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祛除体内淤积湿气。(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湿气重百病生”,大约百分之九十的人体内都有湿气,湿气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难以处理。
体内湿气产生有两大原因
1、肾气不足从而蒸腾水液、排泄水液的功能减弱了。
2、脾虚不能充分运化水湿,输布水液。然后水、津液聚集成湿,停滞成痰湿留在体内。
脾依赖肾阳来运化水湿,体内湿气与肾阳、脾阳有很大关系。湿气过盛反过来会损伤阳气,如脾阳肾阳,从而导致阳虚湿盛。阳虚湿盛的人,舌头一层厚厚的腻苔,舌头欠血色甚至无血色。湿气与肾、脾、肺都有关系,但直接原因是脾,所以我们一般说脾失则生湿。
湿是黏糊糊的 在体内各处会阻碍气机运行
1、停在体表可以让人水肿(影响皮肤、肌肉、腠理)。
2、停在经脉可以让人头闷头重,四肢发沉,脖子发紧发僵(影响筋、膜、肌肉)。
3、停在胸口可以让人胸闷咳喘(影响心肺)。
4、停在中焦可以让人腹胀满闷、食欲不振、口腻口甜(影响脾胃)。
5、停在下焦可以让人便溏、小便不利、白带黄带、前列腺(影响肾、膀胱、生殖系统)。
产生湿气的因素
1、久居潮湿环境。
2、吃过多油腻肥甘食物、暴饮暴食伤脾胃。
3、衣服不够保暖、熬夜损耗阳气。
4、长期情绪焦虑、抑郁影响脏腑运行。
5、不爱运动,体内淤积湿气多。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会因为湿气重而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爱运动,不爱运动则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重症。
这些习惯都会导致身体阳气损耗,脾胃功能减弱,从而导致体内水湿停留积聚。
祛湿方法
1、祛湿食疗
材料:南瓜籽、淮山药、黄豆、糙米、薏苡仁、茯苓、胡萝卜籽、红枣打磨成粉混在一起,以开水冲泡来喝,食用时间随意,一天一次或多次,能健脾益胃,补气益血,补充人体脾胃运化中所需要的营养,并有效祛除湿气。
2、祛湿按摩手法
平躺床上,顺时针揉动腹部。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脾胃不适、腹胀、大便黏腻,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为主,刺激神阙穴有助于健脾祛湿、强健身体。
3、多喝温开水
想要“排湿气”,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想要“排湿气”,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喝水,让水分稀释并加强循环代谢,如此一来,体内的代谢废物、食物残渣、多余水分等,就可以透过流汗、大小便等方式排出体外,湿气再也不残留。
4、少吃冷食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寒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
5、少喝酒
爱喝酒是加重“湿毒”的主要因素,从中医上来讲,酒助湿邪。
责任编辑:莲心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