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牛病因子可能是腦部要素

作者:黃耀毅 發表:2010-02-05 19:2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美國科學家發現,引發瘋牛病的因子其實並非想像中的「毒」,更可能是腦當中的重要物質。

朊毒體(Prion),又稱作蛋白質感染因子,或是普列昂,近年來特別引起關注,因為它會引發傳染性海綿狀腦病,這種病症中最著名的就是俗稱瘋牛病(mad cow)的「牛海綿狀腦病」。

不過,根據新的研究顯示,朊毒體可能對於腦功能,扮演著重要並且正面的角色。

美 國斯托爾斯醫學研究所的考希客.西博士(Kausik Si),在2月5號出版的生物期刊《細胞雜誌》(Cell)中發表了一篇關於朊毒體Prion的研究報告。他與2000年獲得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 的埃里克.坎德爾(Eric Kandel)博士合作,研究大腦如何產生持續性記憶。

考希克.西博士指出,經驗僅是暫時的,而且只會發生一次,那經驗是如何留存在大腦當中,變成長期性的記憶呢?

*Prion為產生記憶提供穩定鏈結*


記 憶的產生,需要神經持續並且穩定的鏈結。然而生物分子本身是不穩定的,那麼這穩定的鏈結,要如何形成呢?考希克.西博士發現,朊毒體能夠轉變成至少兩種以 上的結構功能狀態(conformational states),而其中一種狀態具有主宰和自身不斷發展的特性,這種特性讓已經轉化為朊毒體狀態的蛋白質,能夠將其他的蛋白質也持續地轉化過來。這個過程 就提供了產生記憶必須的穩定鏈結。

由於感覺與運動神經元受到刺激,所以我們才能夠學習,產生記憶,而這刺激是來自於羥色胺(serotonin)的分泌。

在 以海兔海蛞蝓做實驗之後,考希克.西博士發現了一種與朊毒體性質接近的蛋白質,叫做「要素約束蛋白質」,CPEB(cytoplasmic polyadenylation element binding protein),對於記憶的產生有所貢獻。他發現,當海蛞蝓的感覺神經元分泌羥色胺時,蛋白質就會轉變成朊毒體,並且聚集起來。

考希克.西博士認為,與朊毒體相近的CPEB可能允許神經系統進行長時間的一連串活動,進而產生記憶。他並且指出,人腦當中也有類似的蛋白質。

由於瘋牛病的緣故,現在對於朊毒體是人人聞之色變,並且將它誤解為一種病毒。但其實Prion是一種自然的有機化合物,也存在於酵素當中,並且還在生物體內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来源:VOA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