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全民小康”的漫漫长路(图)

发表:2012-10-14 19:2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十八大召开在即,德语媒体也在对胡温执政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总结评价,指出在国内生产总值维持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和环境污染仍然是威胁社会稳定的定时炸弹。然而在没有对历史深刻反思的情况下,改革举步维艰。

《新德意志报》(Neues Deutschland)本周刊登了其驻京记者的文章,指出中共将十八大的日期推迟到11月初,而不是像原先外界纷纷猜测的十月中旬,主要是出于内政原因:

“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经济改革是否以及如何继续下去,当然还有至今没有认真对待的政治改革是否以及如何推行。此外,与日俱增的社会对立矛盾和严重的环境污染要如何应对,也是中国领导层必须回答的问题。”

“和谐社会”越来越遥远

在对胡温执政十年期间,中国经济整体上取得的成绩进行积极的总结之后,作者笔锋一转,提到了今年9月份,温家宝有关改革的言论。这位即将卸任的总理提醒,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中国要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还要走很长的路。因此必须坚持经济改革,并且开始进行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改革。《新德意志报》写道:


社会动荡日益加剧

“温家宝很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北京也深知目前中国存在的巨大贫富差距。东部和南部富裕发达地区与内陆和边疆地区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教育和医疗体系亟待改革。建立有效的养老保障体系的工作进展不够迅速,赶不上人口老龄化的步伐。大量的原材料、能源和劳动资源被浪费,环境和自然遭到严重破坏。劣质产品继续给经济成果和国际声誉抹黑。而不断发生的腐败和滥用职权丑闻也使党的威信陷入崩溃。罢工和骚乱事件就是国内不满情绪严重的表现。”

没有历史的反思,就没有改革的动力

批评者指出,中国领导层2007年大张旗鼓宣扬的“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如今距离现实越来越遥远。在被问到如何看待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许多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都是不以为然地耸耸肩。汉学家施寒微(Helwig Schmidt-Glintzer)本周为《新苏黎士报》撰写文章,指出文革其实已经胜利,并且正在把中国引向一个没有过去的未来。这篇题为《中国迅雷不及掩耳的变脸术》的文章一开头写道:

“1989年以来,中国书写了一部经济发展的成功历史,但是却忽视了对历史的反思。而需要认真审视的,不仅仅是天安门事件。……整个20世纪似乎已经被中国人遗忘,更谈不上从漫长悠久的五千年历史中去吸取经验了。”


对文革、六四的噤声,导致中国无法正面反思历史

这位出版过不少有关中国历史的著作和文章的学者在文章中逐一介绍了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再现中国历史教训的作家作品,包括余华的《十个词汇里的中国》、廖亦武的《子弹鸦片》以及杨继绳的《墓碑》,其中涉及对八九民运、大跃进和三年大饥荒等历史的回顾和反省。施寒微指出,这种思考和研究已经越来越难:

“因为即使在中国,人们也越来越倾向于仅仅以刚刚过去的这几年来定义自己。中国在上个世纪遭受的种种灾难,尽管当时的西方列强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但是它其实也是一种假象造成的,那就是误以为中国可以像一张白纸那样,一切从头开始。”

来源:德国之声中文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