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碑事件被指协助政府转移公众视线(组图)

发表:2011-08-09 00:4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6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砸碑者抵京 被称颂为“砸碑五壮士”(看中国配图)


“砸碑五壮士”接受记者采访(看中国配图)

近日,一则“黑龙江省方正县为吸引日商投资,花了70万元(人民币)为侵华日本满洲开拓团死者立碑”的微博,让当地政府陷入了一场舆论的漩涡。尽管这只是一个名录墙,而不是“纪念碑”,但一时间,什么“忘记国耻”和“放弃尊严”等大帽子铺天盖地而来,就连不少传统媒体也纷纷登上“爱国主义高地”,对方正县大兴口诛笔伐。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这里说起。8月3号下午,更有5名男子专程前往方正县,将这座“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墙”砸毁,并向上面泼了红油漆。此举被一些网民捧成英雄,但也有另一部分网友表达了不同意见。

《南方都市报》评论周刊上作者狂飞的文章说,对此,有网友表示:坦白地说,我觉得这纯粹就是在装蒜,每逢国内发生天怒人怨的事件,总会有那么几个“爱国”愤青及时跳出来,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结果总是能够安全转移公众情绪,为某些人分忧解难( 网友“草原上升起不落的西瓜”)。“这年月,抗日爱国永远都是最安全的,一旦善加利用,则可以达到引导民众注意力的神奇效果。因此,“抗日5勇士”此次到方正县砸碑的所谓‘壮举’,来的正是时候” (网友胆小草民)。此外,谈到近来公众视线屡屡被种种意外迅速转移的现实案例,有网友回顾说,“因为达芬奇家俱,郭美美只火了两个星期;因为赖昌星,达芬奇只火了一个星期;因为温州动车事故,赖昌星只火了半天……”等等 (网友颜昌海)。这里我再补充一句,温州动车事故因为方正县砸碑事件而迅速淡出人们的视野,同样只火了不到两个星期。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的确,所谓“为侵华日军逝者立碑”的指控,如果属实的话,方正县就算浑身是嘴也解释不清了,必然遭到痛骂不说,其所立之“碑”也难逃最终被拆除的命运。但问题是,曾经遭受日本奴役的方正县真会愚蠢到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为侵华日军立碑吗?据《联合早报》记者于泽远的报道,方正县常务副县长洪振国8月2号对此解释说,该县原本就有一处日本人公墓,是1963年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批准建设的,后来又在其附近由方正县的日本遗孤集资建立了一处中国养父母公墓。今年,方正县同时为这两处公墓设立了名录墙,分别称为“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和“中国养父母逝者名录”。

其实,从铭刻在这个“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墙”上的序言,就可以看出,当年死于方正县的5000多名日本人并非“日军”,尽管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往中国东北的“开拓团”是日本侵华战争的产物,也具有准军事组织的性质,但其中的大部分人仍然是平民身份。同时,无论这个开拓团属于什么性质,当年因为“饥寒交迫”而“死于荒郊野外”的这5000多名日本人,毫无疑问也同样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受害者。周恩来1963年批准为他们建立公墓,不仅体现了中国方面的人道主义情怀,也为日本民众反省战争、以史为鉴提供了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场所。

于泽远的文章又说,方正县此次不过是给已有48年历史的这座日本人公墓树立了一块名录墙而已,但经过微博和网络上的一番添油加醋之后,却变成了什么“给侵华日军立碑”,其动机也成了什么“吸引日商投资”,以满足该县领导的“政绩”需要等等。再加上传统媒体的联手抨击,方正县就算还想辩解的话,在一群高举什么“国家大义”和“民族气节”大旗的批判者面前,恐怕也只能乖乖低头,“听候审判”了。话说回来,尽管日本在历史上曾经为中国带来过深重灾难,这段历史当然不能忘却,但牢记历史并不等于延续仇恨,更不等于要去仇恨那些同样身为战争受害者的普通日本人。

文章最后分析认为,历史与现实的恩怨情仇让中日关系总是显得十分复杂和脆弱,这对双方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方正县这次成为众矢之的,再一次表明了中日之间的敌意难以化解。有网民将此次方正县的做法讥讽为“中国式碑剧”,不过,作为目前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中日之间的传统敌意不减反增,又何尝不是双方的“悲剧”呢?!

与此同时,也有评论认为,客观地讲,方正县政府这样做,也承担着打造“中日友好”基地的政治使命,毕竟,日本战败之后,有1万5千日本“开拓团民”曾聚集在方正县,其中的5千人更是死于此地。在那段时间,这里上演了多少中日两国普通人之间的恩怨情仇,悲欢离合的悲喜剧,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以公墓和碑墙的形式昭告后人,就事论事,并没有什么错。中选网上专栏作者姜莱的文章说,无需置疑,一些国内民众对此事的强烈反应,并非都是理性的,有些反应还很极端。他们一上来就对碑墙事件上纲上线,将其渲染成为爱不爱国,当不当“汉奸”的问题,这种政治与道德的制高点一旦被占据,对此事展开理性对话、沟通和探讨的渠道就被堵死了。

其实,如何看待这座碑墙,恐怕也得问问方正当地的中国老百姓,究其原因,日本“开拓团民”曾在这里大规模聚集过,当地的不少中国人,都曾与埋在地下的那些“开拓团民”有过交往,有些人之间可能还发生过缠绵的情感纠葛,甚至一起组成过家庭。可所有这些历史与现实的细节,却没几个人有兴趣过问,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些自诩的爱国者在激愤发言,张口闭口就要代表所有中国人。

事实上,把当年的“日本人公墓”改为日本“开拓团民亡者”之墓,并为其建立名录墙,这在中国可绝对是政治上的一件大事情,甚至涉及到相关的外交政策,因此,虽然具体的办事机构是方正县政府,但这却绝非地方政府所能做主和最后拍板的。实际上,这肯定是经过逐级上报,并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和认可的。现在,一些人在抨击这件事时,却只是一味把矛头对准方正县政府,并一口咬定这只是地方政府的错误,却对批准这个项目的“上级”部门只字不提,这是不公道的。而习惯于下指导棋的那些“上级”领导,在方正县政府都快被口水淹死之际,却装聋作哑,当缩头乌龟,不敢站出来澄清事情真相,更是缺乏担当。

另一方面,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8月4号的“新闻1+1”节目中,曾以这个公墓并不对中国人开放为理由,试图否定方正县宣称其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说法,对此,网友胆小草民批评说 ,俺觉得白岩松先生在这个节目里指鹿为马、无限上纲的本领着实不同凡响。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白岩松曾反复循循善诱他的同事(央视驻黑龙江首席记者王跃军),结果却是屡诱不成。究其原因,方正县没有任何暧昧可言,日本人在方正县也确实没有投资,没有投资也就没有什么可捞油水的机会和政绩可言了。

不过,与白岩松的愿望相反的是,王跃军反而说出了这样一些事实,“比如说80年代,日本著名的水稻专家藤原长作,曾先后6次来到方正,无偿传授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而且这种技术很快便推广到了全国的25个省、市、自治区。同时日本人还在这里无偿地捐助了一些小学,包括培训当地农资方面的人员等等”。对此,文章反问道,这段话不是恰恰印证了该公墓对日本国民开放的教育意义吗? 白岩松先生与跑到方正砸碑的那“抗日5勇士”看到这样的回答,恐怕是要大失所望了。在抗日爱国最为安全的当下,对方正县无限上纲的白岩松,实在是让俺作呕。

来源:法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