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违约事件频传 债转股非救命稻草

发表:2016-08-05 12: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6年08月04日讯】受经济下行、产能过剩、投资回报率恶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信用债市场的违约事件从2015年以来显著增多,国企正在上升为信用风险的主要来源,成为信用债市场最大的“雷区”。

7月22日,工程机械行业巨头中联重科近期召开两笔债券的持有人会议,承诺不进行债转股、不恶意逃废债、尽一切手段保本付息的议案获得全票通过。而在8月2日,此前引发舆论哗然的东北特钢连发两公告,表示不会采取恶意逃废债行为,不会单方面对未兑付的债务融资工具采取债转股行为。这表明市场对于“债转股”政策的反对声浪越来越高,那些试图借此转嫁危机的企业和地方政府要正视市场声音了。

所谓债转股,是指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控股(或持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债权转为股权后,原来的还本付息就转变为按股分红。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7月底,今年中国信用债市场共18家发行主体的38只债券违约,违约金额达247.6亿元。而从2014年国内市场打破刚兑至今,总共违约金额在376亿元。可以看出,今年大半年的时间,违约金额几乎已是前两年的2倍之多。从行业来看,钢铁、煤炭、有色这些过剩产能集中的传统行业,是企业债违约的重灾区;同时,农业、食品、物流等行业也陆续出现了违约事件(例如南京雨润、江苏中联物流等)。而更引发市场担忧的,则是违约事件在国企领域的爆发。

受投资驱动模式以及各种扶持政策的刺激,央企、国企在“做大做强”的名义下实现快速扩张的同时,在不断挤压民企的生存空间。尽管国企的生产效益、市场竞争力以及风险意识和风控能力普遍弱于民企,对国民经济的整体拉动作用也低于民企,但因为得到了国家的政策扶持和政府背书,市场和投资者曾普遍认为国企出了问题会有国家“兜底”。但今年出现的一系列信用债违约,让一部分投资者意识到,企业债市场并不总存在“刚性兑付”,国企违约风险开始引发市场普遍焦虑。特别是国企由于体量巨大,一旦出现违约问题,其规模和负面影响的程度都大大超过民企,违约债券的后续解决也比民企难得多。从数据上看,今年的债券违约中,涉及央企子公司和地方国企6家,相关达164.7亿元,占违约总金额的近七成。可以说,国企正在上升为国内信用风险的主要来源,成为信用债市场最大的“雷区”。

面对债务违约问题,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希望借助“债转股”的方式暂时摆脱困境,能将风险转嫁给银行及其他投资者,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恐怕就是东北特钢的当事人了(包括辽宁国资委)。但可以说,“债转股”被提出后,反对声就占据了舆论的主流。市场人士从不同方面分析指出,债转股并不是解决债务问题的根本方法,它仅仅是一个债务转移、以时间换空间的过程,不但不能从根本上化解企业债务过剩的问题,反而有可能让僵尸企业得以续命。

与债转股有重大关系的银行方面,尽管有一些观点认为债转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的资金压力,但更多业内人士认为,债转股只会加大银行业的风险敞口,而且这次政府不会兜底,完全需要市场主体参与方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来确定转股的价格。因此,即便是市场化、法治化的债转股,银行面对的风险也不会小。

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国企正在上升为信用风险的主要来源,成为信用债市场最大的“雷区”。对于部分国企和地方政府期待的“债转股”解决方案,中央高层、投资人和银行业普遍持反对意见,债转股在中国市场已经成了“过街老鼠”。对此,相关各方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责任编辑:何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