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有四不过 后代福气多”是哪四个不能过?(组图)

发表:2025-07-28 07:5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寿桃
老祖宗说:“寿有四不过,后代福气多”,指哪4不过?(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在农村,流传着一句俗语:“寿有四不过,后代福气多”。这句老话的意思是,做寿有四个方面的限制,而其中的“四不过”又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寿有四不过,后代福气多”指哪4个不过?

一不过:父母健不过寿

在民间有句话:“父在不留须,母在不庆生”,意思是说父母在世,子女依然是如孩童般需要他们的庇护。在这种情况下,经孩子为自己做寿就显得有些不妥,甚至会被视为不敬。

因此,当父母在世时,若子女自办寿宴,就会引来他人的侧目,甚至可能让人觉得子女是在抢夺父母的福寿。

二不过:年龄小于六十不过寿

在古代,只要人们过了四十岁,就可庆祝做寿。然而,做寿并不是每一年都要庆祝,而是通常在逢十的整岁时举办,这些特别的寿辰更具意义。因此在古代,开始做寿的年龄一般是五十岁。

然而在民间还有另一句老话:“做九,不做十”,这表示在做寿时不应庆祝整岁数字。例如,当家中老人即将迈入80岁时,通常会在老人满79岁时提前选择某一天为其庆祝做寿。

这是因为有句话说得好:“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过于追求完美反而可能使愿望难以实现。因此,为了祝愿更长的寿命,做寿时也常常会采用虚岁的方式。

说到人过了40岁便可做寿,但俗语又提到小于六十岁不宜做寿。是因为古人普遍寿命较短,因此在年轻时不会举行做寿。做寿的意图,是在年老后祈求长寿。而四、五十岁便祈求长寿在传统上并不太合适。

生日 过寿 习俗 忌讳 仪式感
对于老人来说,最大的慰藉就是子孙围绕的快乐。(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三不过:七十三岁或八十四岁不做寿

民间常言道,人生有两道坎,只有迈过去才能享受更多的岁月,其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样的说法预示着很多人在这两个年岁可能面临风险。

因此,当老人接近这两个年龄时,他们通常会更加小心谨慎,以至于在这些年份中甚至不庆祝自己的生日,寓意着想要潜伏地避开厄运,顺利过关。故而,这个时期不会有人为他们做寿。

四不过:人过九十不过寿

这里所指的“90岁不过寿”主要是针对98岁以下的老人。

在民间,大家通常认为,活到90岁已然是高寿,之后的日子则是多活一日的奖励。在这种情况下,再去做寿显得似乎是在抢夺后代的福寿。然而,一旦老人活到98岁以上,接近百岁时,便是值得全家人欢庆的日子,届时举行一次盛大的寿宴,既光荣又让人心中充满期待。

总之,做寿最大的意义在于子女对长寿老人表达的祝福,是对他们健康长寿的祈愿,同时也是家人团聚的良机。因为父母在世,人生还有希望与未来;而父母离世,人生便只剩下回忆与追思。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当把握机会常回家看看父母,别让一时的错过留下终生的遗憾。



责任编辑:方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