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为特权而战

发表:2012-11-05 04:4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人们希望将于11月中旬接过政权的中国新一届领导人能进行诸项改革,其中最紧迫且最可能导致分歧的一项就是平等对待非本地城市户口居民与当地城市户口居民。最近,有人讨论是否允许非京籍居民(包括来自农村和其他城市的人)子女在京参加高考,虽然只是嘴上说说此事,但这却引起了激烈争论,并且对立双方还在公共场合展开了激烈辩论。

问题的核心是中国的户籍制度(又称户口)。当地政府以此决定哪些居民享有特权。北京流动人口庞大,并且是很多中国最优秀的国立学校(含大学)所在地。北京市政府并不想让非京籍居民更容易得分到城市的一杯羹。甚至专门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设立的私立学校也照例被市政府取缔了。实际上,这是变相歧视。

即便孩子出生在北京,也至少需要孩子父母之一方持有北京市户口才有资格给孩子落下北京市户口。如果双方都没有这本众人垂涎的证件那就不好说了。对“外地人”(人们对非京籍居民的称呼)来说,爬上北京市的教育阶梯已经够困难了。对那些想上大学的人来说,几乎不可能留在北京继续读高中。因为考生必须回户口所在地参加高考(大学入学考试)。更别提连他们自己难得回去过、甚至连个近亲都没有的穷乡僻壤。雪上加霜的是各地高考大纲各不相同。所以这些孩子必须离家到他们最终参加高考的地方念高中。北京的大学给京籍考生过多的招生名额,这使得非京籍考生几乎没有希望被录取。

政府官员已经放出了改革的信号。国务院已经在八月份要求地方政府在今年年底制定出“详实的计划”以允许考生在实际居住地参加高考。考生家长们对此持怀疑态度。不妙的是,该指令要求地方政府想办法制止高考“移民”:搬入一座城市以便获得更好的机会进入那里的大学。该指令暗示城市仍然可以为参加高考的外来考生设置高门槛,比如要求考生提供父母的工作证明、纳税证明以及缴纳当地社保基金的证明。很多外地人没有此类证明。“不应该以考生家长能提供什么证明为依据”,一位母亲生气得说道。跟她一起的还有几十个怀着相同想法的父母,他们一同来到北京市教委为降低外地考生门槛而请愿。

10月18日,在北京市教委办公室门外,这些来请愿的人遇上了一群同样生气的持有北京户口的人,且人数差不多。同样。在这场长达4个小时的僵持中,后者大骂前者。一位非京籍人士说道,“他们始终把所有发生在北京的问题都怪罪到外来人员的头上”,其中包括交通堵塞和犯罪。最近几个月,这些积极分子指出他们已经在北京收集了大量支持外地人继续请愿的人们的签名,但几乎没有爱的回应。北京警方已经警告他们停止请愿。其中一名就被抓了起来并受到粗暴对待。但请愿的人依然不服。“现在是考验他们历史责任感的时候了”,一位参加请愿的父亲在谈到中国未来领导人的时候如是说。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译言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