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送禮物的學問多多(圖)

發表:2012-12-25 02:2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舊年即逝,新年即來。很多人都在為送什麼禮物給親朋好友而煩腦。要想送出真正成功的禮物,送禮者一般需要參透收禮者的心思。遺憾的是,心理學研究揭示,很多送禮者和收禮者並不瞭解彼此的心態,因而使贈送禮物成為節日期間一件棘手的難事。

以轉送禮物為例。好心的姨媽去年送給你一個Crock-Pot慢燉鍋,今年你是不是盤算著把它包起來送給親愛的鄰居,但又感到不好意思呢?研究顯示,你完全可以把它轉送給別人,沒必要覺得不好意思。你姨媽應該不會介意的。

許多人會避免轉送禮物,或者因為害怕得罪最初贈送禮物的人而遮遮掩掩。但《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雜誌近期刊登的一篇研究論文指出,其實不必為此擔憂。最初送禮的人並不像禮物轉送者所想像的那樣容易被得罪。

一些送禮者會為尋找合適的禮物而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但《實驗心理學雜誌:總論》(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1月份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指出,用心準備的禮物不一定能讓收禮者更加欣賞。該項研究發現,因贈送用心準備的禮物而獲益的其實主要是送禮者,他們從中獲得了一種與收禮者很親近的感覺。

《實驗社會心理學雜誌》(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去年刊登的一項類似研究的論文指出,人們更喜歡收到一份自己明確索取的禮物。

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行為科學教授、11月份發表的那篇論文的作者之一埃普利(Nicholas Epley)說:「事實證明,關鍵不在於贈送者的心意,而在於禮物本身。」

另一項研究發現,為一件禮物花更多的錢並不一定能贏得更多欣賞。這可能會讓許多送禮者感到驚訝,他們通常以為比較昂貴的禮物會傳遞更多心意。此項研究論文2009年刊登在《實驗社會心理學雜誌》上。

斯坦福大學商學院(Stanford University's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的組織行為學教授弗林(Francis Flynn)曾研究過禮物贈送的相關課題,他說:「每個人都有過送禮物和收禮物的經歷」,儘管人們瞭解這兩種角色分別是什麼感覺,但他們購買禮物時卻很少考慮收禮時的感受。

轉送禮物曾經是社交禁忌,但現在正逐步為人們所接受。美國運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在全美範圍內進行的一項消費者支出調查顯示,58%的人認為,將禮物轉送他人有時是可以接受的。而在假日季持這一觀點的人還要更多一些,79%在假日季接受調查的受訪者稱,他們認為將禮物轉送他人從社交禮儀來說是可以接受的。此項調查(去年約有2,000人接受了調查)發現,近四分之一的消費者表示,上一個假日季他們至少轉送了一件禮物。

轉送禮物有時可能會帶來尷尬。芝加哥洛約拉大學(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的研究生賽義德(Humera Sayeed)去年收到了她姑媽贈送的一個馬克•雅可布(Marc Jacobs)棕色真皮小提包。26歲的賽義德說,她很欣賞這款包精良的質量,但款式並不太合她的口味。

賽義德說:「我當時想:‘我知道有人會比我更喜歡這個小提包。’於是我把它當成生日禮物送給了一個朋友。」大約六個月之後,這位朋友去了賽義德的姑媽家,手裡拿著這個小提包,姑媽驚叫道:「賽義德有個跟這一模一樣的包!」

賽義德只得撒謊,她告訴筆者:「當時我說:‘姑媽,我可喜歡這個包了,所以我給她買了個一樣的。’有那麼一瞬間我很想實話實說,但我還是決定最好不要說,我猜這就是轉送禮物給人以偷偷摸摸之感的原因。」

在有關轉送禮物的那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進行了五次獨立的實驗,參加者近500人,實驗中既有真實場景,也有虛構場景。人們之所以不太介意自己送出的禮物被轉送,是因為他們普遍認為,收禮者可以自由決定如何處置禮物。從另一方面來看,轉送禮物者怕得罪送禮者,是因為他們認為最初送禮的人應該在禮物使用方面保留一些發言權。

無論送禮者和收禮者是否是朋友,他們的心態都會存在上述差別。此外,禮物的受歡迎程度也並不影響研究結果。當研究人員在實驗中引入設立全國禮物轉送節的構想時,參與者變得更傾向於轉送禮物了。

有一些力量在推動禮物轉送。幫助人們應對財務問題的非營利機構資金管理國際(Money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運營禮物轉送網站Regiftable.com已有逾五年的時間,該機構宣布,12月的第三個星期四為全國禮物轉送日(National Regifting Day),與許多公司舉辦節日派對的時間吻合。至少有一個州(科羅拉多州)已正式批准設立年度禮物轉送日。

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的組織行為學助理教授、《心理科學》近期刊登的那篇研究論文作者之一亞當斯(Gabrielle Adams)說:「轉送禮物並不是什麼壞事,它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唐突無禮。」

洛芙(Sharon Love)是一家零售營銷機構的負責人,她說自己經常轉送禮物,只要覺得禮物適合對方就會送。但洛芙說,她要努力以坦率的態度對待轉送禮物。

住在紐約的洛芙說,她曾收到過一本有關娛樂和禮儀的書,這本書明顯是轉送的,因為書中有緻轉送者的贈言。她說:「這確實讓我很抓狂,所以第二年我又轉送回給他了。」洛芙說,對方回贈給了她一張感謝卡。

《實驗心理學雜誌:總論》近期刊登的那篇研究論文在很大程度上駁斥了「心意最重要」這句俗語。該研究的結論是,送禮者最好選擇收禮者真正想要的東西,而不是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購買他們自認為飽含心意的禮物。該研究發現,如果禮物是收禮者想要的,心意並不會提高收禮者對禮物的欣賞程度。事實上,似乎只有當收禮者不喜歡朋友贈送的禮物時,心意的重要性才能體現出來。

芝加哥大學的埃普利博士稱:「成功贈送禮物的秘訣在於……贈送對方想要的東西。」

埃普利博士說,在他妻子生了第二個孩子之後,他曾花費很多時間考慮送她什麼樣的禮物,他想出的完美聖誕禮物是:讓她參加芝加哥水族館的幕後探秘之旅,當一天訓練師。他說:「她喜愛海洋動物,我想送她這個是再好不過了。」

但埃普利博士說:「她討厭這個禮物。她覺得,在生完孩子一個月後套上窄小的氯丁橡膠潛水服,拿著臭烘烘的魚餵企鵝或海豚是她最討厭的事情。」她把禮物退了回去。

埃普利博士說,現在他會讓妻子在假日季之前告訴他想要什麼。上週,妻子列了張清單給他。

来源:華爾街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