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大張首晟物理新理論 獲2007重大科學發現(圖)

作者:吳日君 發表:2007-12-29 18:4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權威雜誌"科學"(Sci-ence)選出2007年重大科學突破發現(Breakthrough of the Year),第一名為"人類基因多樣性"(Human Genetic Variation)。由史丹福大學物理系教授張首晟(Shoucheng Zhang)領導團隊提出"量子自旋霍爾效應"(Quantum Spin Hall Effect)新概念發現,則與其他九項科學發現並列第二。此亦為唯一華裔領導的研究計畫項目。

業界普遍認為,摩爾定律(Moore's Law)將於2015年時,因為電腦晶片過熱問題而失效,學術界一直進行研究,是否有其他創新方法或概念改變而持續定律。張首晟領導的史大物理系研究團隊提出"量子自旋霍爾效應",由合作夥伴、德國Wurzburg大學實驗室小組進行實驗,確認量子自旋霍爾效應利用電子的自旋性質、電流在邊緣流,創造新電路而不會產生太多熱能。

幾年前開始,張首晟便與團隊自系統出發,在半導體系統材料不變,而改變原理情況下,可留下過去20幾年的半導體產業投資,僅在更換不同材料下重新開始投資,在半導體系統找到新的工作原理。

他指出,除了業界,學術界也不斷思考,特別是從物理學來說,如何能改善晶片設計過程。學術界有急迫使命感如何用其他技術或概念取代CMOS,"量子自旋霍爾效應獲選為2007年全球重大科學發現之一,是項榮譽,研究團隊受到鼓舞"。

張首晟今年曾在紐約舉行"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 主辦之"半導體產業的未來"論壇中提出,獲得IBM、英特爾等大廠支持,認為此理論可持續摩爾定律,讓晶片裝置運作更快、更便宜。12月中旬,受邀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辦之"國際物理論壇"中發表此研究論文,並獲得來自全球物理學專業人士肯定。

量子自旋霍爾效應由史大物理系團隊提出預估理論,再由德國Wurzburg大學實驗室小組進行實驗。擁有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博士、為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的得意門生,張首晟說,目前新理論應用正值第二步的實驗室,也是重要階段,未來可能直接應用在工業界晶片製造過程。

這項研究計畫獲得美國能源部與國家科學基金會基金支持,因為是華人,張首晟也多了與亞洲的聯繫。他透露,量子自旋霍爾效應是新科技研究發向,未來將有機會與其它國家的學術機構合作發展。

来源:世界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