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盼甘霖 中自顧不暇

發表:2011-08-14 21:0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記者萬厚德綜合報導】為遏阻債務危機的持續蔓延,歐洲央行上週恢復買進小型歐元區會員國的債券,但是受限救援機制的規模,目前僅鎖定葡萄牙與愛爾蘭而獨漏義大利與西班牙所發行的公債,使得這兩國發行的10年期公債獲益率仍高達6%,加重了兩國償債負擔。德國認為,義大利償債所需金額,遠超過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所擁有的資金,難以挽救,同時,儘管義國總理宣稱債務將提前在2012年達成平衡,但市場觀察認為,許多措施多延宕到2013年大選之後,根本是選舉考量毫無改善誠意。至於期望中國協助救市的想法,市場分析認為,中國內部的通膨危機讓此想法根本不切實際。

由於受到美國債務上限談判的影響,引發歐洲債務新一波的劇烈震盪,為了避免投資人信心崩潰導致危機擴大,歐洲央行採取了非常規的手段,借由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收購葡萄牙與愛爾蘭債券,以避免殖利率的攀升,影響政府償債能力,甚至導致違約而形成不可收時的骨牌效應。然而對於同樣面臨殖利率高居不下的西班牙與義大利,歐洲央行當下並未給予相對的關愛。不過,事情到了上週五則有了新的發展。

義國債務近兩兆 經改無誠德拒救援

美國信評機構,標準普爾,上週五將美國債信評比降為AA+,結果導致全球股市近乎崩盤的慘況,為力圖阻止拋盤壓力席捲分居歐盟第3與第4大經濟體的義大利和西班牙國債市場,歐洲央行宣布將購買義大利和西班牙債券,以消除市場不安,拉抬對歐元的信心。分析師估計,從週日聲明發布到本週二,歐洲央行可能已購買了大約100億歐元的西班牙和義大利國債。不過,觀察家預估,投資者仍將對歐元保持謹慎甚至悲觀態度,畢竟,單是義大利的國債,就超過1兆8千億歐元,佔該國國內生產毛額的120%,遠非歐洲央行能力所及。購買行動只是個微不足道的信心喊話,效果令人質疑。

原先對於紓困方案兩極化的德國政府內部也愈來愈懷疑,歐洲緊急紓困基金是否救得了義大利,他們甚至懷疑,義大利財務需求之龐大,可能超過所能動用的資源,即使紓困資金增加3倍,也救不了這個始終未盡全力執行歐盟對其改善財政體質要求的國家。

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雖然提出了480億歐元的財政緊縮方案,但是大多數的方案都被延遲到2013年大選之後執行,市場十分不滿的指出,這純粹只是為了政治考量,毫無改善政府財政體質的誠意。

德國對處理歐洲債務的一向主張是,凡陷入困境的歐元區政府應該將重點放在削減支出與內部改革,而不是紓困,對於那些「不長進」的國家,默克爾始終不願伸出援手,這其中最主要的還是德國民眾的態度,龐大的救援方案,將使得原本就已生活艱困的德國人民再度陷入恐慌。

債務蔓延威脅法國信用評等

分析指出,歐洲債務問題根本無法透過EFSF基金解決,因為該基金至今仍未獲得歐元區國家的一致認同,基金水位僅達4,400億歐元,距離專家評估所需的 2兆歐元相差甚遠。如果歐盟各國對於EFSF承諾的資金不到位,那麼責任自然就回到歐盟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德國與法國的身上。然而歐洲本週一早盤的表現卻讓人感到憂心,財務穩健的法國,其當天主權債券信用違約掉期(CDS)費率創下記錄新高。這意味著,市場對於「笨豬四國」(葡、意、希、西)政府當局對於能否落實改善財政體質規劃的擔憂,已然反映到全球股市。一旦無法落實,法國與德國當局勢必舉債投入,如此,將推升這兩國的債務與GDP比例,導致這些國家債評遭降等的風險提高,換句話說,債務危機正向這些財政穩健國家蔓延開來,其結果將惡化這些國家的信用狀況。而整體上,債券利率被進一步的推升結果,將使得融資成本大幅升高,加重歐元負擔。

