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余秋雨食言又出新书(图)

发表:2006-08-03 23:2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封笔之后再出新作,总得有点什么借口来转圜吧

被传三度封笔的余秋雨,将于上海书展期间推出他的新书《余秋雨人生哲言》。虽然书的主体内容是汇编其所有著作中的精华段落,却也有将近1/4的篇幅是余秋雨特为此书所补写的新内容。据说,“小人”让“封笔”的余秋雨无法再沉默。

  时下,“激流勇退”的名人很多。作家动辄封笔,过不了多久,找个理由,又嚷着复笔;演员呢,喊着息影,没“息”几天,又献身艺术了;歌星退出歌坛,数月后再度复出,不愁找不到借口。一个人的“双簧戏”,演双簧戏的艺人不行,如今的名人未必不行。因为几度封笔有言在先,余先生出新书,大约不好意思。笔伐“小人”算不算一个借口,不得而知。

  中国自古就有痛恨小人的传统。但是,究竟何谓“小人”,迄今没个令人信服的定义。一部《论语》,记述孔子对小人的批评,可谓多矣。诸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土者,财富之喻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不胜枚举。孔子尚且不能言简意赅对“小人”画像,只能“拼图”勾勒,何况我辈?

        余秋雨的新书,还没有拜读,不敢说三道四。他对“揭发、告密、谣言、批判”深恶痛绝,称这些人为“小人”,笔者认为余先生说对了一半:揭发不是小人之举,批判也不是小人的专利,何必对这两种行为深恶痛绝,莫非这就是余先生心目中的小人行为吗?余先生总结出的“整人五部曲”,更是不知所云。也许,在余先生看来,“整人”是门学问,只有他这样整天处于挨整状态中的名人,才能深得其中三昧,并从理论上予以升华。

  我很欣赏孔子的一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人生在世,一次不被误解、不被错怪、不被冤屈,就不是人生。以余先生今天的成就,“挨整”能修成如此硕果,也该知足了。“六十而耳顺。”先生差不多也有这个岁数了吧。学会“耳顺”,多听听别人的议论,不管好坏,都该坦然面对。相反,对他人的批评,怒发冲冠,口头的不满还不过瘾,继而笔伐,白纸黑字出书泄愤,这种反应,是坦荡荡还是常戚戚的写照,不说也罢。退一步说,外界对您老的批评、议论,也未必都是小人之言,未必都是以整您为快事的吧?如果有善意的“整”,不妨坦然一点,切莫戚戚的样子,给自己找难堪。

  余先生曾评价过伽利略,批评他是气节上的小人。对国外故去的名人,敢于直呼其名,为何对国内的小人,就欲言又止,这和指桑骂槐没啥区别吧?真正的君子,哪怕批评小人,也该坦荡荡的。不点明的批判,让人觉得有自我炒作之嫌。再者说,“批判”这个武器,不正是余先生所“深恶痛绝”的吗?既然如此,何必己所不欲,强施于人?

  动笔不必找借口,不必拿莫须有的“小人”当替罪羊。那样,恐怕连真正的小人也是不能服气的。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