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月餅的風俗盛行於何時?

發表:2007-09-25 12:4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五十二年秋八月,十五夕月升湘江。長沙萬戶設庶品,禮夜明神伸厚虹。瓜鮮藕潔棗栗實,就中餅味尤無雙。造作古籍未傳法,後來遞上誰能降。三材取具油糖面,磊落芳潔堆瓦缸。水溲成模入火炙,鐵爐揚炭時錚從。和酥餡果更奇絕,列肆錯雜魚豆樁。是夕人家無老少,邀神福惠同紛嚨。已號中庭淨掃地,旋呼動舍高拓牆……」這是清代詩人錢灃記錄湖南長沙民間過中秋的情景,皓月當空,闔家團聚,品餅賞月,其熱鬧場面躍然紙上,至今歷歷在目。

中國人對中秋節的重視,不亞於春節。沒有人逢中秋還不思親的,中秋在中國人的概念裡,不僅僅是吃兩個月餅那麼簡單,中秋節在中國有著很悠久的歷史,早在《周禮》一書中,便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成為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另外,「中秋」又稱「八月節」、「八月半」、「月節」、「月夕」、「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中秋節,歷朝歷代都有著不少習俗。比如宋朝時,有拜月和賞燈等習俗,《新編醉翁談錄》卷四記載:「京師賞月之會,異於他郡。傾城人家,不以貧富,能自行者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飾之。登樓或於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潔月。」除了拜月,還有賞燈的風俗。《武林舊事》卷三記載杭州中秋夜:「燈燭華燦,竟夕乃止」。

明朝人們則在中秋舉行賞月的盛會,張岱在《陶庵夢憶》卷五中記載《虎邱中秋夜》:虎邱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屬、女樂、聲伎、曲中名妓、戲婆、民間少婦、好女、崽子、孌童及遊冶惡少、清客、幫閑、僮、走空之輩,無不麟集。自生公臺、千人石、鶴澗、劍池、申文定祠、下至試劍石一二山門,皆 氈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江上。天暝,月上,鼓吹十百處,大吹大擂,漁陽參撾,動地翻天,雷轟鼎沸,呼叫不聞。更定,鼓鐃漸歇,絲管繁興,雜以歌唱。皆「錦帆開澄湖萬頃」同場大曲,蹲踏和鑼絲竹肉聲,不辨拍煞。更深,人漸散去,士夫眷屬皆下船水嬉,席席徵歌,人人獻技南北雜之,管弦迭奏,聽者方辨字句,藻鑒隨之。二鼓人靜,悉屏管弦,洞蕭一縷,哀清綿,與肉目引,尚存三四,迭更為之。三鼓,月孤氣肅,不雜蚊虻。一夫登場,高坐石上,不簫不拍,聲出如絲,裂石穿雲,串度揚,一字一刻,聽者尋入芥,心血為枯,不敢擊節,惟有點頭。然此時雁比而坐者,猶存百十人焉。使非蘇州,焉討識者。」此等熱鬧,讓人心嚮往之,現代是很難尋見的了。

中秋儘管有賞月、吃月餅、觀潮、燃燈、玩兔兒爺等等習俗,但最主要的活動也就是賞月和吃月餅了,幾乎家家戶戶在中秋都會沿襲這兩個習俗。古代有一個叫袁景瀾的詩人,還專門寫了一首詩《詠月餅詩》:「形殊寒具制,名從食單核。巧出餅師心,貌得嬋娟月。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戚裡相饋遺,節物無容忽……」從如何製作月餅以及親友們互贈月餅到設家宴及賞月,娓娓道來,甚是詳盡。

月餅究竟是什麼時候成為中秋節的專有食物的呢?

月餅始於古代麵食,又叫「宮餅」、「月團」、「胡餅」、「小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據史料記載,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其製作增添了輔料,於是這時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到唐代時,民間已有專門從事餅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只是那是還不叫「月餅」,據說,「月餅」之所以叫「月餅」是源於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太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民間傳說僅是傳說而已,「月餅」這一名稱有正式記載的是明代的《宛署雜記·民風》一書,書中說「士庶傢俱以是月造麵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

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

但那時月餅都沒有成為中秋特定的食品。相傳中秋節吃月餅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特別在東北地區,「八月十五殺達子」的說法也流傳起來。

當然,其可信度並不高,上文說了「月餅」的名稱明代時才有明確記載,即使中秋節吃月餅始於元代,那麼元代的那種餅肯定也不叫「月餅」,而另有別稱,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從元明代之後,月餅開始盛行起來,明代田汝成在《西湖遊覽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清代時,月餅的製作工藝越來越趨於完善,品種也不斷增加,已很常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的,又是一年中秋,不論月餅源於何代,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已皆成天下人們的心願。不論如何,但願人和美、家興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