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自由状况前路黯淡 (图)

发表:2011-02-02 01:0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4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国际记者联合会(IFJ)上周日在香港发布了《敢言:中国新闻自由2010》年报,指出中国内地新闻空间愈来愈窄,北京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之前许下的逐步放宽新闻自由状况的承诺只是一纸空言。

据《南华早报》报道,国际记者联会上周日(1月30日)在香港就关于2010年中国新闻自由情况的年报《敢言:中国新闻自由2010》举行记者发布会。该年报罗列了去年中宣部或地方宣传部门下达的88项禁令。国际记联表示,中国内地的新闻空间愈来愈窄,促请内地部门停止新闻审查。

国际记者联合会是全球最大的新闻工作者工会,成员超过60万人。该会的亚太区分会主席胡丽云认为,他们揭发的88项指令只是冰山一角。就去年中央政府插手媒体报道的情况,胡丽云在与德国之声的采访中表示,“过去一年中央政府的中宣部,还是不断地给媒体发放禁令或警告,就是说有些新闻不可以报道,有些新闻报道的时候有一个规范。去年初,总理温家宝已经说过,媒体也有一个监督社会的角色。但是在他说完以后,没有任何的改变。此外,去年10月,23位前干部给中宣部发了一封公开信,要求他们停止任何的新闻审查。但他们还是继续对媒体下禁令。我们觉得有一点遗憾,因为他们没有聆听总理的话。”她还称,国际记联已经多次给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以及其他相关的官员写公开信,可是,他们一直没有回复。而且,情况没有出现好转的迹象。

对香港新闻自由的情况,胡丽云抱有的态度也并不乐观:“香港的政府对媒体的开放程度也有所改变。现在政府会先给跟它比较‘友好’的媒体提供材料,或有一个‘闭门’的简报会(closed-doorbriefing),而不是正规的发布会。我们发现过去有12、13次的闭门简报会。每一次的简报会的内容都是跟公众利益有关的政策。但是,政府用这个方法去表达,我们觉得这个方法是不可取的。记者跟我们说,在闭门简报会中,官员没有精炼地回答记者的问题。当记者报道的时候,官员会要求记者不要公开他们的名字,而用‘政府的发言人’就可以了。为什么政府用这个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声音?我们害怕他们只不过把媒体当作一个工具,使媒体处于一个很危险的位置。”

国际记联要求北京履行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之前许下的逐步放宽新闻自由状况的承诺,港府终止以闭门简报会的方式来向记者传达消息,修订保障新闻自由的法例。

附注:据国家记者联会消息来源,2010年中国部份采访禁令

1月20日

谷歌指控中国黑客入侵该公司客户的电邮信箱,中宣部下令传媒使用新华社及《人民日报》报道内容

3月17日

《中国经济时报》报道指山西出现因变质疫苗令儿童残障甚至死亡,国务院网络舆情控制中心下令所有网络传媒删除该段报道

4月15日

青海玉树大地震後,中宣部禁令传媒报道学校楼房质量,集中正面报道政府救灾

8月2日

股神巴菲特传交由八九学运领袖李禄接班,中宣部下令所有传媒不准报道

8月10日

中宣部下令传媒不派记者前往甘肃及吉林省报道泥石流及水灾,所有报道须引用新华社通稿

9月28日

中宣部下令传媒不能报道李禄陪同巴菲特访问中国的消息,只能拍摄巴菲特的样貌

11月15日

中宣部下令传媒不能再报道赵连海案;国新办下令传媒不可自行采访上海住宅大厦大火58死事件,也不可用作头条报道,只可引用新华社通稿

来源:德国之声中文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