歐央行抗通膨逆勢緊縮 歐債雪上加霜

如果週一法國主權債券CDS的推升成為趨勢,歐債的重擔就只能落在德國身上。但默克爾在德國的民調正隨著德國越陷越深的救援支出而日趨低落,也相對讓默克爾的救市行動越趨保守。德國甚至對先前購買葡萄牙與愛爾蘭等外圍國家公債的政策都持反對態度。不過最讓市場忿忿不平的,則是歐洲央行的態度。市場分析師指出,歐洲央行為抑制通貨膨脹,依然持續上個月的緊縮政策,做出了加息的舉措,這對歐債危機無疑是雪上加霜,不但讓救市籌碼變少,也間接導致西班牙與義大利國債殖利率雙雙走高的局面。分析師表示,升息導致經濟成長的減緩將使得這些外圍國家的債務問題更為惡化,而央行購買這些國家公債的舉措,根本上只是略施小惠藉以平息市場的憤怒,而週五開始購買西、意公債的行動也只能起到宣誓支撐的意圖,從份額上來看,遠不及需求。

分析認為,在通膨壓力下與法德支撐意願不足的情況下,歐洲央行對歐債問題已分身乏術,部分投資人悲觀的認為,歐洲市場的命運不僅掌握在歐洲政客的手中,更受到美國及其他經濟大國的左右,過去最為詬病的美國定量寬鬆政策,已成為金融緊縮的歐洲市場投資者所渴望的雲霓。而另一個最為歐洲市場所企盼的,則是在第一波金融風暴扮演救市甘霖的中國經濟。

在前次的金融風暴中,中國當局為了挽救國內經濟,推出了6,220億美元的振興計畫,透過大型鐵公路等基礎公共建設大手筆的支出,與拉抬民間消費的各種手法,不但讓GDP從2006年的5.5%上升至去年的9.3%,也間接穩定了全球經濟。

在中國3兆2千億美元的外匯存底中,約有65%購買美國國債。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大陸轉而增持歐洲國家債券,至今持有歐債達6千億歐元,其中1千億歐元為爆發債務危機的希臘、愛爾蘭及葡萄牙等國債券。市場投資人認為,歐美為大陸第一及第二大出口市場,因此拯救歐美,實際上也是在拯救大陸自己。也因此,中國成為歐洲為解決債務危機所再次期盼的對象。不過市場分析師對此並不表樂觀。

中國通膨危機 歐洲自求多福

分析師認為,在歷經前次大規模的振興計畫後,中國市場正面臨危及政權的高通膨危機,以及炒樓後的房市泡沫化,為了去化引發危機的大筆濫頭寸,存款準備率的大幅調升、央行的升息舉措、政策性的打房等措施紛紛出臺;而為了人民幣的維穩,保住出口市場,當局也只能政策性的緊抱美元壓低人民幣漲幅;不過工資的節節攀升與原物料的屢創新高,人民幣被低估的「優勢」,也不敵輸出成本的高漲,全球享受中國低價產品的盛世已漸成絕響,輸出性通膨,已成為各國面對中國經貿的新名詞。

然而更讓大陸頭疼的後遺症,還包括有當時大陸鼓勵銀行放手貸款給政府進行各項計畫,資助鐵路、機場和道路建設等,有些貸款如今變成呆帳,地方政府倒債成為中國經濟成長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

中國7月分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再創37個月來的新高,並高於預期,跟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6.5%。而這也意味著中國已經沒有為因應全球市場低迷而放寬政策的餘地。

分析師認為,在未能完全消化2008年刺激景氣措施所造成的嚴重後遺症前,任何期待中國協助解決歐美債務危機的想法都是枉然。而中國唯一能做的,大概就只能是「持盈保泰不做為」,也就是不增減持歐美債務資產。

至於覬覦中國擴大內需的市場分額來解決歐洲出口問題,也只是緣木求魚的做法。市場分析師指出,中國內需市場只是剛萌芽階段,當局目標也是針對國內產業,對進口商品貢獻十分有限,同時,人民幣維穩的結果,也讓進口商品在價格上佔不了太多便宜。整體來看,歐洲債務危機的解決,除了先前溫家寶訪歐所承諾的外圍國家債務問題外,真正龐大的核心債務問題,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