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十分尴尬:大印钞与缩表居然同时存在(组图)
【看中国2020年5月18日讯】这一篇要讲述的,是中国央行现在所面临的尴尬局面:大印钞与缩表居然同时存在。这种尴尬局面的持续,导致通胀与通缩同时存在的奇特现象——消费价格持续上涨,而资产价格持续萎缩。下面首先放上第一张数据表,也是本文的基础性数据:央行资产演变表。
中国央行历年资产表(作者制表)
各位,你们要建立这样的基础认知:央行总资产膨胀与萎缩,是可以与资产价格的涨跌之间,划上直接的正相关关系的。央行的总资产2015年曾经萎缩过一次,萎缩幅度为6.0%。相对应的,2015年我国发作了股灾,同时伴随着全国性的房价下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被迫启动了涨价去库存政策,国企涨价卖煤卖铁,地产商涨价卖房,以此推动企业和个人借债买入生产性资产和房地产,维持资产价格,并推动央行资产表的继续扩张。
然而涨价去库存的推动作用是有限的,它将央行总资产从2015年的31.78万亿推升到2018年的37.25万亿之后,就到了极限,再也推不动了。2019年央行总资产下降到37.11万亿,降幅不算大,只有0.4%。但是央行资产表不能实现扩张,意味着资产价格就没有办法实现上涨,于是整个2019年中国股市就在2800-3000点之间缓慢晃荡,几乎没人能在股市挣到钱。至于房地产市场,除了极个别城市中心城区具备核心资源的个别楼盘还有一点涨幅外,大部分都处于横盘状态,郊区楼盘则普遍开始下跌。这就是央行资产表与资产价格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毫无办法。
央行被迫缩表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外汇占款丧失了增长性。外汇占款是央行为了兑换外汇印刷出来的基础人民币,也就是以外汇为锚印钞。事实上,庞大的外汇储备,就是人民币的真正信用来源,这么多年来,我国其实一直没有真正建立起人民币的独立信用,始终都是依赖兑换外汇作为最基础的印钞手段。外汇占款的绝对值在2014年达到峰值的27.07万亿,此后就进入下降通道,2019年下降到21.23万亿。今年4月份继续下降到21.19万亿,今年以来的降幅不大,只有0.2%。不过这依然是人民币的货币信用逐步丧失外汇支撑的表现,所以人民币汇率的表现依然不是很好看,兑美元汇率下降到了7.06,较2019年底的6.98持续下行。
没有了外汇占款,又想继续印钞,于是只能是启动第二条印钞通道——央行印钱借给商业银行。不过商业银行并不是最终的借款人,它只是一个中转商角色,它从央行手里借到钱之后,必须转手借给真正的借款人。所谓的涨价去库存政策,本质上就是帮助商业银行寻找到真正的借款人——愿意借钱扩大产能的企业,以及愿意借钱买房的老百姓。可惜全社会的借债能力有其极限,因此商业银行向央行借钱的能力也有其极限,到2019年,商业银行向央行借了11.77万亿的钱,较2015年增加了3.4倍,实在是借不动了,再借都要砸在自己手里了,于是只能向央行还钱,今年4月份,商业银行向央行的借款减少到10.80万亿,降幅不小,达到了8.2%。
外汇占款+对商业借款的持续下降,体现在央行的资产表上,就是被动缩表。今年4月份央行总资产36.03万亿,较2019年底减少了2.9%,这种降幅已经不算小了。央行总资产=全社会的基础货币,央行资产表萎缩,意味着基础货币的供应量持续减少。而为了维持经济的继续发展,又必须投入更多的货币,形成更多的刺激,于是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快货币的流转速度,你借了钱之后存入银行,银行继续拿去借给另一个人,由此形成货币乘数。适格的借款人现在越来越少了,也没关系,干脆就放松金融风险管控,允许类似地方政府这样的借款人大规模的借新钱还旧债,由此继续推高货币乘数。
中国的实际货币乘数与理论上的极限货币乘数之间的比对表(作者制表)
上表是中国的实际货币乘数与理论上的极限货币乘数之间的比对表。2008年中国的实际货币乘数2.29,理论极限为4.25,两者之间的差距极大,意味着中国在当时有极大的货币空间,可以通过鼓励借债加速货币流转。到2019年我国的实际货币乘数为5.35,而理论极限值为5.47,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经减少到只有0.12。再到今年3月份,实际乘数5.70,理论极限5.78,两者之间的差距缩小到只剩0.08。这其实是货币政策已经丧失空间的表现,哪怕是使用借新债还旧债这种不要脸皮的方式,也已经达到了极限。想要继续扩大货币乘数的理论极限,唯有继续降准,所以4月份降了一次准,到今天上午又搞了一次定向降准。到今天这一刻,我国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备付金率,只剩下12%左右,事实上这已经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准13%。欧美国家虽然法定的存款准备金一般只有1-4%左右,非常低,但是各欧美银行自己会执行10%左右的超额备付金,手头总是要留点现金,以确保金融安全,不至于发生挤兑等恶性金融事故。想要继续大规模的降准,其实我国的金融体系已经没有什么降准空间了,再降下去的结果,就是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老百姓随手挤兑一下,就是金融体系的整体坍塌。
