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行樂圖-古代帝王的cosplay

作者:謝田 發表:2011-03-23 21:2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泰陵位於距河北易縣15公里的永寧山下,是清西陵四座皇陵中的第一座,也是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一座。

泰陵的墓主人是大清世宗憲皇帝,愛新覺羅胤禛。雍正是我最欣賞的中國皇帝之一,這不僅是因為他的勤政親賢,更是因為他那個時代遺留下來的東西,無論是書畫瓷器還是宮殿文章,總是能帶給我一種難以言喻的美感,即有文化上的親切,也有心靈上的契合,彷彿是前世遺留的一絲華貴,讓人無法抓住,也無法舍棄。

這兩張雍正行樂圖曾經當過我很久的桌面。第一次看到這兩張圖是在2005年底,那時候胡錦濤去英國訪問,為了宣傳中國文化,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辦了一場康雍乾三朝的文物展《China:The Three Emperors 1662-1795》,裡面展出文物的精美華麗,就連我這個博物館迷也覺得大開眼界。在雍正的那個展廳裡,我發現了一組行樂圖,足有十幾張。所謂行樂圖,就是古代的 cosplay,那年頭既沒有水冰月,也沒有海賊王,所以雍正只好cos些漁樵耕讀,喇嘛道士,李白屈原之類的形象。其他的行樂圖也就罷了,但是這兩幅一下子吸引了我的全部注意力,讓我流連讚嘆,久久不願離去。

中國古代人物畫我見過很多,不知道為什麼,對這兩幅最有感覺,也許那種仙人一般的逍遙與淡定,正是我多年以來追求的心境吧。以後我要是玩cosplay的話,一定也要以憲皇帝為摹本。據說英國女王看到雍正行樂圖的時候,也駐足甚久,反覆欣賞,不知這種東方的自在美,給她帶來了什麼樣的觸動。

我最早認識雍正,除了史書和電視劇之外,就是從他的文章了。當年上大學的時候,最欣賞的古代議論文就是雍正的《大義覺迷錄》,寫的那叫一個迴腸蕩氣文筆犀利,古文觀止裡也面沒幾篇比的上的。那會兒我還有一點憤青習氣,喜歡從歷史角度思考一些國家民族國際關係之類的大問題,而這篇大義覺迷錄,在我形成歷史觀的道路上,也起了很大的幫助。

說起來我還是挺欣賞雍正那種敢愛敢恨的勁頭的,自民國以來,世人都罵滿清剃髮易服,絕漢服一脈,而最早對剃髮易服提出異議的,其實正是雍正皇帝,他不僅好穿漢服,還光明正大的在《大義覺迷錄》裡指出了強行改變其他民族服裝傳統的弊端。如果後面幾朝皇帝,都有雍正這種胸襟,也許漢服禁令早就被逐漸取消了。可惜繼承雍正的是乾隆,他上位後第一件是就是把《大義覺迷錄》列為禁書,斷了漢服的希望。

雍正的詩詞也還不錯,雖然不多,但是平均質量高於乾隆,其中還頗有幾首出彩的。去年夏天南下杭州,盪舟西湖,看著接天蓮葉,腦子裡直接反應出來的就是雍正的一首小詞:

初夏正清和
魚戲動新荷
西湖十里好煙波
銀浪裡
擲金梭
人唱採蓮歌
歌曰江南可採蓮
蓮葉何田田
蓮葉叢中誰家女
隔水笑拋一隻蓮

雍正朝的文章藝術,處處透著一種典雅高貴的美感,就算是一個瓶子也不例外。

雍正不僅和我一樣喜歡瓷器,還喜歡設計。雍正的設計,非常注意瓷器本身的氣勢和神韻,尤其講究輪廓線的韻律秀美。一般來說,青花裡最好的是永宣青花,而在我看來,雍正朝的青花在藝術上還略強於永宣二朝。因為雍正青花在形神二態上,都已經達到了「仿古暗合,與真無二」的程度,而且在技術上還強於前朝,在圈足,火石紅,胎薄等方面全面超越永宣青花,可以說是中國古代青花的真正頂峰了。

