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大債權國易手:中日坐莊的涵義天壤之別

發表:2010-02-22 03:1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近日日本再度成為美國最大債權國,中國成為第二。美國財政部報告顯示,中國2009年12月份減持了342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現持有7554億美元,不再是美國的最大債權國,而日本當月則增持了115億美元,以7688億美元的持有額居首位。

華夏時報發表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文章認為,這一信息折射的評論各有不同角度,但是僅從日本和中國兩個國家比較上看,兩國並不具備可比較性,輿論認定的偏頗突出。

中日財富比較具有天壤之別

文章分析,其一,日本成為美國最大債權國與中國具有本質上的區別,在世界規範概念之中,兩者不能相提並論。日本是發達國家,無論經濟開放程度,市場規模數量以及金融能力和能量都遠超出中國。日本已經是一個純自由經濟體的國家,無論資本賬戶或金融市場都處於無管制、開放狀態,日元是世界自由貨幣和主導貨幣之一,這一點是目前中國貨幣無法相比的。雖然人民幣得到了世界一些國家的追捧,甚至成為一些國家不能躬的外匯儲備貨幣,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在強化人民幣在多邊機構中的作用,但是從規範上看,人民幣的資質尚未達到日元的程度、水平和影響。這一現象與近期日本繼續保有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具有關聯。

雖然從指標數據上看,2009年中國和日本的經濟規模相差無幾,日本政府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2009年日本的實際經濟增長比上年下滑5.0%,名義經濟增長下滑6.0%,雙雙創下二戰後的最大降幅,但是日本經濟總量卻突破5萬億,達到5.08萬億美元水平;相比較中國經濟增長指標為8.7%,經濟總量為4.96萬億美元,依然沒有超過日本。其實這些數據並不能說明中國和日本經濟旗鼓相當,兩者之間依然存在巨大差異。尤其是日本繼續成為全球最大債權國,其實是與日本自身的經濟質量和金融規模具有密切關聯。無論日本經濟衰退幾何,日本金融資產規模,尤其是個人金融資產狀況並沒有根本性改變。因此,在探討和研究日本問題時需要全面、綜合考量,尤其是對比中國情況時更需要理智和長遠比較。

其二,日本成為美國最大債權國的內涵強於中國的實力,在兩者財富比較之中,兩者具有天壤之別。眾所周知,中國和日本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外匯儲備大國,但是日本外匯儲備概念與中國外匯儲備概念具有巨大差異。日本政府儲備佔少,民間儲備佔多,國家財富分布均衡,且具有長期可支撐性。中國政府佔多,民間佔少,況且中國並不是完全或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封閉性、政府性和自我性都有些不利於財富效率的發揮和運用,這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問題和難點,外匯儲備不斷增多不是一件值得欣慰和高興的事情,相反,正在成為中國金融的包袱和負擔,這不是兩者之間最大的差異和距離嗎?從指標數據看,截止到2009年6月底,中國外匯儲備達21316億美元,總量是世界第一,而人均外匯儲備僅為1605美元,中國和日本差異更是巨大,日本外匯儲備為9885億美元,人均外匯儲備為 7783美元。更為重要的是,兩者外匯儲備的結構具有明顯不同,日本是以民間儲備為主,中國是以政府儲備為主,進而中國一直在推行藏匯於民的國家戰略。日本一直是實際上的世界第一外匯儲備大國,因為日本民間擁有的流動性外匯資產達3萬億美元,而中國內地居民和企業的外匯儲蓄加在一起才1000多億美元,僅相當於日本一家基金公司的規模;日本民間外匯儲備的數量是日本藏匯於民戰略的效率,這樣不僅分散日本央行的風險,也給予日本國民的投資形式更加多元化的機會和條件。日本與中國的實力差別基點在於經濟基礎的不同。日本從1968年開始一直是世界第二經濟大國,而無論在城市化、教育普及、醫療、就業、民生等各方面都達到較高水平,這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2008年中國和日本按美元計算的人均GDP分別是3260美元和42480美元之差,日本人均GDP 為4萬美元,中國只有3000美元。中國的整體經濟水平、財富儲備以及市場效率與日本等發達國家仍存在差距。

