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京出走 茨城鐵道小旅行 (圖)

作者:林麗純 發表:2009-03-16 09:4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想要領略水戶的江戶時代風情,被稱為日本三大名園之一的"偕樂園"是不可錯過的景點。由水戶第九代藩主德川齊昭所自行設計造園並創建的偕樂園,以梅花為主栽種了許多竹、荻等植物,與自然調和的景色充分地表現出四季風情以及光影層次豐富的庭園之美。 

 

  在一般的旅遊地圖當中,茨城縣並不特別醒目。即使對於日本旅遊熟稔的日本達人來說,離東京約一個多小時車程的茨城縣,可能正是未曾到過的新鮮處女地。

古代文獻所記載的茨城縣被稱為常陸之國,取其"土地廣闊,土地肥沃,海山物產豐富,人們過著富裕的生活,就像是常世之國"的意義。豐富的自然資源,在茨城縣孕育了璀璨的人文歷史脈絡,江戶時代德川家族在水戶設藩,讓這裡留下了大量的相關人文遺蹟。下次有機會來到東京,不妨跳上日本鐵道的JR常盤線,帶著開放輕盈的心情來到茨城縣探索這個樸實且豐富的土地。

從東京上野搭上JR常盤線一個多小時之後,來到了茨城縣水戶市。規模不大的水戶市第一個讓人聯想到的便是著名的日本古裝連續劇"水戶黃門",有如日本包青天的水戶黃門,在江戶時代到處行俠仗義、公審懸案的義行便是以這裡作為舞臺,臺灣也曾放映過這部日劇並且大受歡迎。從觀光招待所的文宣就可以看得出來水戶黃門對於當地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水戶黃門據說也是第一位從中國引進中華拉麵的人。距今300多年的江戶時代元祿年間,受水戶黃門之邀、從中國明朝來到長崎居留的儒家學者將蓮藕粉末揉進麵條當中,用豬肉及雞肉熬煮湯頭,創造出拉麵元祖"水戶藩拉麵"。

想要領略水戶的江戶時代風情,被稱為日本三大名園之一的"偕樂園"是不可錯過的景點。由水戶第九代藩主德川齊昭所自行設計造園並創建的偕樂園,以梅花為主栽種了許多竹、荻等植物,與自然調和的景色充分地表現出四季風情以及光影層次豐富的庭園之美。偕樂園也是日本著名的賞梅勝地,每年到了梅花的季節,這裡總是擠滿到此賞梅的遊客,園內超過3000株、100多種的梅花在這裡繽紛盛開。

偕樂園內的吐玉泉是一處從白色大理石湧出的天然湧泉,據說有治療疾病的效果,這裡也是茶室何陋庵供茶取水的地方,泉水湧出的聲音,在寧靜的偕樂園當中聽起來有種特別的療愈感受。擁有美麗金色屏風房間的好文亭,是偕樂園當中最華麗的房間,這裡曾經是明治時期藩主所居住的地方,大正天皇以及昭和天皇還是皇太子的時候曾經在這裡休息下榻。簡單寬闊的空間設計,動線與庭院的景觀合為一體,每個腳步與視覺角度的移動都顯現出不同的美景與風情。

位於偕樂園不遠處的弘道館,是江戶時代水戶藩的第九代藩主所建立的水戶藩學校,在當時的日本雖然有眾多的藩校,但是弘道館卻是其中規模最大的。弘道館設立當時的時代背景,正是西方國家試圖強行逼迫日本開港貿易的時期,為了培育能與西方國家抗衡的菁英,因而成立了弘道館。在弘道館當中可以感受到當時全人教育文武並重的時代背景,弘道館右側的建築是著重於學問傳授的文館,左側的建築是著重於武術精進的武館。

教學內容包括儒家、禮儀、歷史、天文、數學、地圖、音樂等。而武館則是集中在劍術、槍、柔道、兵學、大炮射擊、馬術、游泳等教學。另外還設有醫學教育的醫學館以及研究飼養牛只製作奶油的單位,是一座面向多元豐富的精英大學。

當時水戶藩的入學年紀是15歲,之前的教育則是由私塾所負責,之後由私塾老師推薦申請入學弘道館。學期當中則要經過2次的入學測試,每年的秋試是最大的考試。館內收藏了許多當時的文件。弘道館保存良好,被國家指定為重要文化財。從弘道館的建築規模樣式可以體會到江戶時代的學術氣息,培育國家棟樑的搖籃與使命感,當時的學術與倫理,對於全人教育的想法與實踐都可以弘道館的教室空間、以及牆上所挂的方針理念感受到,日本當時的英雄豪傑與中流砥柱就在這裡以文會武,凝聚日本國力最重要紮實的基礎。

在這裡除了可以看到日本全人教育的縮影,也可以隱約感受到當時日本受到外強的侵略威脅時,是如何粹取本國學術與外來文化的精華來教育下一代。不免讓人驚嘆日本人作為文化輸入國卻能夠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重整成為自己文化血肉的能力。在弘道館內,就可以感受到大和民族,日後之所以能夠在世界上成為具有影響力國家的歷史縮影。

来源:Udn旅遊休閑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