雍正朝的成就眾多,大概跟雍正的性格有關,他是個比較極端的完美主義者,追求完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我看過他批的一個雍正四年的請安折子,裡面沒有任何實質內容,總共就16個字:「奴才馬喀,率子達三,恭請主子萬福萬安」。

皇帝一天不知道要看多少份有用沒用的折子,正常的皇帝發現這種沒有營養的東西,肯定是看都不看就扔了,而雍正不然,他非常認真的用朱批把那十六個字刪了十個字,加了五個字,變成:「臣馬喀恭請皇上聖躬萬安」,後面還批注了十二個字:「爾子如何到得請安,胡說之極」。

連只有十幾個字的純灌水帖子都能一絲不苟的給出專業評注,文字上真有問題的東西要是落到這種吹毛求疵的皇帝手裡,那算是沒救了。雍正八年(1730),翰林院庶吉士徐駿在奏章裡,把「陛下」寫成了「狴下」,雍正那叫一個暴怒,馬上把徐駿革職查辦。

對於一個折子都如此重視,對於自己的陵寢,雍正自然是格外的上心。清朝入關以後,皇陵就在河北遵化的清東陵,順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還有孝莊的昭西陵,都在那裡。本來雍正的陵也應該在遵化,但雍正皇帝可是圓明園的創建者,建築風水的大行家,眼光極為犀利。他先後8次去東陵考察,發現東陵所有的「吉穴」 (就是適合下葬的地方)都存在著嚴重的風水缺陷,於是他毅然放棄祖陵,跑到河北易縣去修了清西陵。

圓明園萬方安和殿,建於雍正五年。是雍正年間建築的代表作之一。

圓明園中著名的「田」字房,澹泊寧靜殿。也是我非常欣賞的宮殿,萬一將來有錢了,自己也這麼樣修一個,連門牌都可以省了~~


雍正的神功聖德碑樓


泰陵外景。

雍正眼毒,看出東陵氣數已盡,於是到處找風水寶地,就發現了易州太平峪。史書上對這裡的評價很高:「乾坤聚秀之區,陰陽合會之所,龍穴砂石無美不收,山脈水法條理詳明,形勢理氣諸吉咸備,實為上吉之壤」。

風水的目的,在於大發子孫,保護陰宅。由此看來,對太平峪的這個論斷是正確的。雍正之後的皇帝是乾隆。乾隆二十來歲即位,活到89歲,坐享榮華60多年,大概是中國皇帝中命最好的一個了。而且泰陵也從沒被盜過,泰陵寶城琉璃影壁舊有盜洞一個,所以一直被認為早就被盜過了。1980年,國家文物局批准對泰陵地宮進行清理髮掘。4月8日正式開工,結果在沿著盜洞口下挖了兩米以後,發現下面是原封土,盜洞只挖了兩米,沒有進入地宮,雍正在下面還呆的好好的


隆恩殿內部,有雍正生平的一些展覽。


泰陵石刻


二柱門和方城明樓

雍正泰陵的地宮裡面,除了雍正本人之外,只有孝敬憲皇后和敦肅皇貴妃二位。而這種風流天子,怎麼會只有兩個老婆呢?果然,在泰陵的外面有一個泰妃陵,裡面埋著另外21位嬪妃。

雍正妃行樂圖。其中哪位美人埋在哪個墳堆裡,恐怕已經沒人說的清了,反正皇圖霸業,傾國容顏,到最後全是一抔黃土,也沒必要一一分那麼清楚。倒是最後那個美人圖中的多寶閣,上面的一個汝窯水仙盆和一個宣德僧帽壺,還和我有過一面之緣。

雍正之後的乾隆皇帝,沒有他老爸的真才實學,又跑回了氣數已盡的東陵,結果陵寢遭厄,子孫大衰。嘉慶四年(1799)九月十五,乾隆下葬裕陵,這也標誌著康乾盛世的結束。從此以後,大清朝是越來越衰,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一代不如一代,衰到1911年,亡國,衰到1924年,溥儀被人從故宮裡掃地出門,衰到1928年,東陵盜寶。而同樣地處京畿的泰陵,卻風雨不動安如山,看來孫子好裝,行家還真是裝不出來的啊!

来源:作者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