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平被發配 張德江仍風光

發表:2011-08-20 03:4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5個留言 列印 特大

16日晚,中共官方新華社以英文稿件的方式,宣布王勇平被免職的消息。中國一些門戶新聞網站在頭條發布這條消息,但到了17日早上,鐵道部又聲稱,王勇平不是被撤職,是調動工作。而再過幾個小時,就連這條消息都已不見蹤影。反觀在動車事故中有下令停止搜救,掩埋車體的中共副總理張德江卻依然風光無限。

免職還是職務變動成疑

8月16日晚上,中共當局以閃電般的形式,以新華社英文稿件的方式,宣布了王勇平被免職。
《德國之聲》分析,中共當局此舉之意,是不在讓中國國內的民眾知曉,而只是讓海外獲知這一消息,併進而平息有關風波。

王勇平原任鐵道部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宣傳部部長、鐵道部新聞發言人職務。

鐵道部相關負責人17晚又表示,王勇平不再擔任鐵道部新聞發言人、政治部宣傳部部長職務。他強調,「這不是免職或被停職,而是正常的職務變動,王勇平的級別待遇沒變,調到哪個部門還沒定。」對於王勇平是否仍擔任鐵道部政治部副主任一職, 該負責人並未透露。

張德江依然風光

在溫州動車事故發生後,中共很快就停止了搜救,進而掩埋事故車體。而在宣布搜救結束後,有媒體報導,溫州特警支隊支隊長邵曳戎抗命,不用吊車搬走被撞毀的車廂,堅持在鐵軌上原地清理,終創造了搜救奇蹟,在指揮部下令停止搶救13個小時後,救出了一位兩歲的小姑娘伊伊。

網民對當局過早停止搜救一直都表示憤怒,而事故車體內是否還有人體,也讓網民表示懷疑。

早前,就頻頻曝出,死難者家屬發現,死者遺體的傷痕顯示,有可能是挖掘機造成的。家屬提出,親人究竟是死於事故,還是死於挖掘機之下?

在動車事故中是誰下令停止搜救掩埋車體的,也成了民眾熱議的聚焦點。

據微博的消息說,有大陸記者接觸過鐵道部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該官員表示,包括鐵道部長在內的鐵路系統並無權力下達此類命令,在事故搶險指揮部成立後,該命令只能由總指揮張德江才能下達。另據現場一位參與搜救者說,張德江下達把被撞車體從橋上清理的命令,是為了讓鐵路盡快恢復通車。但該調查未能在國內媒體發布。

但值得關注的是,在王勇平被免職的同一時間,15日至16日,張德江在中共國務院高速鐵路及其在建專案安全大檢查動員部署會議上做動員。

大陸媒體報導說,張德江在講話時聲稱,檢查組要貫徹落實所謂的科學發展觀,以及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關於開底整治高速鐵路安全隱患,防止重特大鐵路交通事故發生。張德江還宣布,一些有問題的高鐵和鐵路項目都要馬上停下來。

香港中國問題分析員李崇光向《德國之聲》分析,中共十八大即將到來,而犯了大錯的張德江目前仍然屹立不倒,從中或者可以解釋明年」十八大」前北京高層各路人馬之間的權力角逐。

李崇光認為,但無論如何,1988年3月中國發生鐵路和民航事故後,當時的鐵道部長丁關根引咎辭職,民航總局局長也被撤職。與23年前相比,今天的中國似乎更倒退了。

李崇光還分析,鐵道部是中國計畫經濟中的最後一座堡壘,長期以來政體合一,集公安、檢察和法院系統於一身,儼然一個獨立王國。鐵道部的問題,其實只是折射了中國體制痼疾的冰山一角。

他指出,中國過去二十年在政治體制不動的情況下追求經濟發展,雖然換來經濟高速發展,但顯然已經到了一個瓶頸階段,而這個瓶頸的背後,又有著體制和人事的盤根錯節。王勇平的被免職和張德江依然發號施令,顯然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香港《東方日報》的評論說,中國官場最流行的施政作風是有權無責,權力極大,責任極微。四川大地震塌了那麼多豆腐渣校舍,死了那麼多學童,有哪個官老爺必須承擔責任受到懲處呢?沒有啊,因為官腔堅稱不存在豆腐渣。

評論說,中國官場特色是無限復活,三鹿牌毒奶事件導致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下臺。不過,李長江不久再上臺,擔任全國 「掃黃打非」工作小組專職副組長。原北京市市長孟學農,下臺又復出,復出又下臺,下臺再復出,週而復始生生不息。

因此,評論認為,王勇平失言而究責也算是一個奇蹟了!

 

来源:新唐人綜合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