第三,日本作為美國最大債權國的經濟競爭力和金融實力與中國欠發達和成熟的市場經濟有別,在國際競爭範圍之內,兩者不可等而論道。外匯儲備和美國國債的持有量是一個國家實力的體現,同時也體現國家之間的差異和距離。如果簡單定論中國超日本概念,不僅不利於中國自身的發展需求,相反會加大國際競爭壓力,中國將會承擔不可承擔的義務與責任,中國壓力將不利於自我發展階段和訴求。國內外輿論盡在關注一個點,即中國經濟規模簡單超過日本,中國金融規模超過日本,美國國債持有量只是一個點,並非代表整體和全部,其中嚴重忽略中國質量與日本的比較。因為從目前國際競爭的諸多數據來看,日本多數遙遙領先中國。

過多外儲不利於貨幣與財政組合發揮效率

文章表示,面對日本成為美國最大債權國的思考,中國外匯儲備逐漸高漲是國際焦點關注和中國政策拘謹的關鍵之處。中國最新的外匯儲備數據已經達到 2.23萬億美元,規模之大和規模之快引起關注和爭論。因為簡單從傳統金融理論衡量,維持進口貿易、償還債務和資本結構需要的外匯儲備看,5-6個月的數量為5000億-8000億美元左右,進而中國目前的數量規模超標,市場焦點在關注數量和規模。然而,現代金融發展規模比中國還要大,僅國際外匯市場規模一天就已經上升到3.4萬億-5.0萬億美元水平。或許,簡單比較的國際一天數量和中國全年數量沒有合理答案和有效把握。時代發展的變化導致問題判斷和對應的複雜性,更何況新型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錯綜複雜。因此,從新型金融危機形勢下中國外匯儲備角度看,中國要改的不僅僅是數量,更要改質量——即以制度的變化消化數量的問題。

總體上看,外匯儲備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有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通過國內總需求與外部直接投資擴大方式,增強綜合國力,增強國家抗風險能力,這也是中國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金融國際化,對外經濟金融迅速發展的結果。但是值得關注的是當前伴隨複雜的新型金融危機形勢,中國外匯儲備規模擴大存在一些投機因素,尤其海外熱錢流向中國。在中國目前17萬多家有出口收匯業務的企業中,被外管局列入「關注企業」的有5300多家。應該看到,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市場化水平和國際化標準處於初級發展階段,自身市場產品、手段,以及機構作用和力量都不足。與市場技術嫻熟、規模龐大以及跨國運作經驗豐富的國家相比,中國雙順差的發展形勢、外匯儲備規模的不斷擴大反映了中國儲蓄大於投資、經濟結構和增長方式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這種局面不利於貨幣與財政組合協調的效率發揮,並且會刺激外部依存擴大,資金流動敞口擴大,加大國際貿易摩擦以及社會資源低效運行。雖然中國採取了一系列化解外匯儲備壓力、緩解流動性過剩的舉措,但是我們需要警惕中國在外匯儲備上升壓力中的急躁心理。當前國際市場投機因素十分突出,其中包括有針對性設計的金融風險,風險模式並非傳統而簡單的價格衝擊,而突出結構矛盾中信心或者心理衝擊。因此,我們需要從根本上和本質上思考改革的綜合性、配套性、協同性、組合性和收益性,不能簡單、單一地應對問題和採取對策,而應在國際大背景和國內大環境中統籌規劃,思考改革的全方位、總架構,以達到收益最大和損失最小的投資組合、指標上漲以及前景預期之中纏繞更多的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戰略缺失,計畫或規劃執行效果不足,我們需要穩紮穩打面對改革開放,腳踏實地面對國際競爭。

此次中國減持是在評估市場風險之後作出的選擇,是中國金融成熟的體現,同時也與中國海外投資組合的結構性調整有關,當前中國減持美國國債並不意味放棄投資美元資產。一方面,中國仍持有大量美元資產,放棄投資美元必然會對現有資產產生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從海外金融市場的品種來看,美國國債的穩定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仍然比較好,尚未有一種貨幣能夠取代美元的地位。尤其是面對美元升值,以及美國輿論和政策給與中國的壓力乃至製造的麻煩,中國應該有自我立場和態度。

来源:中金在線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