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宴請京港澳救人的鹽城農民工(圖)

發表:2012-07-31 22:4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兌現宴請承諾,崔永元和21日救人的農民工兄弟坐到一起喝酒。

鹽城兄弟「京港澳」救人

昨晚,一場特殊的晚宴在北京豐臺區南宮賓館舉行,晚宴的主角是150多位民工,掏錢請客的是央視著名主持人崔永元

此地靠近此前北京暴雨中在京港澳高速受災最嚴重的南崗窪路段,當夜百餘位群眾受困在深水之中,正是這群農民工兄弟及時出現、將他們搶救而出。當有網友號召誰來請這群民工吃頓飯時,真性情的崔永元第一個響應。

宴請救人英雄

A崔永元說「這頓飯我請」

昨晚,小崔和150多位參與救人的農民工兄弟坐了18桌酒席,喝上了

昨日下午5點半,晚宴開始。偌大的大廳內,整整擺了18桌。90後鹽城小夥杜建剛是第一次出席這樣正式的場合,他看著台上既熟悉又陌生的崔永元,內心激動不已。

晚宴現場,崔永元首先宣布,為北京暴雨中遇難的77位同胞誌哀。接著,這位央視主持人開始對危難之時及時伸出救援之手的150多位民工不吝讚美之詞。

類似的表揚之聲,近些天杜建剛聽了不少,北京暴雨那夜,他們集體救人的事跡經媒體報導後,連日來,不斷有人上門致謝或者表彰,但類似的話語從小崔嘴中說出,杜建剛表示非常受用。

小崔是杜建剛的偶像之一,席間小夥子因為得到了小崔的親筆簽名,一直處於較亢奮狀態。因為較少上網,杜建剛不知道在網路上,包括他在內的150多個民工兄弟已被網友冠之以「中國脊樑」、「中國良心」。

26日,一位搜狐網友發布了一條動人的微博:「在京港澳高速受災最嚴重的南崗窪路段,這些民工兄弟用30個救生圈、麻繩救了上百名危在旦夕的遊客,當獲救者自發湊錢近萬元向他們表示感謝時,他們拒收了!他們才是真正的中國脊樑,中國良心!誰來做東請他們吃頓飯?」

這條微博發出後,引來眾多網友圍觀評論。網友們發起了「請農民工兄弟吃頓飯」,「哪位朋友願意做東」的接力。

「我請!我打算響應搜狐微博的倡議,請他們吃頓飯,表示敬意!誰幫我找到他們,如有獲救者和志願者願意加入,歡迎!」當天晚上,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在微博上響應了大家的「呼喚」,希望找到這些農民工並請他們吃飯,同時歡迎那些獲救者加入。

「通過對現有的媒體報導和微博、論壇的搜索分析,救人的這些好心人應該是來自豐臺河西再生水廠的150多名普通工人!」隨後,網友又開始進行接力搜索,並與「請農民工吃頓飯」公益活動負責人接力尋找這些農民工,最終確定了這些「偉大的平凡人」。

杜建剛也因之得以和自己的偶像小崔結緣。晚宴現場,當崔永元說本次飯局的口號是「危難當頭你伸手,表示尊重敬杯酒!」時杜建剛開心一笑。

B鹽城兄弟被誇「好樣的」

重溫鹽城兄弟們一個個救人故事,酒席上崔永元等人再次被感動。

席間,杜金榮被人引薦和崔永元見面。杜金榮是這150多位民工的「頭」——北京豐臺區河西再生水廠項目施工隊隊長,鹽城人。當晚,正是他一聲令下,百餘位民工投入到搶險之中。

杜金榮介紹,當夜他被人砸門喊「救人」之後,跑到事發地點一看,嚇了一大跳。平日裡的高速路成了一條大河,兩輛大巴車的頂上黑壓壓坐滿了人。「我們趕緊跑回來把工人們叫起來。」杜金榮介紹,工地上150多位民工聽聞後,穿著短褲、拖鞋,拿著長繩、手電筒、救生圈等,就直接衝向雨中。因為他們做的是水廠的項目,因此工地常備有這些防汛救生設備。

