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9”(HQ-9)(图片来源:X帐号@nexta_tv)
【看中国2025年7月9日讯】(看中国记者王君综合报导)伊朗与以色列在12天的冲突暂告一段落之后,就迅速着手修复其防空战力,在6月24日以伊双方达成停火协议后,秘密接收了来自于中国的地对空飞弹(SAM)发射装置,而引发外界高度警戒。此批军备可能通过伊朗向中国出口石油来抵价,双方借此进一步巩固不遭到西方制裁影响的军贸和能源合作关系。
据《中东之眼》(Middle East Eye)报导指出,该批中国飞弹系统被认为可能包括了“红旗-9”(HQ-9),其与伊朗原有的俄国制S-300防空系统能形成互补作用。尽管这些系统在对抗美制F-35等第五代战机的能力上,仍然具有争议,不过足以作为战略威慑。外界认为,伊朗意在重建被以色列袭击破坏的防空网,但同时也对中国军事依赖更进一步加深了。
伊朗除了军事动态之外,近期其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健康状况也成为舆论的焦点。据伊朗国营通讯社《IRNA》报导,近日哈梅内伊出席了宗教活动,他参加伊玛目霍梅尼宫所举行的阿舒拉节之夜哀悼仪式,还使现场民众掌声雷动。这也是他近一个月来第一次亲自公开露面,借此来澄清外界对于其健康亮起红灯,甚至死亡的各种谣言。此前,他曾经2度通过地堡预录影片向全国发言,引发外界猜测。
在伊朗国内的民族主义与宗教狂热氛围升温之际,其社会也出现极具有争议的现象。虽然美方尚未证实相关的情报,但却已在西方社会引发震撼。此举不只象征伊朗与美国之间关系的极度敌对,也反映出伊朗内部的某一些群体对“复仇”的支持态度。
❕Iran's Supreme Leader reappears in public for the first time in nearly a month — dispelling rumors of illness or death
— NEXTA (@nexta_tv) July 6, 2025
Ayatollah Ali Khamenei took part in a religious ceremony, according to Iran’s IRNA news agency. This marks his first public appearance in weeks — earlier,… https://t.co/fdKB57HsUL pic.twitter.com/z3oR9KnMjt
根据 X 帐号 @ClashReport 指出,伊朗网民已经开设了募资网站,来为涉嫌暗杀美国总统川普的“刺客”展开募款。(图片来源:X帐号@ClashReport)
美联社:中国影响力仅限“商业利益”
据美联社报导,在以色列空袭伊朗之后,北京在表面上摆出了力挺盟友姿态,其高调谴责攻击,甚至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外交部长王毅亦致电伊朗外长,但行动却仅止于此。分析指出,中国并没有提供任何的军事援助、无人机零件或者紧急信贷,其所有反应皆是精心校准过的外交辞令,旨于安抚德黑兰,同时又不想得罪沙特阿拉伯等其他的伙伴,以及要避免招来美国制裁。
华府智库“捍卫民主基金会”(FDD)的中国问题资深研究员辛格顿(Craig Singleton)则一针见血地指称,北京的反应即是稳定的买石油,及加上仪式性的呼吁对话,其作为仅此而已。他说,这暴露出现今中国的波斯湾足迹,是商业性的,而并非战备性的。一旦飞弹满天飞之,北京所吹捧的“战略伙伴关系”就会缩水成一纸声明。
中国政府此种“口惠而实不至”策略,在于中国在中东地区巨大的经济与能源利益。据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院长朱锋分析称,中东的动荡情势,并不符合中国的商业利益和经济安全,可说是北京“绝对不愿看到”的。实际上,伊朗出口的石油中,大约有8至9成流向中国大陆,亦是维持其工业生产的命脉。所以,当伊朗国会扬言将封锁荷莫兹海峡之时,中国外交部却反而公开呼吁各方要为局势降温,以避免影响全球经济。
兰德公司(RAND)中国研究中心的主任白明(Jude Blanchette)表示,北京于面对中东快速变化的复杂局势,“既缺乏外交能力,更缺乏风险胃纳”去介入。虽然伊朗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重要节点,同时也是抗衡美国的上海合作组织(SCO)的成员,不过北京的盘算已经远比单纯的结盟复杂。
纽约智库“苏凡中心”(The Soufan Center)分析报告总结指出,这场冲突揭示出北京对其伙伴的支持上,是受到一系列复杂利益的限制,其中包括避免得罪主要经济伙伴,以及避免升高跟西方的紧张关系。而说到底,中国所想要的只有廉价的伊朗石油及“和平缔造者”的媒体头条,但却希望是由华盛顿来承担所有硬实力的风险。
北京与伊朗的“战略”关系露出原形
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伊朗的主要支持方,尤其自从美国在2018年退出了伊朗核子协议(JCPOA)之后,北京就更进一步深化与德黑兰之间的关系。
目前中国是伊朗石油的最大买家,当伊朗经济因为严厉的国际制裁,而遭受重大打击之际,中国的采购带来了至关重要的救命金。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年与时任的伊朗总统莱希(Ebrahim Raisi)会面之时,他形容两国之间是一个“战略”关系,且支持德黑兰来对抗“霸凌”。
分析家认为,北京为了能够确保于中东地区能有抗衡美国与以色列,以及波斯湾国家的力量,所以与伊朗保有密切关系是其主要工作。
近来中国寻求将自身塑造成为中东地区的调解者,除了促进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于2023年拉近关系外,北京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冲突中,也担当了比对手美国更中立的角色。
然而,自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主义组织“哈马斯”(Hamas)在加沙走廊(Gaza Strip)开战之后,以伊朗为首的“抵抗轴心”(Axis of resistance)的其他成员遭受打击,其中包括叙利亚的前领导人阿塞德(Bashar Al-Assad)垮台;哈马斯与黎巴嫩的真主党(Hezbollah)对抗以色列战况的恶化。
华府智库“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全球中国中心(Global China Hub)的客座研究员陶文亚(Tuvia Gering)表示,中国方面推动让伊朗核子协议复活,显示北京试图防止伊朗于区域所扮演的角色被彻底瓦解。
伦敦智库“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中东和北非计划的副研究员阿布杜(Ahmed Aboudouh)却怀疑中国有如此影响力。他说,在以伊冲突之后,北京在中东的地位已经大受影响,因为中东的所有人皆了解到,中国方面几乎没有甚至完全无势力,来于促进情势降温中扮演任何的角色。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