面占绝对垄断地位。因此,合乎逻辑的结论是,目前的油荒,两大国有企业要承担主要责任。

  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似乎合情合理。然而,两大集团并不是一般的私营企业,而是国有垄断企业。它们是由政府动用公共资金投资兴建的,政府也始终是它们的主要股东,假如它们的运营出现严重风险,政府也将承担某种拯救责任。而纳税人之所以愿意以公帑创建国有企业,当然希望其承担部分公共职能。

  而且,政府为了确保两大集团有利的经营环境,还赋予了两大集团以其他企业根本无法想象的垄断性权力。对内,它们几乎拥有全部油气资源,对外,则垄断着石油进口权。在炼油领域,经过1998年的第三次石油体制改革,全国100万吨以上的大中型国有炼油厂基本上都划归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控制。甚至同属中央企业的中海油也不允许插足,更遑论民营企业。

  不管是从初始投资,企业性质,还是从目前的地位来看,两大石油集团都有责任承担一定程度上的公共职能。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为国家分忧解难。当国际石油市场出现剧烈波动的时候,它们应当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政府让这两大集团成为囊括整个石化产业链的巨无霸,似乎也含有这样的意图。两大集团囊括了从石油开采、石油贸易、炼油、成品油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因而,只要这两家企业愿意承担稳定市场这一公共职能,就应该通过内部的资源配置,消化国际市场原油涨价对国内的冲击。实际上,两大集团目前也完全具有这样的承受能力。去年两大集团获得两千多亿利润,今年上半年,中石油完成利润1029.27亿元,占到全部中央企业利润总额的近四分之一。因而,它可以拿出石油开采业务所获得的利润,弥补炼油业务的亏损。

  然而,它们是否切实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呢?在油荒中,两大集团是否尽最大努力来打消市场的恐慌心态?人们恐怕倾向于给出否定的回答。业内更有人士坦率指出,此次油荒,实际上就是两大集团造局,试图以社会恐慌要挟政府,迫使政府大幅度提高成品油销售价格。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需要理性地思考一个重大问题:我们要国有企业干什么?两大石油集团享受着国有垄断企业的巨额制度性补贴,却不顾公共利益而完全以利润为唯一追求目标,显示出国有企业控制机制上的严重缺陷。

  石油资源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石油供应对于经济、对于民众生活具有重大影响,人们正是以此为理由,主张用纳税人的钱在这一领域创办国有企业,让国有企业垄断这个市场。然而,我们该如何约束这些企业,让它们在公共利益需要的时候履行自己的公共职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