61歲的李傳根可能是這些民工中年紀最大的施救者,這位鹽城老鄉正是網路上傳播最廣的那張救人照片的主角。這位木工隊長為了救人,一晚上沒有合眼。

平日負責工地採購的杜建剛沒有參與直接救人,對工地材料熟悉的他,被安排給現場送搶救工具,也就在當晚,這位90後小夥和幾個年輕人一起,不斷往返於工地和搶險現場之間,兩地相隔有數百米,路上一片泥濘,小夥子一遍遍運送材料。

陳文堂是150多位民工公認的「救人英雄」。他告訴記者,當晚現場非常混亂,被困的群眾都站在大巴車上,齊聲喊「救命」,聲音淒厲。有16歲兒子的他聽得受不了,於是第一個衝進水中。

當他游到被困的大巴車邊時,受困多時的群眾有如看到了救星一樣,一起湧了上來要搶救生圈,如此混亂往下,肯定會招致更糟的結局,好在陳文堂清醒,他大喊:「大家不要亂,我肯定把你們全部救到岸邊,現在先讓給老人、小孩、婦女先走!」

這句話頓時讓混亂的車頂安靜了很多,老人、小孩、婦女被推至最前面,順著架起的「繩橋」往岸上推。其後,又有六七個民工兄弟下水,架起了5條「繩橋」,100多位受困群眾一個個被救出。

這些故事都讓崔永元等感動不已,崔永元向杜金榮等表示敬意,「好樣的,」崔永元說。而聞知記者是揚子晚報記者,61歲的李傳根很是開心,這位樸實的老人不無得意地說:「這肯定是件光榮的事,算是給家鄉人爭了面子!」

C首次覺得和城市緊密相連

這些樸素的農民工兄弟說,在這次救人中,感受到社會的尊重和認同。

在外人眼中普通的一頓飯,在150多位民工眼中卻不如此認為。杜金榮說,他們從中感覺到了社會的尊重和認同。

杜金榮20多年前便來到北京,當時是為了建設北京亞運會,他被父親帶到了北京的工地上。20多年過去了,杜金榮從一名工人起步,做小組長,後來成了施工隊隊長,也開始從老家帶人到北京的工地上。現在杜金榮是一家的支柱,每年也賺了一些錢,但總感覺和這座城市有些格格不入。

他說,北京暴雨救人的當晚,當和被救出的群眾一起返回工地的路上,剛開始大家都很沉默,不知是哪位男士首先說了聲「謝謝」,接著,一聲聲「謝謝」在人群中接連傳開。

也就在這一聲聲謝謝聲中,疲憊不堪的杜金榮感到異常滿足,他覺得大家都是真心的,進而覺得自己和北京這座他遠比家鄉更熟悉的城市,有了一點關係。

90後的杜建剛也是如此認為,他說在北京總是有外地人的感覺,作為一個農民工,這種感覺可能在每個農民工身上都有,而且他們自身也習慣了這種「低人一等」,但「救人事件」發生之後,大家都覺得其實每個人不管他來自何方,事實上都是城市中的一員,也可以盡其所能發揮自己專長。

「以前都是在一塊塊工地,大多時間我們封閉在其中,跟這個城市沒有太大的關係,而現在感覺不一樣,我們跟這座城市是有關聯的,」崔永元的請客,讓杜建剛感覺到了極大的認同並因之而感到滿足和驕傲。

第一個下水救人的陳文堂說,自己的夢想就是在北京再打拼幾年,未來生活有兩大目標,一是讓年邁的母親過一個舒心的晚年,一個是讓自己16歲的兒子有個儘可能遠大的前程,為了這兩個目標,他說自己再苦再累也無所謂。

儘管已來北京有了一段時間,但陳文堂還沒有去過很想去的天安門,他總覺得那是一件應該專門去實現並且能供將來給人說道的夢想,而在實現這個願望之前,在陳文堂的北京故事中,已經有了一件值得說道、且為他人記得的美好故事——它當然是150多位民工共有的一個故事。

来源:揚子晚報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