这里必须进一步吐槽的是:2017年来我国每一次降准,打出来的口号都是为了增加小微企业贷款。下表是近年来小微企业贷款的比值演变:
近年来小微企业贷款的比值演变(作者制表)
小微企业的贷款占比,2017年为24.48%,此后伴随着口号越喊越响,占比越来越低,到今年一季度末下降到23.19%。当然了,或许如果不这么喊口号的话,小微企业贷款占比或许会更低,这也是说不定的事。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是,贷款的实际投向,具体去了什么领域:
中国贷款投向变化情况一览表(作者制表)
吃贷款吃得最多的领域,就是居民贷款,居民贷款占比呈现长期的上升趋势,2017年的占比增量最大,当年度增加了2.46个百分点。此后增量放缓,2018年增加了1.53个百分点,2019年继续放缓到增加1.09个百分点。这种增长幅度放缓的结果,就是房价一步步丧失增长性,北京上海等房价过高地区甚至开始下跌。今年一季度就更不好看了,从2019年的34.87%缓慢下降到一季度的末34.04%,减少了0.83%。这意味着如果居民不再加速借钱买房的话,那么央行资产表的萎缩情况会加剧,从而进一步推跌房价。老百姓越是借钱,央行资产表膨胀得越快,资产价格就越高。反过来,老百姓不再借钱,央行资产表萎缩,反过来资产价格就跌得越狠。这就是加速恶性循环,现代金融体制的加速作用,没办法的事。
三农贷款占比在2014年达到峰值的32.49%,此后逐渐下降,目前为27%左右。金融对农业的支撑力度在近年来越来越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短期内不会有什么改变。服务业贷款占比长期稳定在25%左右,不升不跌。房地产开发贷款占比在2015年下降到低谷值的5.04%,此后伴随着地产涨价去库存政策的推动,逐步上升到今年一季度的7.17%,整体上来说,虽然银行业内部对开发贷有着诸多限制,但其实房地产依然是金融行业最喜爱的领域。要知道居民贷款其实基本上就是拿去买了房,再加上开发贷的话,其实超过41%的贷款是被房地产吃掉了,这已经是绝对优势的贷款投向了,其它任何投向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至于工业贷款,其占比持续下行,近年来每年都要下降个百分之零点几,颓势无从掩盖,与房地产根本就没法相提并论。
今年,中国在财政上的最大举措,就是“新基建投资”。截至4月份,地方政府发债1.9万亿,主要名目就是为了推动新基建建设。各位,你们一定要了解的是,今时今日,我大中国的货币总规模已经达到了208万亿。就这种庞大的货币规模来说,依靠地方政府今年以来发行的1.9万亿地方债来推动新基建,是根本推不动的,连货币水花都激不起来。2008年我国的货币总量只有47万亿,政府搞4万亿基建投资,引动民间的10万亿资金跟随,在当时当然可以带动整个货币走向的改变。但是今时今日,想要靠万把亿的地方政府债,带动208万亿的资金转向,是不可能的。08年的四万亿可以把挖掘机铺满全国,老百姓的视野之内全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但是现在的两万亿,只不过是冷冷清清,老百姓冷眼一看,连土方车都看不到一辆。
按比例来说,要拉动当下208万亿的全社会总资金,政府投入的资金规模必须超过20万亿,但这是绝无可能的事。要知道,在央行缩表的情况下推升货币乘数,已经带来一个非常扯淡的结果了:全民消费价格显著上涨,而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持续下降。继续放纵地方债务无节制扩张的话,津巴布韦就是我们的明天。
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与工业生产产品出厂价格涨跌幅比较(网络图片)
截至今年4月份,消费物价同比涨幅3.3%,而生产资料出厂价格跌幅3.1%,两者之间的叠加差异6.4%,乃是史上最高。一方面全社会货币流动性泛滥,导致消费物价上涨。另一方面,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没人要,经济萧条。这两种情况叠加,简直都要让人精神分裂。如果要给这种现象找个名词,那就是经济学上最令人望而生畏的词:经济滞涨。
美国人在上世纪7、80年代面对经济滞涨局面束手无策,一切金融和财政手段都宣告无效。最终解决滞涨问题,靠的是信息技术革命。现在这一次,我大中国眼看着就一步步的踏入了滞涨陷阱,希望这一次,我们也能轻轻松松的走出来吧。当然,走出来的办法,我讲过无数次了,有限政改,放开民间资本管制,科研去政治化,等等,都是很好的办法,都能让我大中国一步步走出陷阱,甚至,实施得好的话,可能只需要启用其中的一个办法,就能一步走出来。现在的疑问只不过是:中国愿不愿意走出其中的任何一步?
