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國民海外形象調查,中國人差距令人心痛

發表:2007-05-07 23: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據《國際先驅導報》報導。這是一條令中國人百感交集的消息:3月26日,美國《時代》週刊公布的一份全球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在世界上27個國家民眾的印象中,中國以42%的支持率位列第五,而排在中國之前的四個國家除英法外,日本和加拿大同以54%的支持率位居第一位,韓國不在評估國家範圍內。

據新華網消息,該調查結果迅速在網路上發酵,更多的網友在為中國國家形象提升欣慰時,也對日本國家形象高於中國12個百分點提出了質疑。或許這個調查本身還有待完善,所以大可不必反應過度,但在我們與世界接觸越來越頻繁的今天,作為「軟實力」的國家形象問題的確到了必須正視的時候。

中國人在國外的形象究竟如何?《國際先驅導報》日前特約駐世界多個國家的記者和撰稿人展開全球範圍內的調查,雖是管中窺豹,但仍可見一斑。

「不拘小節」等於中國人?

「其實在國外,中國人特別好認,那些登機時爭先恐後、在公共場所大呼小叫、對馬路上的紅燈視而不見的人,肯定是咱自己同胞。」郝旭東是一家中資公司的駐外代表,談到中國人在外的形象問題時他連稱自己很無奈,「雖然外國人一般不會當面和你說這些問題,但親眼見到這種場面,還是會覺得臉紅。」

隨著中國人出國越來越多,一些「不拘小節」的習慣也隨之走出國門。一位在航空公司工作的人員表示,通常飛機還沒停穩,不少中國人就急急忙忙地打開行李架搶拿行李,如果遇到勸阻,可能張嘴就罵罵咧咧。「我真的是無語了,雖然我也不喜歡日本人,但人家起碼懂得遵守規矩啊。」

日本人很守規矩,這是多個國家國民對日本人的一致印象。「其實他們很在乎別人的看法,所以做事前都會考慮到‘不給別人添麻煩’。」本報駐東京記者錢錚說,日本人不闖紅燈,在公共場合兩個人誇張地捂著嘴交談,其實都是怕打擾別人。相比之下,中國人在海外則經常犯些如亂扔菸蒂等的小毛病,至於不排隊、偷拿飛機上的耳機等行為更是時有發生。

在俄羅斯留學的王彥則告訴《國際先驅導報》,與中國人辦理到某個城市的落地簽證卻經常偷偷跑到別的地方相比,日本人很少有這樣的行為,「俄羅斯警察總會抓那些私自流竄的中國人,他們瞧不起這樣的人。」

亞洲學生被認為沉默寡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各種因公因私出國的中國留學生漸呈上升態勢,而留學生在當地的表現也成了人們認識中國的一個窗口。但遺憾的是,一些中國留學生起到的往往是負面作用。

「不要和中國人一個小組!」4月初,紐西蘭一所大學的校刊上出現了這樣一篇文章,抨擊亞洲學生、尤其是中國學生在小組討論問題時不愛發表意見,「懶于思考」。

無獨有偶,本報駐紐約特約撰稿人青帝也提到自己的一位日本老師,雖然工作態度認真,但平時說話很少,而日本學生平時更是小心翼翼,不愛說話。「東方人在美國人眼裡如精美的傢俱:實用而無聲!」一位朋友這樣告訴青帝。

「中國人的作業全都一樣。」紐西蘭學校的老師們還抱怨說。「現在不僅老師不滿,連其他外國留學生也反感中國人了。」3年前留學紐西蘭的山姆告訴《國際先驅導報》,相比之下,日本人和韓國人雖然也比較沉默,但絕不會抄作業。

一次「瘋狂」,形象全毀

比抄襲作業更讓人不恥的耍「小聰明」行為發生在英國。

很多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畢業回國前,往往會到當地電信公司簽下一年合同,以獲得一部新的免費手機。而不少人還會把信用卡透支到最大額度,然後拍拍屁股走人,可憐的英國銀行自然是無處可查。

「這可苦了我們後來的中國留學生。」王玉去年秋天剛到英國留學,在辦理信用卡時就被銀行告之,只能辦最基本的小額信用卡,「這就叫前人砍樹,後人倒霉。」

相比之下,由於美國的信用制度比較完善,要得到免費手機必須預交兩年服務費,申請信用卡也必須有良好的信用記錄或在銀行有存款和固定收入,所以這種「技巧」 在美國基本沒有市場。「不少中國學生都打算畢業後在美國積累幾年工作經驗,基本上都會做長期奮鬥的準備,損害信用的事情很少人會去嘗試。」青帝說。

中國人窩裡鬥,日韓抱成團

如果說一些個人的毛病「事小」,那麼公開做違法亂紀的事則不能不說「事大」了。與日本人喜歡到處買春的不良形象一樣,中國人在國外鑽法律漏洞也給人很壞的印象。

4 月初,南非當地警察接到舉報,突擊搜查一華人住宅,結果查獲了相當於近50萬人民幣的盜版光碟,光碟內容都是當地著名歌星、影星的作品。南非幾乎所有主流媒體都對此在頭版頭條做了大篇幅報導。「明星們也很氣憤,說我們的歌雖然到處都是,但我們沒掙到錢啊。」本報駐約翰內斯堡記者陳銘表示,中國人口碑在南非很差。

