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肺炎 强化了台湾认同(图)

原标题:中共肺炎事件强化了台湾认同

作者:《上报》敦厚工科男 发表:2020-03-04 10:0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共肺炎强化了台湾认同
自中共肺炎事件爆发开始,不少人开始强调台湾与中国的不同。(资图片来源:张家铭/上报)

【看中国2020年3月4日讯】天下杂志于2019年底发表最新国情调查,显示在国家认同、统独倾向两个方面,世代差异创下新高,40岁以上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比例不超过60%,30至39岁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比例则是超过60%,20至29岁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比例甚至高达80%。

自中共肺炎事件爆发开始,不少人开始认清台湾与中国的差距,有人倡导台湾要与中国划清界线,也有人要求容易被国际误会的中华航空改名,甚至有人提倡要建立正常国家,并向世界宣告:我们是台湾人!

虽然台湾人已是目前最大的共识,不过我们离建立正常国家的那天,还有一大段路要走。我们要知道,在台湾这块土地上,仍有将近40%的人,不完全认为自己是台湾人,我们的身分认同依然存在着不可弥补的分歧,因此我们仍然无法向世界大声的说出我们是谁。

有人说历史的讽刺就是同样的剧本会一再上演,我们可以把这件事情反过来看,在历史中寻找同样被压迫的民族寻求独立的例子,当作我们未来行动的依据。历史上以色列人逃离埃及并建立国家的过程,和台湾自二战后迄今的发展,在概念上颇为类似:两者都是试图脱离某国的控制,并且发展自己的身分认同,从这个观点来看,以色列人走过的路,值得我们参考。

当年摩西带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并没有马上前往迦南,而是在旷野中流浪了40年。以色列人在流浪的日子中,除了宗教层面的因素之外,他们其实是在凝聚身分认同。逃出埃及的那一代以色列人,接受过埃及的统治,因此或多或少都认为自己是埃及的一份子,在身分认同上也或多或少会偏向埃及人,这时候大家的身分认同是错乱的,无法凝聚向心力。因此他们要先凝聚以色列人的身分认同感,把以色列人中含有埃及人的那部分洗练殆尽,并且等到认同自己是埃及人的那一代凋零后,新一代以色列人才是真正的以色列人,这时进入迦南,才有意义。

目前中华民国在台湾的状况和就刚逃出埃及的以色列人类似,身分认同错乱,有些人认为自己是台湾人,有些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有些人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学习以色列人的做法,借由时间的推移来去除台湾人之中含有中国人的部分,并且逐步提升台湾人的身分认同。除了等待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那一代日渐凋零之外,我们还可以积极的营造适合培育天然独的环境,让接下来的每个世代,认同台湾人的人数比认同中国人的人数还多。

我们首先要促进多元族群观点,台湾不是只有汉人生活在此,除了原住民之外,还有以及其它新住民陆续到来,不过汉人的观点却占主流中的主流,其它族群的观点进而受到压迫,而汉人沙文主义理所当然会受到中国民族主义的吸引而往中国靠拢,因此为了对抗中国民族主义,我们必须让台湾其它族群的文化享有跟汉人文化同等规格的尊重与对待,我们才可以从多元族群的背景中淬炼出属于台湾的文化及价值观,也只有多元族群为背景的价值观,才有能力抵抗中国国族主义的吸引。

再者是维持言论自由,单一的言论是脆弱的,即便是政治正确也是如此,多元的言论具有反脆弱性,而且真理会越辩越明。有时候适度的不确定性及随机性,反而对整体有利,例如本次中共肺炎事件,中国的种种作为,反而促进更多人认同台湾价值。

最后是组织社会动员,我们必须要让大众明白,政治是众人的事,寡头政治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身为公民,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引导国家机器往我们期待的方向迈进,并且在国家机器失序的时候起身制衡,只有国家机器与社会动员两大力量彼此既合作又竞争,我们才可以享有自由。

以色列人逃出埃及后,花了40年的时间,才把埃及人强加的桎梏洗练殆尽。面对中国民族主义的枷锁,我们可能要花更久的时间才能挣脱。解严迄今卅载,经过前辈们的努力,我们已越过了分水岭,对于身分认同的议题产生不可逆的效应。虽说目前时机未到,但我们只要维持这个趋势,并且小心避免中国的统战手段,相信建立正常国家的那天,一定会来临!

(本文为《上报》独家授权《看中国》,请勿任意转载、抄袭。原文《中共肺炎事件强化了台湾认同》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上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