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东莞凉山彝族童工问题

发表:2008-05-09 06:1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今天是五一,是尊重劳动者的节日。

而恰好就在多数人歌颂劳动光荣的时候,东莞却爆出使用凉山彝族童工的"事件",这让笔者无心五一。笔者明白,儿童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希望,十五六岁的孩子应该是非常轻松、阳光、上进和幸福的花朵,而我们的孩子却成为童工,过早担负起不应该担负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当全世界的孩子都在企盼和欢呼北京奥运时,我们却不得不在五一节面对孩子被用作童工的罪恶。

直面贫困凉山

童工的使用,说明凉山政府置老百姓的死活而不顾,也说明企业为了利润而忽视人权的罪恶,当然包工头损人利己的贪婪本性已暴露无疑。问题是,是什么原因真正导致了东莞凉山童工问题?

无论如何,众多的事实证明导致凉山童工在东莞的出现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贫困。任何家庭、任何个人在极度贫困时,人们会抛开所有的高雅、荣誉、尊严,一切目的就是为了生存,而孩子就是生存的"童蚁"。

凉山彝族自治州总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国家在凉山境内拥有许多大型企业,如攀钢,二滩电站,奚落渡电站等,还有闻名全球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表面上看来,这是一个极度富饶的地方,资源无处不在,俯首就是黄金。然而,时代居住在凉山的彝人却非常贫困,贫困到贫困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90%以上的地步,人们在温饱线上挣扎,全年劳动的目的仅仅就是为了能活下去。

于是,我们不得不问:是什么东西导致了凉山的贫困?

其实,明白人很容易就看出,国家一直把凉山边缘化,只看重凉山的资源而忽略了生活在上面的人。试问,当地的彝人从攀钢中受益了吗?当地的人民有多少从二滩水电中受益?或者,这些企业所赚的利润都去了哪里?

是的,凉山的童工问题是不正义的,但导致它的原因就是凉山的贫困,而贫困的原因就是国家在利用资源的时候忽略了对当地人民利益的考虑。几十年来的扶贫工作为什么导致的是更加的贫困和童工?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国家在凉山的经济政策是否有利于当地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民族平等,是否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什么才是真正的民族区域自治?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治?

如何开展"后"九年义务制教育?

在思考国家对凉山的经济政策时,我们必须思考九年义务制教育的问题。

其实,九年义务制教育的目标就是扫盲。在凉山,每年能上大学的人不超过3000人,其中彝族不会超过1500人,这个数字与超过十万的适龄儿童来说,仅仅是九牛一毛。多数人因为各种原因,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都回家务农。由于这些孩子在上学的时候接受了所谓的现代思想,他们不甘心呆在家里,加上没有稳定的收入,于是,他们选择了外出打工。

在凉山,九年义务教育是按照指标化的方式来运作的。政府只考核孩子们的入学率,只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数达到国家标准,地方政府的任务就算完成,政府根本不关心九年之后孩子们的去向问题。

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只有少数的孩子接受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而多数孩子却成为"自由"之人,而这些孩子多数的年龄都在十五六岁,这就是潜在的童工群体。

我们的问题是,国家或者当地政府应该如何为这些孩子的前途着想,如果让他们自生自灭的话,他们势必涌入城市。如果,我们的国家或政府无法为这些孩子寻找一条出路的话,九年义务教育的功劳将是制造大量的童工。由此看来,九年义务教育的方法不适应少数民族地区,至少不适应凉山的情况。如果我们的国家真对自己的人民负责,应该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十一年义务教育而不是九年,让他们免费进入高中教育或者为期三年的职业教育。十一年义务教育完成之后,这些孩子多数已经在十八岁以上,他们将不再是童工。

如何保护少数民族农民工的权益?

在童工事件中,我们已经清楚看到有不少工头在其中牟利,这些工头抽分的对象不仅仅是童工,几乎所有的成年工也受到他们的剥削。问题是,工头为何能从工人的工资中扣取费用?这说明,企业在资付工人的工资时与工头联手,工头负责工人的来源,企业则负责支付一定的费用。这充分说明,国家在维护农民工的权益时是缺位的。

随着少数民族农民工大量往城市的转移,民族问题的空间随着增大。也就是说,少数民族农民工不仅仅是农民工,他们的问题依然带有民族问题的天然属性。所以,国家不仅仅要维护这些人在经济上的利益,还应该维护他们在文化上的权益。如果,国家成立专门的机构和组织来管理这些问题的话,凉山的童工问题就不会出现。

民族区域自治面临的新问题

笔者认为,凉山童工事件的意义不亚于西藏的314事件。因为,314事件提出了国家如何面对国内少数民族要求自决的问题,而凉山童工问题却揭开了如何开展少数民族向城市转移时的区域自治问题。后者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民族区域自治如何在跨区域的人口流动中发挥作用(如何保护流出人口的权益);2、流入地城市的民族工作应该如何展开?3、他们与人口流出地自治地方的关系应该是什么?相对于314而言,后者涉及的面更大,问题更多,影响更长久和严重!

一句话,凉山童工问题的背后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益保护问题。在这样一个流动性很强的社会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如何处理自治区域以外的由本区域籍少数民族带来的民族问题。因为,据笔者估算,仅仅深圳、东莞至少有五万以上的凉山彝人在打工,如果这些人将来在当地生活的话,他们的信仰、习惯和文化应该如何得到尊重?




来源:来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