由於在南非的日本人和韓國人大多集中在豐田、LG等大公司,「所以南非人對他們的印象相對較好。」陳銘說。日本人和韓國人還被人認可的一點就是,凝聚力很強,很抱團。在南非,日本人的商會不多,但他們在內部產生矛盾時,往往可以很快速有效地達成統一,然後貫徹對某個商品的價格,而中國的商會協調華人利益往往很困難。

不團結就難免受欺負。面對中國遊客,很多國外的服務人員也會表達不滿,而他們就不敢對日本或韓國遊客使臉色,因為知道這些人肯定會群起而攻之。

「後來人」改變形象難上難

少數中國人在海外的不良行為造成了不佳形象,這種形象一旦形成,較難改變。而更重要的是,「後來人」似乎也缺乏去重新樹立正面形象的勇氣和作為。

「我剛去俄羅斯時就說自己是‘日本人’。」上世紀90年代就到俄羅斯經商的河北籍商人馮樹勇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他們那批剛到俄羅斯做生意的中國人普遍素質很差,到那邊說俄語的他就冒充日本人,「只為得到一份尊重」。

巴黎的喬治5號大道LV旗艦店門口,總是有很多中國人,他們不是遊客,而是專門倒包的,用遊客的護照買限量的LV包,然後收取好處費30到60歐元。「這當然是違法的,但很多人仍樂此不疲地把這當成了好生意。」曾在法國生活兩年的網友「北京炒肝」如是說。

「北京炒肝」曾親歷了這樣一件事:一次和朋友去餐館吃飯,老闆聽到他們說中文時,就大聲用法語與店員說中國人如何如何不好。氣不過的他就在結賬時故意秀了幾句日語,「老闆當時就蒙了,然後開始點頭哈腰,畢恭畢敬地為我們開門。」這種做法當然並非從真正意義上改善中國人形象的有效途徑。

中國人扔煙頭,韓國人沿街撿

山姆3年前剛到紐西蘭時的一次經歷,至今回憶起來仍深感震撼。

紐西蘭的中國人數量遠多於韓國人和日本人,所以當地人習慣上將東方面孔統稱為「亞洲人」。2004年,中國人開快車、隨意丟菸蒂或垃圾的現象引起了當地人的反感,媒體上連篇累牘地批評「亞洲人」舉止不雅。

這種評價讓韓國人坐不住了。當時,一些韓國人就組織起來,集體到大街上去撿菸蒂。他們還表示,雖然不是我們做的,雖然我們被冤枉了,但我們依然可以將垃圾清理乾淨。「這是中國人絕對不會幹的事。」山姆表示。

國家形象,匹夫有責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多國人走出國門,也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世界矚目著中國的崛起,也關注著中國的國家形象。不排隊、闖紅燈、公共場所大聲喧嘩,這些看似很「小」的細節,卻構成了不少外國人對中國人的整體印象。

中國傳媒大學當代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劉明對《國際先驅導報》指出,「公民個人素質與國家形象有著很直接的關係,雖然我們公民個人在做事的時候未必有這樣的意識,但外國人眼裡,個體的表現往往代表一個國家的形象。」

國民個體行為事關國家形象

例如,泰國人會在中國遊客居多的航班上用中文提醒大家不要拿走機上用品,這些或許被國人忽略的「小事情」,有時恰恰構成了外界判定國家形象的一個側面。

劉明還以中國電影為例,談到有外國觀眾看完中國電影后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中國人在國外要麼開餐館,要麼成了黑社會。「事實上導演本身可能沒有意識到要塑造這樣的形象,但外國觀眾卻很自然地會如此認為。」劉明說。

4 月11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訪韓國時,曾語重心長地寄語中國駐韓使館和華人華僑及留學生代表:一個國家需要強大,除靠經濟和民生的改善之外,還要靠國民素質的提高……中國人要無論走到哪裡,都令人感到中國人是有很高素質和文明的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佩服和景仰,這就是國家的形象。

「正如溫總理所說,如果每個中國人都提高素質,關注到自身修養和行為,肯定有助於國家的整體形象水到渠成地得以提升。」劉明說。

應勇於直面形象差距

日本人和韓國人當然也並非十全十美,但他們的不足和缺點不是我們為自己開脫的理由。我們無意放大中國人與日韓國民素質的差異,畢竟不同的文明都有著各自的特點,但我們卻也必須正視這樣的現實:在海外很多國家,日本人和韓國人的形象要比中國人顯得更正面。而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正面」其實不僅體現在日常習慣上,還包括面對批評時的勇氣。韓國人可以集體在紐西蘭大街上撿菸蒂,而扔菸蒂最多的中國人卻無動於衷,這或許就是差距。

每個人都是傳遞國家形象的載體。「很多人可能也感嘆過‘中國人素質不高’,但落實到行動上的人寥寥無幾。」一位海外留學生如是告訴《國際先驅導報》。

好在有人已經看到了問題。北京市率先推行每月11日為「排隊日」的舉動就是其中的一個表象。中國的國情是複雜的,很多問題都要被放在「轉型」的大環境下來考量,所以,提高國民素質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實現,更不能僅僅在旅遊旺季前才想到「別把臉丟在國外」。

是的,或許任重而道遠,但提升國民個人素質,不妨就從正視不足做起,因為只有勇於面對,才可能逐漸地改正。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