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拆墙 中国互联网时代“人民的力量”(图)

发表:2012-07-08 12:5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6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摄于7月4日(周三)四川什邡,武警与警员在把守政府办公楼。经历了民众抗议后,地方政府屈服,宣布永久性停建该铜钼厂。(图片:Getty Images)

【看中国记者李婉君编译】 (本文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7月6日刊登的Jaime A. FlorCruz专栏文章“People power a sign of times in China's internet age(人民的力量 中国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标志)”。)

CNN编者按: 吉米的中国Jaime's China)”是一个有关中国社会和政治的每周专栏。吉米(Jaime FlorCruz)自1971年以来一直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他曾就读于北京大学(1977年至1981年),曾任时代杂志(TIME Magazine)北京记者和总编(1982年至2000年)。

在中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草根运动的成功。

这一星期,我们就看到了。

在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什邡市,政府官员迫于公众的压力,放弃修建一座耗资16亿美元的化工厂。

此前几天,数千名愤怒的居民走上街头,抗议在该市投资修建一座16亿美元的铜钼厂。

市府官员说,该厂已通过了所有的环境评估,但当地居民担心长期的污染问题及对健康的危害,他们对该项目说“不”

他们无视政府和警方的命令,举行游行并高呼“保卫什邡环境,还我美丽家园”的口号。

很快,该市市长让步,承诺暂停施工。之后在周五,该市党委书记被解职。

官方《环球时报》酸涩地称:“如果他们的抗议只是一个‘别在我家后院’的运动,那么他们达到了目标。”

但一些政治观察家们认为,这超越了狭隘的“别在我家后院”的运动。

在美国的中国互联网专家萧强说:“这一地方性的‘别在我家后院’运动通过互联网获得了全国的舆论支持,这是一个惊人的实例。”

“新型媒体,尤其是通过微博和流行的论坛,它们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了一个绝对关键的作用。”

萧强说,网民们即时广泛地把新闻传播开来,曝光了警方对抗议者使用暴力,引发了公众愤怒。

他说:“随着这些全国性的曝光,公众舆论站在了抗议者这边,地方当局别无选择,只能马上屈服。”

在中国,已有另外几个“别在我家后院”运动获得了成功。

2009年在广州,当地居民举行集会,中止政府计划在广州郊区城镇建设一座垃圾焚烧厂。

同年,上海居民挫败了该市规划建设一条采用磁悬浮技术与混凝土高架轨道的高铁线路。

去年8月在大连,数千名示威者迫使该市官员关闭了一座有争议的、生产对二甲苯(PX)的化工厂,并承诺搬迁。居民们担心对二甲苯致癌。

政治观察家们将这些归功于智谋战术。

美国爱荷华大学政治学教授唐文芳(Wenfang Tang 音译)说:“环保是一个让市民可利用中央与地方的分歧(来保护自身权利)的‘完美’的问题。”

唐解释说:“人们知道何时来利用中央政府的规定,抵制地方政府,保护自己的权利。”

“北京往往会同情公众的这些要求,因为它不伤及中央自身的合法性。学者们形容这是‘合法抵抗’战术。​​”

但中国一直在应付不断爆发的社会动荡。

对于没收土地、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及官员腐败和环境污染,民众的愤怒与日俱增。

另一个新的因素是微博现象。

现在中国有超过3亿微博用户,他们每天贴出约1亿条信息。

尽管政府在审查,微博在拆除那些阻碍信息自由流动的“高墙”。政府的审查不能完全阻止微博用户下载、转发和浏览消息。

当盲人活动家陈光诚逃脱软禁,在北京躲进了美国大使馆后,在微博上,公众持续的关注帮助给中美官员施压,要求他们寻求外交解决途径。

“在聚光灯下,效果有巨大差异”,法国里昂大学教授格雷戈里·李(Gregory Lee)说,“陈光诚案的处理是在媒体关注下的反应。”

此后,陈光诚被允​​许离开中国,到美国读书,

当这些事件爆发时,绝大多数的中国官方媒体通常会保持沉默,或小心翼翼地遵循官方路线来提供信息。

萧强说“值得指出的是,虽然官方媒体在整个(什邡)事件中保持了一贯的沉默,但网上几乎没有封杀,至少在头几天是这样。”

萧强认为,网络监察员明显没有作为,可能是因为那些图片和抗议的消息传播得太快,让监察员控制不过来,或者它可能是北京深思熟虑的决定,因为它涉及的是一个地方环境问题。

爱荷华大学的唐文芳说,现在,地方政府在环境与劳工权利等问题上让步,这并不少见,(因为)这些问题不涉及核心问题。

他说,“我怀疑,(在西藏)如果当地政府能那么轻易妥协,还会有藏民要求自治的抗议吗?”

是官方现在的宽容度和妥协出现新的标准了吗?

观察家们认为:不一定。

萧强说:“如果中央有决心来压制信息及反对的声音,他们仍然可以限制公众意识的规模。”

著有《中国失去的十年》回顾文革一书的作者雷戈里·李说:“(在中国)群体示威还会一次又一次的发生,但当局仍会寻求压制的手段来对付。”

但萧强说,地方官员可以从本周什邡爆发的事件中多少学到点教训。

“他们应该学到,当面对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使用残暴的武力可能会适得其反,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因为这些暴行会面临被迅速在全国曝光的风险。”

(译文略有删节,点击看原文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