责任编辑:宇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 彰化古迹巡礼 品味台湾亲子行(组图)
- 天意高难问却柳暗花明 俄乌战争意外成一契机(图)
- 趣话七福神 揣摩日本人的幸福观(组图)
- 【电影故事】两个古怪的舅公拯救了少年灵魂(组图)
- 百年混乱 出现于人类社会的三匹恶狼(组图)
- 【云中君专栏】克敌疗伤 音乐的多种神奇功效(图)

- 天钧政经:5月14日习近平为何在政治局常委会议大动肝火?
- 北京恐出事 军中连续异动 两会前忽发护习呼声(图)
- 不寒而栗!历次运动竟是他为中共出谋献计(图)
- 官场流行新词“七亿赵” 赵正永淫乱生活令人咋舌(图)
- 莫言:感到自己跟一头猪、一条狗没有什么区别(图)
- 中国数据库外泄 逾64万病例更新数据曝光(图)
- 四川洞穴直通阴曹地府 官员误入惊骇万分(图)
- 军方绝密:掌中南海防空的81军旅长神秘死亡(图)
- 中共肺炎(又称武汉肺炎)
- 拜登
- 病毒
- COVID-19
- 疫苗
- 川普
- 特朗普
- 国安法
- 贸易战
- 习近平
- 华为
- 台铁
- 三峡大坝
- 新疆棉
- 长江
- 洪水
- 袁弓夷
- 港版国安法
- 汉光演习
- 国民党
- 退党
- 弗洛伊德
- BLM
- 中共
- 阎丽梦
- 金正恩
- 王岐山
- 赖清德
- 孟晚舟
- 关税
- 边境墙
- 彭斯
- 美国
- 贸易谈判
- 刘鹤
- 王沪宁
- 江泽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内幕
- 中共
- 反送中
- 贪官
- 情妇
- 腐败
- 反腐
- 打虎
- 官场
- 看中国
- 一国两制
- 法广
- 社交媒体
- 往事微痕
- 出卖国土
- FB
- 六四
- 朝鲜
- 加拿大
- 脱欧
- 央行
- 债务
- 杠杆
- 美元
- 货币
- 人民币
- 欧元
- 日元
- 港币
- 房地产
- 楼市
- 财政
- 财富
- 中产
- 海参崴
- 台湾
- 蔡英文
- 北京
- 刘强东
- 大妈
- 房价
- 疫苗
- 非洲猪瘟
- 大陆
- P2P
- 雾霾
- 基因编辑
- 防火墙
- 维权
- 709律师
- 上访
- 法轮功
- 网络审查
- 活摘器官
- 江东六十四屯
- 唐努乌梁海
- 长白山
- 白龙尾岛
- 江心坡
- SARS
- 新疆劳改营
- 言论自由
- 女主播
- 央视
- 华人
- 移民
- 华人
- 留学
- 海关
- 遣返
- 签证
- 回国
- 入籍
- 绿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国
- 桂军
- 抗战
- 孙中山
- 蒋介石
- 宋美龄
- 邓小平
- 林彪
- 刘少奇
- 中共
- 皇帝
- 诸葛亮
- 易经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机
- 预言
- 奇闻
- UFO
- 外星人
- 寿命
- 文革
- 养生
- 紫凤
- 贯明
- 李道真
- 轶飞
- 李云飞
- 云中君
- 辛思
- 夏闻
- 沧海
- 东方纵横
- 唐柏桥
- 王尚一
- 江枫
- 马新宇
- 黄清
- 子龙
- 园丁
- 李青城
- 秦就石
- 马来启
- 中经研
- 秦天靖
- 江浩
- 李子壬
- 紫君
- 秦山
- 陈破空
- 戴东尼
- 曹长青
- 邢仁涛
- 瑜正
- 简易
- 肖川
- 伍凡
- 顾言
- 归瑜
- 乙欣
- 陈泱潮
- 林立桐
- 徐沛
- 邓正梁
- 天雪
- 军事专家:高超音速导弹改变俄乌战局(视频)
- 香港记者被跟踪 网民推测是警察(图)
- 纽约市環衛局和皇后区預祝明日始回收路边堆肥(图)
- 喝咖啡损害肠道?专家这么说(组图)
- 李强政府工作规则大变 删所有前党魁说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